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或是精亏血少 4种食疗方法可对症调理

【月经量少或是精亏血少 4种食疗方法可对症调理】指导专家:张彦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
当“大姨妈”来敲门,不少女性又爱又恨 。月经的来临或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月经病”,诸如出现月经量少的情况,既让女性同胞身体百般不适,又使之心生惶恐不知所措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女性经期月经量变少?有哪些食疗方法可以进行调理?对此,家庭医生在线编辑采访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张彦红,为大家分享关于调理女性月经量变少的食疗方法 。

月经量少或是精亏血少 4种食疗方法可对症调理

文章插图
张彦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
月经量少可能是精亏血少、气血不足引起的
月经是女性健康的一条监测线,随着现代女性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加之生活作息不正常、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常常会引起月经异常的情况,诸如月经量少正是一个困扰女性的问题 。张彦红主任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月经量减少的主要机理为精亏血少,冲任气血不足,或寒凝瘀阻,冲任气血不畅,血海满溢不多而致,常见的原因可分为肾虚、血虚、血寒以及血瘀四种 。
食疗应对症调理
张彦红主任表示,治疗月经量少应分辨虚实,虚证者重在补肾益精,或补血益气以滋经血之源;实证者重在温经行滞,或祛瘀行血以通调冲任 。针对四种不同的原因,食疗方式亦不相同 。
一、肾虚型患者
证候为经来量少,不日即净,或点滴即止,血色淡黯,质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苔薄,脉沉细 。
张彦红主任建议:此类患者应着重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可常服六味地黄丸等,饮食方面可适当加入补肾的食品,如杜仲、枸杞、山药、海马、鹿茸等;若患者形寒肢冷,可用金匮肾气丸 。
二、血虚型患者
一般经来量少,不日即净,或点滴即止,经色淡红,质稀,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皮肤不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
张彦红主任建议:此类患者应着重补血益气调经,平时煲汤可以放人参、山药、黄芪、白茯苓、当归、白芍 。
三、血寒型患者
证候为经行量少,色黯红,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
张彦红主任建议:此类患者应着重温经散寒,活血调经,平时可以饮生姜红糖水进行缓解 。
四、血瘀型患者:
主要证候为经行涩少,色紫黑有块,小腹刺痛拒按,血块下后痛减,或胸胁胀痛,舌紫黯,或有瘀斑紫点,脉涩有力 。
张彦红主任建议:应以活血化瘀,理气调经为治疗法则,如通瘀煎(《景岳全书》) 。另外,此类患者平时煲汤的时候可以放适量的当归山楂进行活血,也可以拿一些月季、玫瑰花泡茶饮用 。
专家简介
张彦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博士,广州医学会会员,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疾病,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科杂病及脑梗塞、脑出血、头痛、痴呆、癫痫、帕金森病等疾病,对呼吸系统如感冒、咳嗽、肺炎,消化系统如胃炎、胃溃疡,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等也具有较高的诊疗水平 。曾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5篇,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
本文来源: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