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中药大辞典》:梨拼音Lí
别名快果(陶弘景),果宗、玉乳、蜜父(《纲目》) 。
出处《别录》
来源主要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种的果实 。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 。鲜用或切片晒干 。
原形态①白梨
落叶乔木 。小枝粗壮,幼时有柔毛 , 越年生的枝紫褐色,有皮孔 。叶互生;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40厘米 , 宽约6厘米 , 先端锐尖,基部阔楔形 , 罕圆形,叶缘锯齿锐细如针,初时两面有绒毛,后变光滑;叶柄长2.5~7厘米 。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0朵;花梗长1.5~3厘米;苞片2,针状;萼片基部狭窄 , 有腺状锯齿 。内面有黄色细毛;花瓣5,白色,卵形;雄蕊20;花柱5或4,与雄蕊约等长,光滑 。梨果球状卵形 , 直径2.5~3厘米;先端留有残萼;果梗长3~4厘米;果皮黄白色,稍有斑点 。花期4月 。果期9月 。
分布华北、西北和辽宁等地 。
②沙梨
乔木 。小枝光滑或幼时有毛 。叶略革质;卵状长椭圆形或卵形,长7~13厘米 , 宽4~8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圆形或近乎心脏形 , 或广楔形,边缘密生刺尖状锯齿,两面无毛,或嫩枝叶有绒毛;叶柄长3~4厘米 。伞形总状花序 , 有花6~9朵;萼片5,自基部分裂,三角状卵形 , 先端长尖,长0.6~1厘米 , 较花托长2倍,缘有腺质锯齿,内面基部有黄毛;花瓣5,卵形,长1.5~4.5厘米,白色,先端有不规则的缺刻,基部有短爪;雄蕊20;花柱5或4,无毛 , 与雄蕊同长 。梨果近球形,皮赤褐色,或青白色:果肉稍硬,顶部无残萼 。种子楔状卵形,稍扁平,黑褐色 。花期4月 。果熟期9月 。
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淮河流域 。
③秋子梨
乔木 。嫩枝有绵毛,旋即脱落 。叶近圆形或广卵形,长5~10厘米,宽4~8厘米,先端尾尖,边缘有刺毛状尖锯齿,基部通常圆形,有时心形 , 两面无毛,光泽;叶柄长2~6厘米,幼时有毛 。伞形总状花序,有花6~12朵:萼片三角形,先端渐尖,边有绒毛;花瓣白色;雄蕊多数 。梨果近球形,径长1.5~6.5厘米,暗绿色稍带褐色,或黄色 , 常有红色斑点;花萼宿存;果柄直生,不下垂,长1.5~2厘米 。花期4月 。果期9月 。
分布我国东北及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
化学成分沙梨果实含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等 。
白梨果实含蔗糖、果糖等 。
性味甘微酸,凉 。
①《日用本草》:"甘,酸,平 。"
②《本草再新》:"味甘 , 性微寒,无毒 。"
归经入肺、胃经 。
①《本草经巯》:"入手太阴,兼入足阳明经 。"
②《要药分剂》:"入心、肺二经 , 兼入肝、胃二经 。"
功能主治生津,润燥,清热 , 化痰 。治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热咳,痰热惊狂 , 噎膈 , 便秘
①《千金·食治》:"除客热气,止心烦 。"
②《唐本草》:"削贴汤火疮,不烂、止痛、易差 。又主热嗽,止渴 。"
③《食疗本草》:"胸中痞塞热结者可多食好生梨 。卒闇风失音不语者,生捣汁一合顿服之,日再服 。"
④《日华子本草》:"消风,疗咳嗽,气喘热狂;又除贼风、胸中热结;作浆吐风痰 。"
⑤《开宝本草》:"主客热、中风不语,又疗伤寒热发 , 惊邪,嗽,消渴,利大小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