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重症、中症、轻症是否都要买?


如果条件允许 。当然要配置齐全 。
我们先来说下以前重疾险有什么不足
(1)第一 。重疾险当然就是有条件赔偿 。那么问题来了 。达不到理赔条件你这个保险是不是就没有发挥理想中的作用 。无论重疾险保的是几十种疾病还是上百种疾病 。总有它不包括的疾病吧 。就算包括了疾病但达不到理赔条件 。是不是也不能赔付 。这也是以前很多客户出险没有得到赔付 。骂保险不保险的原因 。
其实我们要知道 。很多疾病并不是突然出现的 。是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 。只不过到我们发现的时候一般也很严重了 。这就是通常我们理解的重大疾病 。为什么叫重大疾病 。因为已经不能让我们自己通过简单的调节就能弄好的 。必须通过去医院进行专门的治疗才行并且并不容易治好 。要是好治就不叫重大疾病了 。
(2)第二 。目前重疾险包含轻、中症、重疾是配备一些疾病的三个时期 。也就是早、中、晚 。不同时期的疾病对人体危程度不同 。治疗方式不同 。花费自然也不同 。那么带有轻症、中症的重疾险实际上是拉低了重疾险的理赔门槛 。让我们普通人买了保险可以得到相应的理赔 。这是重疾险迎合需求的必然结果 。
(3)包含轻症、中症的保障内容不仅是有些疾病的早期、中期形式 。还包括一些难度不高的手术 。比如高发的动脉搭桥手术 。重疾要求开胸 。但现在医疗水平提高了 。通过介入就可以 。所以难度降低了 。就变成了轻症的保障责任 。再比如癌症中的原位癌 。重疾是不赔的 。而轻症可以赔付 。因为虽然叫癌症 。但并不危险 。手术也好做 。
可以说有了轻症、中症的重疾险不仅拉低了重疾险的赔付门槛 。也多了很多非常实用的保障 。而对于重疾险而言 。轻症跟中症的作用远不止如此 。它们还有额外的增值作用 。
(1)保费豁免 。对于包含轻症跟中症的重疾险 。如果被保险人得了轻症或中症的保障责任 。那么其他保障依然有效并且豁免缴费期内剩余的所有保费 。这样有减轻了客户的经济压力 。
(2)多次赔付 。按照保额一定比例赔付不占用重疾险保额 。重疾可能我们一辈子也就一次 。但轻微的疾病罹患的次数还是很多的 。多次赔付更让客户收益 。并且无论轻症、中症赔多少 。不影响你大病的保额 。是不是很合理呢
那么知道了轻症、中症的好处 。我们还纠结要不要?一般人以为加了这么多的保障责任 。价格肯定比纯重疾的保费高很多 。然而实际上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高 。甚至比较起来跟某些公司的产品比较起来还便宜不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1)以前的公司不厚道 。保险行业没放开之前 。就那么几家公司 。缺乏竞争 。价格确实高的离谱 。
(2)新晋公司为了抢市场 。必然要拿出诚意 。而受益的就是我们客户 。
(3)已经形成行业未来标配和价格带 。就像是科技行业的革新 。刚开始大哥大手机几万一部 。现在主流智能机几千元一样 。一旦一个技术成熟推向市场必然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所以现在各家(除了知名大公司的)险种的重疾险费率在保障责任近似的情况下 。费用都差不多 。
那么如何选就是最大的问题了 。目前轻症跟中症没有做规范 。所以各家比较疾病的数量跟理赔标准差距还是有一些的 。所以挑的时候我建议按照这几个因素进行:
(1)是否包含高发疾病的保障责任
(2)这些高发疾病的理赔标准对比一下
(3)赔付比例越高越好 。赔付次数越多越好
(4)整体险种现金价值越高越好
现在也方便 。只要会比较 。很容易挑选到自己满意的!
其他观点:
两年前写过关于重疾险中轻症中症的分析 。当时市场才刚开始出现轻症中症这个概念 。存在一些问题 。
所以我当时的观点是认为轻症中症虽然有用 。但我并不是那么满意 。
【重疾险,重症、中症、轻症是否都要买?】链接:《是噱头还是真保障?解析轻症+中症》
现在时隔两年 。重疾险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轻症中症已经成了重疾险的标配 。那么 。轻症中症真的有用吗?
或者说 。轻症中症赔付率真的高吗?
两年前我没有什么数据去佐证 。所以不敢下定论 。现在有了点数据 。把这个坑补上 。

重疾险,重症、中症、轻症是否都要买?

文章插图
当下的轻症中症是否已经完善了?
和两年前比起来 。现在的轻症中症在覆盖面上 。基本上是已经完善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