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苏轼的《定风波》?


如何解读苏轼的《定风波》?

文章插图
读这首《定风波》 。细细品味:
仿佛间 。我们似看到几个中年人冒着风雨 。徐徐向我们走来 。其中一位手持竹杖 。脚穿草鞋 。一边走 。一边吟他的定风波词 。一阵春风吹过 。他微微打了个冷襟 。这时一缕斜阳从山头照来…
位吟词的中年人就是苏轼 。是年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 。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年的春天 。
“乌台诗案”是苏轼以言获罪的大案 。差一点为此陷于死地 。也是神宗朝影响较大的一个案件 。牵涉到了 司马光、范镇、张方平、王诜、苏辙、黄庭坚等二十九位大臣名士 。他弟弟苏辙也在其中 。
“乌台诗案”对苏轼的诗文风格影响甚大 。从前期的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转向了后期的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他的思想也从前期尚儒而转向了后期的尚道尚佛 。
如何解读苏轼的《定风波》?

文章插图
词的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莫听”与“何妨”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这一连串的诗与句子都是以词人的主体感受为主 。而描写客体的“穿林打叶声”等居于次要地位 。最后“一蓑烟雨任平生”似乎已跳到了当前景物之外 。似是借遇风雨之事抒发人生态度 。
词的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阳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
描写主体感受的词:“酒醒”“微冷”“回首”“归去” 。还是以描写词人的主体感受为主 。而客体的“料峭春风”正好吹“酒醒” 。只是“微冷” 。客体的“山头斜阳”却似迎接词人 。词人大风大浪都经历过 。这点小风小雨算什么?归去之后“也无风雨也无晴”了 。
如何解读苏轼的《定风波》?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苏轼的《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要担心雨点穿过树林打在叶子上的声音 。何妨放声吟咏着慢慢行走 。拄着竹杖 。穿着草鞋 。比骑马更觉轻便 。谁会害怕这些?有蓑衣可挡风雨 。任凭一生是雨是晴 。春风吹醒酒意 。微觉寒冷 。却有山头斜阳迎接我 。带来暖意 。回头看刚才树叶在风雨中瑟瑟出声的地方 。无需计较归途是刮风下雨还是晴天 。
出行意外遇到风雨 。从容如常 。可见豁达 。这是苏轼贬在黄州所作 。言外还隐含了一层不惧政治打击的倔强性格 。
其他观点: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朝 · 苏轼
三月七日 。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 。
已而遂晴 。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
【如何解读苏轼的《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
译文:
三月七日 。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 。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 。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 。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 。就做了这首词 。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 。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 。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 。照样过我的一生 。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 。微微有些冷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 。我信步归去 。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
注释: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 。又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 。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 。词人却毫不在乎 。泰然处之 。吟咏自若 。缓步而行 。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 。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 。语言诙谐 。纵观苏轼一生 。从未向命运低头 。即使身处逆境 。也宠辱不惊 。堪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