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中国政权不下乡?】
大家都知道一个词——七品芝麻官 。那是说一个人官职很小的意思 。“七品芝麻官”有多大呢?知县 。县太爷 。也就是现在的县长 。说到县委书记县长 。大家都知道 。那可不是一个小官 。在一个县里有巨大的权力 。而古代却认为这是“芝麻官” 。所以我们常常百思不得其解 。
文章插图
根本原因 。是对古代的基层政治不太了解 。古代的官员 。最基层的 。最小的 。还就是县长 。县府里面 。当然还有其他公务人员 。但他们只能叫吏 。不能叫官 。官和吏的区别在于 。官是通过科举考试 。被朝廷分封的 。吏没有经过科举考试 。只是到官府里面去寻饭吃的 。而且在整个县府里 。人数不会很多 。也不像现在那样 。有庞大的部门机构 。县以下 。就再也没有正式的机构了 。
那么 。为什么在古代 。县就是最小的政府机构 。县长就是最小的官呢?
首先 。古代用不了那么多公务人员 。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 。从事的是农业生产 。在农业生产上 。可以说 。政府公务人员基本上帮不了什么忙 。唯一能帮忙的 。可能就是组织进行水利设施建设 。但这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搞的 。政府对老百姓 。更多的是劳役 。是收税 。而这个 。其实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 。政府少作为 。反而对农民有好处 。文景之治 。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盛世?就是政府什么也不做 。少折腾 。所以老百姓反而富足安定了 。
文章插图
其次 。古代养不起那么多公务人员 。古代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 。出产不丰富 。公务人员多了 。就没钱拿来养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古代农民的负担其实很重的 。因为除了需要养官员外 。还要养贵族 。天下的土地 。很多都是被赐封给了贵族的 。还有 。古代的打仗任务重 。在冷兵器时代 。拼的就是人数 。而中国古代边境形势又非常复杂 。打仗非常多 。所以农民还需要承担粮草的重任 。除此外 。农民还经常被派去给皇帝 。给王公大臣修房子 。修娱乐设施 。供他们吃喝玩乐 。
农民既然有这么重的负担 。官员如果再多 。农民就简直没办法再活下去了 。
既然古代的官员只到县一级 。而乡下却总会有很多扯皮纠纷 。这些扯皮纠纷 。怎么解决呢?
其实靠的不是别的 。而是乡村士绅 。
乡村士绅就是地方上德高望重的长辈 。有一定知识文化的知识分子 。或者是退休在家的官员 。是他们承担着地方调解 。和地方治理的作用 。
文章插图
那么 。乡村士绅是依靠什么来调解呢?
一是威望 。威望来源于他们是长辈 。还来源于他们办事公道 。更来源于 。他们掌握知识文化 。古代的人 。受教育很少 。有知识文化的人 。他们说的话总是被大家膜拜 。所以由他们来调解 。大家都会执行 。
二是礼制 。中国古代 。从西周开始就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礼教 。汉代礼教在独尊儒术的情况下 。更是完全成型 。这是深入到老百姓心中的 。所以这个礼制 。也就相当于乡村的法律 。大家都会按照这个行事 。
古代的这种乡村礼制 。包括人治方式 。有禁锢人权的地方 。但其实还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我们现在弘扬传统文化 。重要的就应该把这样的东西挖掘出来 。形成一套更好的社会规范 。实现社会和谐 。
其他观点:
学界确实有“皇权不下县”一说 。我们看传统社会 。并没有一个类似于村镇政府的治理中心 。地方的治理权力分散在多个中心 。比如承担村社救济功能的有社仓 。沟通国家权力的有保甲、里甲等权力经纪 。维持乡土秩序的是士绅、宗族、乡约及礼俗 。提供纠纷仲裁的有文会、族长、耆老等 。村庄大事还有公议大会 。
在社会基层治理中 。乡绅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但凡地方上的公共工程、公共福利、教育、治安、纠纷仲裁 。通常都由士绅集团主持 。一般情况下 。作为皇权终端机构的州县衙门并不插手 。
士绅在地方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名望、威信与影响力 。“官与民疏 。士与民近 。民之信官 。不若信士” 。这种权威并非来自民选 。也不是官授 。但得到地方社会的承认 。一名士绅 。并不是有钱有势就可以获得权威 。他通常还需要造福于乡人 。维护地方的利益 。才能够在当地民众中建立声望、积累权威 。
推荐阅读
- 柿子催熟用什么办法
- 苹果的Apple Store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应用程序?
- 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男女平等,那什么才是男女平等?
- 柿子凉性的还是热性的
- iPad上有什么看视频软件?
- 有句老话叫做:“四十不娶妻,五十不置衣。”这是什么意思呢?
- 来大姨妈可吃柿子吗
- 有没有可以在iPad看文献体验超棒的软件?
- 你所认为的“家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