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敏感而且还有点玻璃心,总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想太多,对于我这种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吗?


感谢邀请 。对于一个敏感的人而言 。心思细腻、情感丰富其实是不错的“资源” 。当然 。同时也有可能带来猜疑、玻璃心等等的负面作用 。虽然这些特征算不上什么“毛病” 。但确实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扰 。
玻璃心和想太多 。是因为 。你把猜测当作真相
首先 。我们要清楚的是 。这种敏感性可能是天生具有的 。我们无法把这种心理特质完全抹杀 。但是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矫正敏感带给我们的一些困惑 。
如果我们把玻璃心和想太多替换成另一些形容 。会是什么呢?
玻璃心:心理承受能力差、抗压能力弱、自我反思的能力弱 。
想太多:猜疑心强、想当然 。
这些问题其实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我相信很多人都在和你面临着同样的困惑 。具体谁能够帮助你我不太清楚 。但是 。成长路上 。唯一可信的帮助者就是你自己 。
作为心理咨询师 。我会建议你进行一些日常的记录 。发现自己玻璃心和想太多背后存在的一些自动化的思维 。
如果只在脑子里思考这些问题 。有很多产生的原因都会被你过滤 。所以 。写下来再思考 。会帮助你更快的成长 。

比较敏感而且还有点玻璃心,总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想太多,对于我这种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吗?

文章插图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长 。大多数时候是由于新的经验的形成 。可能是行为上的 。也有可能是思维上的 。
比如别人说了一句话 。其实和你没关系 。但是你却忧心忡忡 。认为这和你有关系 。
如果你只是猜测 。那么 。你脑子里所猜想的场景会不断地加强“和你有关系”这个想法的链接 。自然就会陷入焦虑当中 。
所以 。我们可以选择通过沟通或者其他方法来验证这些想法的真实性 。无论你的猜测是否真实 。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你的焦虑感 。
玻璃心和想太多背后的“真凶”
玻璃心和想太多必然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 。例如:焦虑、恐慌、愤怒等等 。但是 。在这些情绪产生之前 。其实我们已经有了一轮的想法;也正是因为这些想法 。使得我们产生了这些情绪 。所以 。找到它们 。十分重要 。
比如说 。我们和别人讲话的时候都会碰到不同的观点 。如果我们的观点被别人反驳 。每个人的反应都会有所不同 。
有的人会觉得很尴尬、没面子 。有的人会因此而愤怒、与之辩论 。也有的人会认真倾听之后再做反应 。
不同的反应背后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存在 。“我认为我说的就是真理 。凭什么反驳我”、“你这样反驳我让我觉得很丢人 。别人会觉得我是一个无知的人”等等 。
比较敏感而且还有点玻璃心,总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想太多,对于我这种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吗?

文章插图
利用以上这个表格 。我们可以记录一些事件对于我们的影响以及这个影响产生的过程中我们产生的一些想法 。
在这些想法当中 。有一些是不合理的 。比如说:
1、读心术:坚信自己懂得别人的心思 。而不考虑其他可能性 。例如 。他肯定认为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 。
2、贴标签:给自己或别人贴上固定的大标签 。不顾实际情况下结论 。例如 。我是个失败者 。他一无是处 。
3、选择性注意:不看整体 。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消极的细节上 。例如 。因为考虑考试中得了一个低分(也有几个高分) 。说明我干得糟透了 。
4、个性化:相信别人都是因为自己才消极行动 。而不考虑其他更有可能的解释 。例如 。朋友对一点都不热情都是因为我做错了事 。
很多时候 。我们之所以在人际关系当中疲惫 。并不是因为真的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是我们太想知道别人怎么想 。又会对我们怎样做 。把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当作至高的自我评价标准 。久而久之 。必定会陷入焦虑和疲惫 。
【比较敏感而且还有点玻璃心,总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想太多,对于我这种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吗?】所以 。尝试发现一些客观、事实的证据 。尽可能地减少猜测和自以为是的态度 。多思考自己的感受和处境 。也许 。敏感会成为你理解自己和他人积极的力量 。
关注@水说心理话
其他观点:
你能控制的了别人说什么吗?如果不能!那我为什么要理会别人说什么 。人生在世谁能预测好与坏呢!所以还是让自已高兴、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人生苦短还是及时行乐吧!
其他观点:
敏感玻璃心可分两方面理解 。
正视它 。情感细腻的人多半爱心十足 。真诚 。付出得多 。通过给予满足他人又自己快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