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歌很多有剑的存在,他也是侠客吗?


据《鼠璞》载:唐朝人都说李白腰间有傲骨 。所以他不能弯腰 。由此可见李白的傲气由来已久 。
李白少年时 。曾拜见过李邕 。但是受到了冷遇 。李白就写了这样几句诗“世人见我恒殊调 。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 。丈夫未可轻年少 。”意思是说:我发言议论总是别出心裁 。语出惊人 。别人以为是奇谈怪论 。都嘲笑我 。孔子尚且说“后生可畏” 。您(指李邕)实在不应该看不起年轻人啊 。在诗中李白还有这样的句子“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可见其自信 。
李邕是当时文坛大佬 。善写书法 。风度翩翩 。就连杜甫都要沾一沾他的名气 。杜甫为表示自己文采出众 。曾写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李邕求识面……” 。但是在李白眼里 。也不过是俗人一个 。
李白二十岁时 。昂扬自信 。议论纵横捭阖 。并且喜好剑术 。很有游侠之风 。还在蜀中时 。李白曾布衣拜见益州长史苏颋 。抵掌而谈 。洋洋洒洒 。不可一世 。出示文章后 。苏颋读乐很惊异 。待李白如上宾 。并且对下属说:“李白此人天才英丽 。下笔如江河奔腾不休 。虽然诗文尚未大成 。加以磨炼和积累 。一定可以和司马相如比肩 。”李白在诗文中也常与司马相如相比 。比如后来在给唐朝宰相张镐写诗描述自己说“十五观奇书 。作赋凌相如” 。可见李白对自己的文采多么自信 。
李白年轻时就钦慕道家神仙 。当时岷山南麓有个隐士名叫东严子 。据说道法精深 。望之若仙 。李白就跟他学道 。数年不踏足城市一步 。在学道时 。李白还很擅长养鸟 。养了各种珍禽奇鸟 。数量高达数千 。这些鸟很有灵性 。很驯服 。李白喂养他们 。只需要招呼一声 。这些鸟就落在他手掌上进食 。毫不猜疑 。一时传为奇事 。就连当地的郡守都知道了 。巴巴亲自跑来观看 。大为钦佩 。这件事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曾有叙述 。李白也以此事证明自己忘机无求 。心志高洁 。

李白的诗歌很多有剑的存在,他也是侠客吗?

文章插图
【李白的诗歌很多有剑的存在,他也是侠客吗?】李白给安州长史裴宽上书 。其实是为了求官 。但是李白的上书从来都是毫不卑怯 。反而是充满自信 。比如 。在信的末尾他写道“若赫然作威 。加以大怒 。不许门下 。遂之长途 。白既膝行于前 。再拜而去 。西入秦海 。一观国风 。永辞君侯 。黄鹄举矣 。何王公大人之门 。不可以弹长剑乎?”意思即说:你如果不看重我 。我就再拜西去长安 。再也不见你 。我就像一只大雁 。一飞千里 。在哪一个王公贵胄门下不可一展怀抱呢?这一段写得傲岸狂放 。自信不羁 。
李白寄希望于裴宽 。但是结合他后来的诗文来看 。裴长史可能并没有举荐他 。他也没有再去长安 。可见自信狂放还是有代价的 。同样 。在《上韩荆州书》中 。三十四岁的李白也未改昂扬本性 。他写道“十五好剑术 。遍干诸侯 。三十成文章 。历抵卿相 。虽长不满七尺 。而心雄万夫……请日试万言 。倚马可待” 。这次上书倒再没有狂放之言了 。但是其中的磊落自信却毫无减少 。
李白的诗歌很多有剑的存在,他也是侠客吗?

文章插图
李白的超级粉丝魏颢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李白拜见荆州长史韩朝宗时 。长揖为礼 。风采洒然 。韩长史就摆宴款待他 。饮酒前 。李白拜酒不拜人 。韩朝宗有点生气 。就责怪他为何这样 。李白说:“就是完成礼仪必备之物 。不敢不拜” 。一句话逗笑了韩长官 。由此可见李白的放诞与机敏 。
李白对上官的傲慢与风骨 。在他年轻时已经显露 。据《唐诗纪事》记载 。杨天惠在李白家乡当县令 。听说了李白的才学 。就征召他为小吏 。侍奉在县令身边 。李白有一次驱赶一头牛在县衙大堂闲逛 。县令的妻子见了大怒 。就要求县令惩罚李白 。李白一看 。赶紧作诗一首回答 。诗云:“素面倚栏钩 。娇声出外头 。若非是织女 。何必问牵牛?”这首诗充满调侃之意 。虽然夸赞县令妻子“素面”、“娇声” 。但是后面写你不是牛郎的妻子织女 。管什么牵牛的事情呢?县令一听此诗 。也就不好意思责问了 。
这个县令虽无十分才学 。也喜欢写写诗 。有一次 。山火烧林 。县令就以此为题写诗 。开头写“野火烧山后 。人归火不归” 。无奈才思枯竭 。不知道往下怎么写了 。李白在旁听了 。毫不思索 。续吟道“焰随红日远 。烟逐暮云飞” 。这两句对仗工稳 。刻画形象 。特别是李白敏捷的才思让杨县令很惭愧 。好长时间都不好意思再写诗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