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担保的概念是什么?,担保是指什么


我国担保的概念是什么?,担保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一、我国担保的概念是什么?
担保是指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双方约定,为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实现债权人的权利的法律制度 。担保通常由当事人双方订立担保合同 。
担保,有时也称为债的担保,是指法律为保证特定债权人利益的实现而特别规定的以第三人的信用或者以特定财产保障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实现债权的制度 。对于担保的概念应当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一)担保是保障特定债权人债权实现的法律制度 。担保的目的正是为了强化债务人清偿特定债务的能力和打破债权人平等的原则,以使特定债权人能够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偿或者从第三人得到赔偿 。
(二)担保是以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来保障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制度 。担保中 , 用于担保的标的不能是债务人的一般财产,所担保的债权也不能是债务人应清偿的全部债权,否则与合同保全无法区别 。因此,担保只能是特定的财产担保特定的债权 。
(三)担保是对债的效力的一种补充和加强,是对债务人信用的一种保证措施 。对特定债权设定担保后,债权人或得以从第三人的财产中受偿,或得以从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偿,从而使债权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 使债权得到加强 。同时担保是对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障特定债权人的手段 , 因此担保是对债的效力的一种补充 。担保的补充性也决定了担保与主债之间的从属关系:债权人的债权为主权利,债权人在担保关系中享有的权利为从权利 。
二、担保的分类有哪些?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担保进行不同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典型担保与不典型担保
根据法律上规定的适用和类型化的程序 , 担保可分为典型担保与不典型担保 。
典型担保是指法律上明确规定的 , 其主要功能为担保的担保方式 。
不典型担保也可分为两种情形 。一种情形是指法律上尚未予以类型化 , 在实务上还不具有典型意义的担保方式 。如让与担保、所有权保留等 。另一种情形是指虽有担保作用但法律未明确规定为担保方式或者其主要功能并不在于担保的担保方式 。如违约金,这是合同当事人经常适用的担保合同履行的重要方式 。
(二)约定担保与法定担保
根据担保发生的依据,担保可分为约定担保和法定担保 。
【我国担保的概念是什么?,担保是指什么】约定担保,是指完全由当事人双方自行约定的担保 , 是当事人自愿设定的担保 。例如约定的保证、抵押、质押以及定金等担保方式均属于这种担保 。
法定担保,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的而不是由当事人约定的担保 。典型的法定担保是优先权 。优先权是完全由法律直接规定的担保,不仅担保成立的条件,而且连担保的当事人、担保债权的种类、担保的范围等都是由法律规定的 。优先权的成立无须当事人约定,当事人也不得排除其适用 。除上述法定担保外 , 还有一种担保,其发生的条件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但当事人可以约定排除其适用,这种担保以留置权为代表 。
(三)人的担保、物的担保与金钱担保
根据用于担保的标的,担保可分为人的担保、物的担保与金钱担保 。
人的担保,又称信用担保,是指以人的信用来担保债权的担保 。连带债务、并存的债务承担等都属于人的担保 。人的担保的典型方式是保证 。保证是以保证人即债权人与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的信用担保债权实现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