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魏国在强盛时期能一直坚持伐秦的战争策略,是否可以灭亡秦国?( 六 )


燕灭齐 。乐毅是真心实意地要化齐民为燕民 。率领燕军在齐国做了五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然而 。一点儿用也没有 。燕军被齐人赶跑之后 。齐燕两大国的关系 。就成世仇了 。东方六国搞联合 。基本不可能 。齐燕之间 。就是一个无解的疙瘩 。

如果魏国在强盛时期能一直坚持伐秦的战争策略,是否可以灭亡秦国?

文章插图
然后 。我们再思考这个问题:一百年前 。正值高光时刻的魏国 。能不能灭掉秦国?
魏文侯晚死几年、吴起也不出走 。这就是君明臣强 。然后一起打废秦国 。这个可以有 。但是 。却未必能灭掉秦国 。
其他战国允许还是不允许、秦国老百姓答应还是不答应 。就不再重复阐述一遍了 。还是以燕齐之事反推秦魏之事 。
魏文侯是明君 。那齐宣王就不是吗?在战国时代 。一战灭一国 。时机找得准、出手够狠辣 。不是明君 。不可能干得这么漂亮 。而为了强国 。齐宣王甚至娶了丑女钟离春当王后 。齐宣王绝对是一个狠角色 。而当时的稷下学宫 。要多少人才有多少人才 。
燕昭王也是明君一枚 。乐毅更是古之名将 。不仅能搞外交 。居然尔虞我诈的大争之世搞成了五国攻齐 。而且燕军打仗也厉害 。连破齐国七十余城 。更难得是 。君臣二人堪称穿越神操作 。竟在齐国搞起了意识形态工作 。
但是 。结果又怎样?结果都失败了 。
以燕齐之事反推魏秦之事 。结果也就清楚了:高光时刻的魏国灭不了秦国 。原因就是趋势没有形成 。
力量上 。一国要彻底独大 。甚至能够以一敌六、碾压天下;制度上 。礼崩乐坏要更为彻底 。而且新制度能够高效落地 。而这两个条件 。只有奋六世之余烈的大秦帝国 。能够做到 。或者说 。秦国等到了趋势的到来 。
然而 。即便是这样 。大秦帝国也是二世而亡 。因为意识形态工作不成功 。
如果魏国在强盛时期能一直坚持伐秦的战争策略,是否可以灭亡秦国?

文章插图
齐人不仅齐语 。而且心念田氏家族 。在这种情况下 。你让秦朝的郡守县令还怎么统治齐地?简单说就是齐国人民还不答应 。齐国不服 。燕赵也不可能服 。而最不服的是楚国 。始皇帝时期 。楚地就叛乱不断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实际就是一伙楚地戍卒在楚地闹事了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秦国灭亡是不是因为仁义不施 。这个不重要 。因为贾谊是拿秦朝说事 。目的不是问罪秦朝仁义不施 。而是警示汉朝要广施仁义 。这个仁义是什么?就是一种合法性 。一种意识形态 。
二十四史 。的确是帝王将相谱 。但帝王将相在运动中 。也揭开了历史的面貌 。
本来政治应该分为两方面来讲:一是讲人事 。一是讲制度 。人事比较变动 。制度由人创立亦由人改订 。亦属人事而比较稳定 。也可以规定人事;限制人事 。
帝王将相 。是人事;人事运动 。是制度 。但是 。帝王将相及其运动的基础是什么?是人民 。在那个时代、在那个地方、在那种帝王将相之下 。那些人民是怎么生活的、怎么生产的以及怎么思想的 。把这些东西结合起来 。我们才能更为清晰地洞察历史的世事变迁 。
其他观点:
完全可以灭亡秦国 。
魏国本来是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 。可惜魏惠王自己作 。不仅失去霸主位置 。还受到了各国的欺辱 。
如果魏国在强盛时期能一直坚持伐秦的战争策略,是否可以灭亡秦国?

文章插图
强盛时期的魏国拥有10万魏武卒 。这支军队在魏惠王初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是天下第一强军 。
而秦国河西地区早在魏文侯的时候就已经被魏国占领 。这让秦国失去了黄河天险 。也让魏军能够直接威胁到秦国纵深地区 。魏军只需要向西攻击300里就能打到咸阳 。
而秦军是没有办法抵挡魏武卒攻击的 。
可惜 。魏惠王自己作死 。他把目标放到了自己的盟友韩国和赵国身上 。想要一统三晋 。本来两国是魏国南北的屏障 。魏惠王的行为直接让屏障变成了自己的敌人 。陷入了诸侯国的围攻中 。
而此时的秦国不仅压力骤减 。还收获了改革家商鞅 。于是趁魏国无暇西顾的时候开始进行变法 。最终一改往日的颓势 。使秦国国力大增 。
如果魏国在强盛时期能一直坚持伐秦的战争策略,是否可以灭亡秦国?

文章插图
到这时候 。魏国真正成了四战之地 。东面的齐国 。北面的赵国 。南面的楚国、韩国 。西面的秦国都集中兵力与魏国大战 。魏国在群殴中寡不敌众 。最终向各国认怂 。永远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