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就业形势如何?
随着高校逐年扩招,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 。2003年,高校扩招后,毕业生达到212万人,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年增长32.1% 。2005年毕业生达到338万人,保守估计2009年毕业生将达到600万人 。虽然政府在不断增加就业机会,但是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口,也只是皮毛而已 。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不容乐观 。1.根据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有以下几个特点:1 。岗位数量和毕业生数量差距太大 。众所周知,大学毕业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但是为什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总是困扰着大家?从经济角度来看,是供过于求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远大于社会需要的岗位数量 。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加大 。相关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 。但是,就业增加的比例远不及此 。这也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相信也是社会公认的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前几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 。不可否认,这些专业仍然是热门,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于是,很多考生都报考了这些专业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既然是热门专业,社会上需求量大,工作自然好找 。这话没错,但是当大家都这么想的时候,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虽然需求量大,但是研究这些方面的人才比较多,已经超过饱和了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群聚现象 。这是热门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重要原因 。3.工资和你心中的希望值不匹配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刚毕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工资高于社会现实水平 。从而打消了一些企业相对较低的薪酬 。其实就像士兵打仗一样 。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可能没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能带兵打个漂亮的停;但那些从学校学来的将军,未必有那个能力 。因为他们只通过理论看待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 。当他们真正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东西和纸上谈兵是不一样的 。所以,即使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样 。所以,我们不能期望太高 。目前大学生的薪资期望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还是高于社会现实水平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起来,低不起来 。”在“低” 。4.各个企业对候选人的选择很关键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存在“选人难”的问题 。虽然很多企业都知道自己公司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基本上每年都不要应届大学生 。这将是应届毕业生值得考虑的问题,企业不会无缘无故要应届毕业生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社会竞争激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工作 。换句话说,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在逐渐降低 。然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并且增加的趋势远远大于减少的趋势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正在深化体制改革,精简机构 。虽然民营企业在增加,但是工作岗位少,解决不了
此外,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逐年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导致社会对毕业生的总体需求与实际毕业生人数之间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竞争加剧 。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增长 。加上前几年未就业的未就业毕业生,这将是一个庞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2.集群现象专业集群现象上面已经给大家讲过了 。先说就业单位和地区的集群化 。大部分毕业生把高薪的外企作为就业首选 。根据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06年毕业生将外企作为就业首选的比例高达29.85%,接近三分之一 。其实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 。此外,15.2%的高校毕业生将政府机关作为就业单位的首选,使得报考公务员的人越来越多,“公务员热”正在升温 。因为北京、上海等地区相对发达,所以人们通常认为那里会有很多就业机会 。因此,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地区首先选择此类地区,从而形成区域集群现象 。而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比如西北、西藏,就没那么受欢迎了 。其实这些欠发达地区最需要人才来建设和发展 。3.其他原因除了以上两个原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比如性别 。相关数据显示,女毕业生就业率比男毕业生低6.4% 。还有,城乡差别 。据报道,农村毕业生的就业率比城市毕业生低10.09% 。
文章插图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如何?
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 。2003年毕业生达到212万人,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年增长32.1% 。2005年毕业生达到338万人,保守估计2009年毕业生将达到600万人 。虽然政府在不断增加就业机会,但是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口,也只是皮毛而已 。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不容乐观 。新的一年,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如何脱颖而出,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1.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大学之后 。
业生的就业情况有一下几个特点: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 。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相信这也是社会公认的 。2.专业相同的人多,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 。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 。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 。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 。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 。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 。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4.各企业选人挑剔,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 。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 。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 。5.怕吃苦,爱面子: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底层的工作被朋友亲戚看不起,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6频繁跳槽:大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 。甚至像联想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也认为他们为大学生高流失率“交的学费太高”二. 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社会竞争激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 。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 。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 。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 。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 。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这个将会是一个盘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2.扎堆现象 专业扎堆现象在上面已经跟大家讲过了,下面就来说说就业单位扎堆和地区扎堆的问题 。大多数毕业生都把高薪的外企当作就业的首选,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的毕业生把外企当作就业首选的百分比高达29.85%,将近三分之一 。其实,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 。另外,还有15.2%的高校毕业生把政府机关当作就业单位的首选,这就使得报考公务员的人们越来越多,”公务员热”不断升温 。由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相对较为发达,人们通常会认为,那里的就业机会会很多 。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地区就首先选择此类地区,从而形成了地区扎堆的现象 。而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象大西北,西藏等地区却没有那么抢手,其实这些欠发达地区才最需要人才,去建设,去发展 。3.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2大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性别问题,相关资料表明,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6.4% 。还有,城乡区别问题 。据报道,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 。…… 三、大学生应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 。首先,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 。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失去信心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 。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遇到挫折后应冷静思考,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争取在下次中取得胜利,迎接新的挑战 。相信一句话:平平淡淡的一生干不出什么丰功伟绩,只有不断在挫折与困难中磨练,你才会成长,才会使你的人生达到生命的制高点 。四、大学生应有的心理准备 1.及时转换自我角色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方式与现实社会存在一定的距离 。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2.深入了解自身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 。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 。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 。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这需要我们冷静来思考 。3.对自己充满足够自信 要做好准备在就业遇到各种困难,困难是只阻碍你成功的绊脚石,但他也是是陪伴你走向生命制高点的经之路 。在面对困难时只要我们能挺过来,那就是你又一次跨越了人生的另一个高峰,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能失去自信,只有你充满自信,你才能够跨越这制高点 。大学生就业虽然严峻,但我们也不用担心,因为社会是不会淘汰有能力的人,只有社会残渣才被社会所遗弃,自然界的优胜劣汰法则同样在社会中存在,只要我们是社会的优良品种就不会被社会抛弃 。
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对你有何影响?
文章插图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当前就业面临怎样的形势首先,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 。今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并有可能全年的GDP增长不超过10%,这必然会不利于就业需求的增长 。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 。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 。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 。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 。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劳动力市场管制增加了劳动力成本,短期内会减少劳动力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权益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并引发了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劳动事件 。自2008年起,我国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相继实施,为劳动就业权利保护提供了更好的法律环境 。与此同时,作为劳动力市场管制措施的就业保护法规的集中出台,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成本在短期内迅速增加 。不管增加的是合法的管理成本,还是劳动法专家所说的“主要是违法成本”,其结果都会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 。由于我国的就业立法并没有雇员规模的限定,特别是中小企业与个体经济组织受到立法的影响最大,导致了国际通行的中小企业“管制豁免”优势的丧失,不利于创业激励 。国内重大自然与社会事件对就业的影响是喜忧参半 。年初的雪灾与年中的地震在短期内对就业是不利的,但是国家与地方对灾后重建的投入必然会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与此相反,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开幕之前由于场馆建设等方面的原因,对就业实际上是利好的 。奥运会之后,与奥运相关的领域就业自然会下降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毫无疑问,这些事件不仅影响到总体就业状况,也必然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 。然而,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 。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为25%-30%,因此,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 。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不能仅仅以大学生暂时的就业困难就去否定高等教育政策,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严格地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职业发展潜力,还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虽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而产生大量需求,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结合 。在我国,由于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导致的流动成本过高进一步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 。尽管国家也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但是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都难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 。与此相反,由于大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很大,而且这些中心大都居于高端的产业结构而对大学生有着强劲的需求,但是一些地方性的需求抑制(显性的指标限制与隐性的行政限制)与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户口、社会保障、流动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其结果要么是直接人为地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有效需求,要么是“促进”灵活就业,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与风险 。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 。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第一个方面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沟通的能力;第四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 。然而,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任职资格模型” 。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个人环境与劳动力市场环境) 。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 。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联系 。长期以来,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 。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 。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 。
【如今的就业形势和政策 就业形势的特点如何?,社会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推荐阅读
- 实地调查法的案例 举例说明实地调查法中的直接访问法与现场观察法在房地产调研中如何应用,访问调查法可分为
- 诺基亚老年手机游戏 旧版诺基亚手机游戏'落袋式台球'如何开外挂,诺基亚手机老款游戏
- 国际收支是指 境外母公司汇入工资 国际收支如何申报 202020,母公司
- 证券市场的发展 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 如何操作,对证券市场的认识
- 净资产减实收资本 净资产小于实收资本的的有限公司改制时净资产如何处理,净资产与实收资本比例关系
- 稽查执行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的 稽查执行中被执行人是哪些,法警拘留被执行人
- 商标怎么过户 商标以后需要什么手续,注册商标需要材料
- 修改商标 版权登记 商标为什么要注册版权,注册版权
- 商标转让流程 商标买卖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商标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