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有的地主坐拥百亩良田,却吃高粱米穿粗布衣?


古代百亩良田的地主只能算做小地主 。因为那时人少地多 。广种薄收 。民国时期 。全国四亿多人 。很多农村人均土地都有四五亩 。那时的百亩良田 。收成大约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 。相当于现在十亩田的收成 。如果遇到连续几年天灾人祸 。很可能也要缺吃少穿 。平时儉省节约很有必要 。
地主发家也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当官经商找外快 。他们生活一般比较奢侈 。另一种全凭全家节衣缩食 。从牙缝里省出钱来买地 。这类地主 。即便有了百亩良田 。仍然不改节儉的生活习惯 。吃高梁米 。穿粗布衣 。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当时社会很不太平 。官府的苛捐杂税 。土匪绑票 。即使有些小地主有了一些积蓄 。表面上也需要显得低调 。吃高梁米 。穿粗布衣装扮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 。以避免官府和土匪的无尽索取 。
自然灾害频繁高发 。也是当时影响收成的主要原因 。当时都是旱地 。庄稼全靠降雨生长 。旱灾、涝灾、蝗灾、雹灾 。十年倒有平均六七年灾害 。小地主们的防灾意识一般也很強 。平时节儉以备灾荒 。
其他观点:
其时地主和財主是有区别的 。过去的地主更象今天的农民 。只有几亩薄田可以经营 。能够自给自足小有余剩 。。靠省吃俭用 。勤俭持家 。节衣缩食 。制上几亩地 。财主即有土地可以耕种 。又兼商业运作 。更有商业头脑 。能经营会管理 。更象今天的財团 。又象几分农民企业家 。。他们资金雄厚 。懂投资归避风险 。知道上边的政策 。是个十足的理财高手 。
其他观点:
【为什么古代有的地主坐拥百亩良田,却吃高粱米穿粗布衣?】就说解放前我们家乡的地主吧 。有个普遍特点:勤俭和慈善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浸的结果 。我们村的李润芬是昌邑数一数二地主兼资本家 。他有良田数万亩 。工厂店铺遍布全国甚至南洋 。但他生活节俭 。好善乐施 。例如谁家盖房子、娶媳妇等借钱无以拒绝 。但抽大烟嫖娼等分文不给 。在可能是1930年代有一年大饥荒 。他从潍县(现在的潍坊)用马车运粮救济乡亲 。使好多人没有饿死 。他岀门巡察工厂店铺都知道老东家生活简朴 。仅准备老鼠尾巴糊扎(粗面面条)招待 。他选拔年轻有为、正直聪慧的人做小伙计 。有的人在南洋生根成长 。家庭事业绵延不绝 。这样的地主善行在民间几辈子都交口称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