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说太极拳与养生之道的文化渊源


述说太极拳与养生之道的文化渊源

文章插图
1、把拳术与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相结合
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有机整体 , 易学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 , 无一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人的生命运动,其本身就是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 。
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有机整体,易学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无一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人的生命运动,其本身就是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 。
2、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 , 将气功运用于拳术之中
中医学中的导引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发明的一种养生术 。主要是通过呼吸、仰俯,手足屈伸的形体运动,使人体各部血液精气流通无阻 , 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
【述说太极拳与养生之道的文化渊源】在太极拳中的应用即把意与形相结合,使心脏生理正常,从而引导血气于周身畅通 。中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心为神之居,主掌血脉运行,对人体各个脏腑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主宰 , 是人身上最重要的脏器 。五脏主藏精气论中以心藏脉 , 肺藏气,脾藏营,肝藏血,肾藏精;五神脏论中以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肾藏志 。人体全身的血液依赖于心脏的推动作用才可以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
因此,陈王廷在创造太极拳时 , 把始祖陈卜所传授下来的一百单八势长拳等拳术与中医的导引相结合,在周身放松的条件下,使形体的运动符合并且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 。演练太极拳可使心气旺盛 , 心血充盈,脉道通利 , 心主血脉的一切功能正常发挥,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起到练拳养生的作用 。否则,会使演练者气血不足,引起推动血液运行循环的力量减弱,脉道堵塞,产生病变 , 不利于演练者的身体健康 。
吐纳,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所发明的一种养生术 。吐,即从口中吐出,意为呼气;纳 , 即收入,意为吸气,由鼻孔而入 。吐纳术就是呼吸之术,通过口吐浊气,鼻吸清气,吐故纳新,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 , 表里俱济 。
肺脏主掌呼吸之气,呼吸功能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 。人体在一生之中,需要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消耗掉大量的清新之气(即氧气),产生出大量的浊气(即二氧化碳) 。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全靠肺的呼吸、吐纳功能 。
太极拳把拳术着势的形体运动与吐故纳新相结合 , 首先,保证形体运动不能妨碍人体的肺脏呼吸运动,以保障肺脏机能正常发挥,新陈代谢自然进行 。其次,通过拳术招势的形体运动来促进人体内部宗气的形成 。所谓宗气,也叫大气,是相对于先天元气而论的后天之气,是人之生命根本 。宗气的功能就是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在脉管内的运动 。宗气主要由肺脏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相结合而成,集聚于胸中 , 称作上气海,是全身之气运动流行的本始 。第三,通过拳术招势的形体运动来促进人体宗气的分布,在心脏、肺脏的协同下,将上气海中之宗气通过血脉分别送入全身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达到全身表里上下,肌肤内脏 , 发挥其滋润营养之作用 。
太极拳把拳术的形体运动与中医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 , 使形体运动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和技击功能的发挥 。
3、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经络学说相结合
中国古代中医经络学说主要是论述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经络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肺腑肢节 , 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经脉、络脉及其连属组织的总称,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 。其中,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络,有网络之意,是人体脉络的大小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 。人体的经络系统主要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别络、孙络、浮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几个部分,起着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重大作用,所以决不可不通 。
经络系统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来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
陈王廷创造太极拳术把拳术与经络学说相结合,主要取决于人体经络系统所具备的四大功能 。
一、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相结合 。人体是一个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的整体 。它维护机体的协调统一,主要就是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 。十二正经及十二经别纵横交错,入里出表 , 通上达下,循行于脏腑和官窍之间;奇经八脉联系与调节正经;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 。陈王廷将人体经络学说中的联络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就形成了太极拳技击理论之一的“一静无有不静,一动百骸皆随” 。
二、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运输作用相结合 。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濡润滋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而气血之所以畅通无阻 , 通达于周身,营养脏腑组织,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必须得依靠经络系统的传输 。陈王廷将经络系统的运输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通过经脉运行血气而营养阴阳 , 以养丹田刚中柔表之气,溢发于体外,助于技击施展;濡筋骨 , 使自己体格健壮,表里筋骨坚实 , 内气充足,以此承受、化解外来之击;利关节,使演练者身体各部位活动轻灵,以己不动化彼之动,后趁势出击,克敌制胜 。
三、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作用相结合 。所谓感应传导,就是经络系统对于外界的刺激的感觉 , 有传递通导作用,即为人体的触觉系统 。陈王廷将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保证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顺利完成 。正如《拳论》云:“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
四、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相结合 。人体的经络系统不仅具有联络作用、运输作用和感应传导作用,同时,它还能够保持人体各部位机能活动的平衡与协调 。陈王廷将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依靠经络的平衡与协调作用对身体的各部位进行灵活调节 , 变幻虚实 , 以虚诱敌,引实落空,避其实而击其虚,从而克敌制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