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之所高莫若黄帝翻译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的翻译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翻译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的翻译

文章插图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翻译:世上所尊崇的,莫过于黄帝 。该句出自《庄子·杂篇·盗跖》 。《庄子》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 。《庄子》对工具理性也进行了深刻批判 。《庄子》进一步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 。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 , 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 。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翻译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的翻译

文章插图
《庄子·杂篇·盗跖》原文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 。盗跖从卒九千人 , 横行天下,侵暴诸侯 。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 。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 。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 。
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为人兄者 , 必能教其弟 。若父不能诏其子 , 兄不能教其弟 , 则无贵父子兄弟之亲矣 。今先生,世之才士也,弟为盗跖,为天下害,而弗能教也,丘窃为先生羞之 。丘请为先生往说之 。」
柳下季曰:「先生言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听父之诏,弟不受兄之教,虽今先生之辩,将奈之何哉!且跖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距敌,辩足以饰非 。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易辱人以言 。先生必无往 。」
孔子不听,颜回为驭,子贡为右 , 往见盗跖 。盗跖乃方休卒徒于太山之阳,脍人肝而哺之 。孔子下车而前,见谒者曰:「鲁人孔丘,闻将军高义,敬再拜谒者 。」
谒者入通 。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曰:「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为我告之:『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 。子之罪大极重,疾走归!不然,我将以子肝益昼哺之膳 。』」
孔子复通曰:「丘得幸于季,愿望履幕下 。」
谒者复通,盗跖曰:「使来前!」
孔子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盗跖 。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案剑瞋目 , 声如乳虎 , 曰:「丘来前!若所言,顺吾意则生 , 逆吾心则死 。」
孔子曰:「丘闻之 , 凡天下人有三德:生而长大,美好无双,少长贵贱见而皆说之,此上德也;知维天地 , 能辩诸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众率兵,此下德也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 。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而名曰盗跖,丘窃为将军耻不取焉 。将军有意听臣 , 臣请南使吴越 , 北使齐鲁,东使宋卫,西使晋楚 , 使为将军造大城数百里 , 立数十万户之邑,尊将军为诸侯,与天下更始,罢兵休卒,收养昆弟,共祭先祖 。此圣人才士之行,而天下之愿也 。」
盗跖大怒曰:「丘来前!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皆愚陋恒民之谓耳 。今长大美好 , 人见而悦之者,此吾父母之遗德也 。丘虽不吾誉,吾独不自知邪?
且吾闻之,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今丘告我以大城众民,是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安可久长也!城之大者 , 莫大乎天下矣 。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汤、武立为天子,而后世绝灭;非以其利大故邪?
且吾闻之 , 古者禽兽多而人少 , 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 。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 , 冬则炀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 。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 。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 。尧、舜作 , 立群臣;汤放其主,武王杀纣 。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 。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