回族的来源和历史 回族的名称来历

回族的回字,是沿用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旧称回回教中的回,回字大口里有小口,取该字意在告诫人们要言行一致 , 而且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口舌承认,心里诚信(穆罕默德奉安拉之命的宣教)是相符合 。所以从文字的演化上讲,回族的回在意思上其范围缩小了 。

回族的来源和历史 回族的名称来历

文章插图
隋唐时期的胡人、蕃客、胡商,实际主要是指来自波斯和中亚地区的人群(可参见《太平广记》等唐代的记载) , 这些胡人有侨居也有定居,定居所住的地方叫蕃坊,这就是回族习惯把聚居地称为回坊的来由 。侨居的则来往于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从事商业活动 , 从事经商的胡人蕃客,会选择寒冷季节到来前赶回去,气候转暖时再回来 。回族民间有说法认为 , 这是被汉语人群称做回或回回的原因 。国内史学界则多认为是回回是回纥、回鹘的异写或音转 。唐代的在华胡人中,还有波斯和中亚小国的一些王族和平民,他们是为躲避阿拉伯人的侵略,逃亡而来 。《四夷馆考》中说到:回回在西域,地与天方国邻 。
元代之前,回纥、回鹘和回回,这三个词在的汉语文献中没有明确的界限 , 几乎是同义词,在不同作者的汉文史籍中通常是交替混用,所指囊括了西域、漠北胡人直至中亚和波斯一带人群,用回回一词称呼来自回鹘地带还往西的人则显得更多一些 。宋元时期 , 分布在中东部的回回(粟特、犹太、波斯等胡商成分较多)以及部分回纥、回鹘被称为回回人;而分布在漠北一带的部分回鹘、回纥或回回,则联合当地一些民族西迁后形成畏吾儿,还有的发展成为塔吉克、乌兹别克等西域民族 。此际,胡人、回鹘、回纥这类称谓,在史书记载中基本消失 。回回一词明朗起来 , 在官方的诏谕和汉文记载中凡涉及到民族的一般为蒙古、畏兀儿、回回、也里可温、河西、契丹、女真、汉人这类字样 。
回族的名称来历
元代回回在官方或汉语史籍中除了指已经定居在中国境内的回回人外,通常也指的是比畏吾尔更西的人群,也就是葱岭以西、黑海以东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阿塞拜疆以及哈萨克斯坦、伊拉克、土耳其和高加索部分地区 。宋元以至明清期间 , 除了明代的撒拉等族外,凡是从这一地区入华的商人、工匠、军士、学者等几乎都自然的归入回回人里 。历史长河中,这一地带分分合合,时而统一为一个国家,时而分裂为诸多小国,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族群在语言和文化的细部上存有差异 , 但整个文化面貌和人种上则大体一致 , 也都有禁食猪肉等古老的西域民族传统 。
明代,回回和色目人在汉文记载中并用,如《大明律》有关律条正文下面的纂注中,通常有色目即回回的释文 。但也有使用回辉的现象 , 如呼和浩特清真寺清真寺内存有洪武皇帝御制回辉教百字碑 。杭郡重修礼拜寺记也有回辉氏一语 。明万历四十一年的北京牛街礼拜寺敕赐礼拜寺记碑中,回族自称为回回,这是目前为止回族人以回回自称的最早证据 。实际回回做为自称的年代比这早得多,只是由于相关历史文物、记载被毁坏和篡改掉了,也和各代封建统治者的文字狱有直接的关系 。
【回族的来源和历史 回族的名称来历】回族一词做为民族称谓,目前有据可查的是出现在清乾隆时代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卷三十西陲纪略叙述哈密人口向肃州地方的迁徙时写道:哈密夷人于故明时徙居肃州卫东关乡居住者三族 。曰维吾尔族,其人与汉俗微同;曰哈喇布族,其人与夷同;曰白面回回,则回族也 。今皆男耕女织 , 为边氓矣 。士商营伍,咸有其人 。再往后的年代,回族做为民族称谓使用越来越普遍 , 仅在官方记载中的例子就不胜枚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