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如何看待二战 如何看待二战后的日本,日本对二战的态度

如何看待二战后日本和德国的反思
首先,冷战和二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想消灭对方 。当时苏联在东欧部署了大量军队,西德是西欧离苏联最近的 。西德要生存,就必须得到美国的援助,而美国政府听谁的?听听犹太财团 。假设西德和日本一样不承认战争罪行,会激怒犹太财团 。结果,美国政府帮不了西德 。所以西德要想生存,就必须讨好犹太人,反思战争 。二战期间,大量苏联军民被纳粹枪炮杀害 。西德总理为什么不去莫斯科,向苏联遇难者纪念碑下跪?至于1949年日本成立新中国,在美国看来,当时的东亚局势并不乐观 。中国、朝鲜、蒙古和北越都属于红色阵营 。如果日本反战人士上台,如果被染红,那么美国将彻底失去东亚 。为了稳定日本,有必要利用二战战犯 。别忘了他们也反对红色!再加上日本人没杀几个犹太人,保留靖国神社也无所谓 。其次,德国两次战败,深知战争带来的巨大伤害 。日本战败一次所造成的损失是远远不够的 。另外,日本到现在也不承认输给了“支那”,美国现在需要日本这个盟友来对付中国和朝鲜 。至于日韩不和,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别忘了他们两个都是美国的小弟 。

德国如何看待二战 如何看待二战后的日本,日本对二战的态度

文章插图
如何看待二战后日本和德国的反思?以及大和民族和日耳曼民族的民族性格 产生的原因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结束 。在战争硝烟逐渐散去的六十年里,同为战争始作俑者的日本和德国在很多方面走过了相似的道路,但两国政府在反省战争罪责问题上却表现出极其明显的分歧 。战后,德国联邦政府利用一切机会真诚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忏悔和道歉 。1970年12月,勃兰特总理在华沙犹太人遇难者纪念碑前的惊人下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道歉” 。更难能可贵的是,德国政府对二战的反思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认罪、忏悔和道歉上 。在战争赔偿、战争纪念、历史教育等现实问题上也表现出极大的诚意:认真履行几十年的赔偿义务,向受害国和受害个人支付巨额赔偿金;1994年,德国议会通过《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禁止任何形式的纳粹思想宣传,严厉起诉新纳粹分子;十多年来,每年都在集中营旧址、各大战场、博物馆、西方盟军和苏联墓地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以警示世人 。在教育方面,规定历史教科书必须包含足够的纳粹行为的信息,教师必须充分解释纳粹专制的历史,尤其是集中营和大屠杀 。在日本,虽然很多二战老兵对自己的罪行深感后悔,但日本政府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日本教育部门多次修改历史教科书,不愿承认或反省其对东亚国家的侵略史实;日本法院多次判决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和赔偿的东亚国家受害者败诉;日本首相不断参拜靖国神社,并为被远东国际法庭判处死刑的7名甲级战犯立下“七英烈纪念碑” 。日本和德国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都遭受过战败国的经济和精神痛苦 。但为什么他们在反省战争的态度上表现出如此鲜明的对比呢?首先,战后两国对法西斯的清算程度不同 。战后初期,德国被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占领 。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四大国采取了严厉的制裁措施:举行纽伦堡审判,严惩纳粹战犯;大规模清洗纳粹,取缔纳粹领导机构和秘密警察、党卫军等秘密机构;重新划分德国边界;德国被迫支付巨额战争赔款 。1949年,分为两个国家 。四国的武装占领,领土面积的减少,巨大的赔偿负担,国家的长期分裂,迫使德国反思发动战争的沉重代价 。而日本则是在保留天皇制的前提下有条件投降 。日本控制的美国虽然主持了对法西斯的审判和制裁,但并不彻底 。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天皇根本没有被起诉,许多重要战犯因为“证据不足”而被释放 。在战争赔偿方面,美国拟定的赔偿金额与受害国遭受的损失和要求的金额相差甚远 。后来出于反共的战略考虑,美国放松了对日本的惩罚 。帝国政权得以保留,大量战犯得以免刑,只支付象征性的战争赔款 。这种待遇让日本无法感受到德国所遭受的刻骨铭心的战争痛苦 。其次,战后两国政权基础不同 。德国战败后,纳粹元凶希特勒自杀,纳粹德国的所有政府机构和武装力量被解散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都没有与纳粹部队有任何直接联系,许多政府首脑甚至是纳粹的受害者 。所以在战争责任等问题上,他们可以超脱,客观自省 。然而,在日本,作为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象征的天皇没有被推翻,政权一直被释放的战犯和军人控制
在欧洲,被德国侵略的邻国,如英国、法国、苏联、波兰、比利时等 。二战后迅速发展,占据了世界舆论的重要位置,从实力和声势上对德国形成了极大的威慑 。为了谋求发展,德国必须改善与邻国的关系 。实现这种和解,要求与前纳粹势力一刀两断,对之前的战争罪行进行彻底道歉,树立全新的国家形象 。与此同时,深受纳粹迫害的犹太人民密切关注德国的政治动态,长期组织专门机构调查、取证、起诉纳粹罪行,不断宣传纳粹杀害犹太人的罪行 。面对强大邻国的监督和舆论压力,德国政府也需要对战争进行深刻反思 。在远东,被日本侵略的国家大多刚刚获得民族独立 。他们国内问题复杂,经济实力不强,对日本的监督和威慑力相对较弱 。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受害国之间也没有真诚团结起来共同谴责日本的战争罪行 。
行,而是分别对日本采取了宽大为怀的政策 。这种宽容不但没使日本心存感激,反而助长了其傲慢自大的意识 。最后,两国的宗教和文化不同 。从宗教方面来说,德国人多信奉基督教,内心中存在较深的 “罪感意识”,故能够真诚地忏悔自己的罪行 。而日本人大都信奉神道教,缺乏基督教的“罪过文化”,也没有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故在反思历史方面较为迟钝 。从文化渊源方面来说,尽管德国具有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传统,一度助长和滋生了法西斯主义,但从根本上说,德国文化是欧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与欧洲文化相一致的自由、理性和科学精神 。这些精神有助于德国克服法西斯主义,认识到前人犯下的严重错误 。而日本人大都崇尚武士道精神,崇尚绝对忠诚、弱肉强食和优胜劣汰,对强者恭顺,对弱者强硬,不服输,不认罪 。“他们宁愿用一百个错误来遮盖一个错误,而不愿诚心诚意地承认和改正这个错误 。”这种宗教和文化的倾向,将日本不认罪、不忏悔的态度推向了极端 。事实上,对二战德军的讨论要正面得多,鲜有对二战日军的纯军事讨论,我认为原因有1、最重要也是最广为人知的是,德国已经从法理上彻底认罪,德国已经获得了包括以色列在内的所有国家的原谅;反观日本,发动战争的天皇得以善终,至今日本仍然对二战的罪行不承认 。2、30年代的德国已经是工业化的强国,相比之下,处于亚洲的日本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 。德国的对手,从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来看,无一不是工业国家,因此欧洲战场更多地具有了机械化、工业化的特征 。知道今日,整个世界尚且仍然处于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的阶段,二战欧洲战场的机械化战争经验至今仍然有借鉴价值 。而亚洲战场,战争更多地表现为步兵战斗、游击战、丛林战等形式,而且日本的对手,无论中国还是美英在亚洲的驻军都比较弱小,因此战争形式几乎表现为一面倒的格局 。这种一方占有绝对优势的战争,相比欧洲那种势均力敌的战争,可借鉴的较少3、二战日军是狂热的、种族主义的皇家私人军队,日军从上到下,都必须为种种骇人听闻、令人发指的罪行负责,而不仅仅是少数高级军官 。即使没有高级军官的教唆,从日军的本质来看,南京大屠杀仍然会发生,就像当年的旅顺大屠杀一样 。这是日本对中国的仇视本质决定的 。反观德军,除了盖世太保这样的特务机构,当年的德军是纯粹的职业军人,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这就决定了德军的战斗是纯粹的战斗,而不是像日军那样的种族屠杀 。至于集中营,那是特务机构的所为,和国防军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 。事实上,很多的资料都披露了,大量的德军将领都是极端反感种族屠杀的 。要知道,德军的大多数将领,都是深受普鲁士传统影响,从小在军校成长起来的 。他们就是纯粹的职业军人 。也因为这样,德军更多地被对手所尊重,无论巴顿对隆美尔的惺惺相惜还是苏军对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的推崇,都表明,真正的军人搏杀在战场,而不是对弱者的屠杀 。因此,今天,无论是欧美还是国内,还在谈论二战德军的种种,谈论一些经典战役、战斗,那是军人对军人的尊重 。但是日军,就永远被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战后的日本 是怎么样的现在很多人提到日本人就是一阵反感,这主要还是因为二战时期日本侵略中国而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日本振幅不承认二战中的侵华战争,也不承认二战中对中国作出残忍行径,所以很多中国人对于日本人是仇恨的但是大家有时候还是要将国家和个人分开的,一个国家的行动不代表这个国家内每个人的意愿,要怪只能怪当时的日本是在实行军国主义制度,所以很多时候根本是身不由己,很多日本人都是被政府逼着,或者是被骗到战场上去的,那么二战时期的日本人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呢?事实上,当初日本是准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所以他们其实透支了国力,组成了部队,准备了大量的食物已经不少的生活物资,若是短时间内打下了中国,自然就熬过去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打下中国,所以这些日本人就都惨了 。而在整个二战期间,日本本土还遭到了美国的燃烧弹轰炸和原子弹轰炸,所以国内损失很大,伤亡也很大,很多日本人都无家可归,只能一家子蜷缩在贫民窟中生活,一个小小的房间就要住下十多人,有的时候,地上的空间都不够睡在二战期间,日本石油消耗殆尽,政府号召老百姓们去山上挖松树根用来提取松油,补给不足的石油消耗,当时的山上几乎都被挖了个遍,生态被严重破坏,很多人家中的锅碗瓢盆都被搜刮走,送到军工厂中去熔化制造武器炮弹 。两颗原子弹总算是打破了日本高层心中的幻想,而事实上,当初美国在广岛投放原子弹的时候,日本政府就立刻封锁了消息,并且对外声称只是燃烧弹轰炸,所以其他的城市仍然在备战,抵御外敌,直到长崎又被轰炸,日本政府这次才不敢再强撑,只好投降 。天皇宣布投降后,还在外作战的日本军人也都成了俘虏,而当时的苏联将这些俘虏全都送到了西伯利亚去,在苏联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最后60万兵力只有将近40万的人回国,但是作为为帝国打过仗,又被敌国折磨的士兵,最后回到国内之后却是非常不受待见 。这些日军回到日本之后,政府也不管他们,很多日本军人为了生活,在街头拉车,或者是给美国士兵们擦皮鞋,日本政府将这些美国士兵当成座上宾,这些日本军人反而成了耻辱,所以很多在苏联熬过了寒冬,熬过了毒打的士兵,回到国内后没一两个月,就有数千人剖腹自杀了
德国如何看待二战 如何看待二战后的日本,日本对二战的态度

文章插图
如何看待二战后西欧日本和美国的关系二战后美国驻军日本和德国,为抵御苏联,日本和西欧各国需要美国 。战后欧日的经济发展,得益于美国的资金和市场,特别是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同美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密不可分 。在这一冷战大背景下,总的利益是一致的 。但也有例外 。比如法国为自身利益推行戴高乐主义,与美国在诸多问题上保持距离 。英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最初与美国也是不一致的 。在对华关系上,英法等西欧诸国,甚至日本,同美国都有分歧 。
二战时期后的日本是怎样从战败走向崛起的?二战后,美国为了加强在亚洲的影响力,制衡苏联、新中国的发展,急需在亚洲寻找一个强有力的军事同盟和代言人,在这种环境下日本显然是最适合不过的,首先日本在美国强大武力的占领下,并没有出现像中国那样持续不断激烈的反抗,其次日本有足够的实力替美国生产武器的实力,于是日美签订《日美安保条约》,虽然条约规定美国有权在日本国内及其周围地区驻扎海陆空三种军队,但这却让日本从一个被占领国摇身一变,成为了美国的战略伙伴 。那么日本又是如何从一个战败而被占领的国家重新崛起呢?这其实有一大部分靠的就是美国的功劳 。一、地理位置符合美国在亚洲的战略要求从地理位置上看,美国和亚洲隔着太平洋,一旦发生战争,美国从本土运送武器物资到亚洲大陆就会增加战争的成本,而亚洲版块的巨大利益又让美国无法放弃,那么美国只能寻求一个能够替美国生产武器等战略物资的军事工业生产基地,有两个国家可以选择,分别是日本和朝鲜,显然日本的条件更加优越一点 。首先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已经被剥夺了正常国家的防卫权,国防力量主要依附于美国,而且还经过美国等盟军的占领改造 。于是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建立了警察预备队,又强化了海上保安厅,而且重启了有防卫生产能力的企业,日本的军事工业重新复活,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复活与发展,例如机械、金属、化学等,日本的经济也开始重新运转 。二、美国的资金注入美国的军工订单再次唤醒了日本的重工业,而超过5700亿日元的注入,使得日本的经济重获新生,军工产业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日本的就业率迅速攀升,许多产业利润甚至超过了日本战败前,使得日本获得了国家再建的机会 。虽然说这种经济因素全靠美国所左右,但是这已经给日本重获新生获得了难得的机会 。当然日本重新崛起也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吉田茂,吉田茂深知日本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美国军备代工厂,那么必然走不长久,必须先发展经济,再发展军备,日本需要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又不能太过于投入武装力量建设,因为日本的国力早已在二战中被拖垮了 。吉田茂很聪明,他选择了将美国拖下水,提出了集体防卫的主张,就是要求美国与日本建立共同的防卫体制,在战败国的背景下,先让美国保障自己国家的安危 。当然美国也不是傻子,很快就和日本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条约中规定“日本应该逐渐承担起本国的防卫责任”,也就是说虽然我美国跟你共同防卫,但是你也要建立起自己的防卫武装力量,这样减小美国防卫的军事和经济负担,于是日本获得了充实军事力量的条件,反正没钱可以找美国援助 。在这种大环境下,日本有不少企业开始崛起,目前比较出名的就有新三菱重工、三菱日本重工、富士重工、三井造船等等 。
德国如何看待二战 如何看待二战后的日本,日本对二战的态度

文章插图
二战后,日本是如何从一个“被占领国”向一个“独立国家”转换?1950年,基于战争的需要,美国需一个强有力的日本来成为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同盟和后盾 。为此,在排除其他国家的情况下,美国与日本单独媾和签订了《日美安保条约》,日美同盟关系正式确立,《日美安保条约》的主要内容规定,美国有权在日本国内及其周围地区驻扎陆、海、空军 。这使得日本在形式上从一个被占领国开始向一个独立的国家转换 。一、日本很适合作为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工业生产基地从地理位置上看,美国本土和亚洲隔着太平洋,美国和亚洲的距离太远,如果因为战争的需要美国要把所有的武器从本土运过来成本太大也太不现实,为此,从本国的国家利益出发,美国需要在亚洲有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来维持他的战略需要 。日本作为一个二战战败国,被美国为首的盟军占领并改造,并被剥夺了作为一个正常国家所应有的战争权,国家的防卫几乎全依附于美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很适合作为美国在亚洲的强有力的军事工业生产基地 。为此日本在美国的指示下建立了警察预备队,强化海上保安厅,并重启有防卫生产能力的企业 。战败后全部被解体但仍然存在潜在的生产能力的日本旧军事工业以此为契机,公然开始复活 。二、大量资金注入,使原本气息奄奄的日本经济开始复活1950年-1955年,超过5700亿日元的特需资金注入,使原本气息奄奄的日本经济开始复活 。超过1000亿日元的滞货被一扫而空,产业界也因为特需和输出的增加而改变了一直以来的不景气状况 。因为和平条约的签订,使日本原本形式上的国家的独立走向了实质上的国家再建和国家自立的第一步 。军需材料的大量订单国内生产开始扩大,随着输出的急増,机械、金属、化学、木材加工等各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化学工业部门,达到了战后生产的最高产量 。重大企业的效益在“神武景气”当中得到了猛烈的增长,创造了战后利润的新纪录 。然而这种特需经济是被美国的战争政策和军事预算所左右的,不管投入了多少的资金,在适应这种订单生产的体制下,这只是日本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偶然外部因素,而且这种的发展模式极度不稳定 。在内容上来看,特需经济上直接兵器的生产方面90%以上是炮弹生产,对于经济的发展形势也是不全面的 。这和日本本身的防卫计划没有直接的关系 。三、吉田茂——引领日本走向先经济后军备的发展道路日本战后以来形成的一直影响到现在的国家防卫战略思想要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吉田茂 。吉田茂,1946年-1954年担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对战后日本初期的政治经济及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是他引领着日本走向先经济后军备的发展道路,奠定了日本独特的“寓军于民”军工体系的基础 。二战后初期的日本军备思想是在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在吉田茂国防战略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吉田茂的主张是既不同意非武装中立,也不赞成立即大规模重整军备 。吉田茂的国家安全战略是在依靠日美同盟关系来保障安全的主张及独立于美国的主张之间,在重视国民福利政策保障经济发展与要求发展军备之间,寻求折中的一种产物 。四、日本独特的“寓军于民”军工体系概括起来,吉田茂的战略思想包括三个方面:1,主张建立自卫武装;2,主张先经济后军备;3,主张集体防卫 。在武装还是非武装上,吉田茂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坚决反对非武装中立主义,支持自卫武装理论 。但是在武装力量的规模和速度上,是反对大规模重建军队的理论的 。在他看来,在经济和军事的关系上,经济是第一位的,军事是第二位的,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安定是建设军事力量的先决条件,军事为量的发展要适应国家经济力量的发展,不能超越经济的发展速度 。尤其是战后初期,日本的国力经过二战消耗殆尽,国内百废待兴,如果此时再加强军备的话会把这个国家拖跨 。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是与这个国家的经济是否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济上不能自立,依赖别人,那么它的独立和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应该循序渐进地随着国力的发展逐步增强国家的国防力量 。同时,集体防卫是吉田茂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当今世上任何国家都不能单靠自己的力量来保卫自己,共同防卫是世界上的共同观念 。日本的政治经济形势要求日本既不能大规模扩充军备,也不能搞武装中立,因而与美国建立共同的防卫体制,依靠美国的军事力量来保障国家的安全,是日本唯一的选择 。五、崭新的日本军工业,改头换面后以新的面孔出现1951年,日美签订《旧金山和约》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从此刻开始正式建立 。根据条约的规定,日本应该“逐渐承担起本国的防卫责任”,换句话说,美国允许日本充实军力来减轻美国的防卫负担 。1954年,日美签订《共同相互防卫援助协定》(MSA),然而这种同盟关系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关系,日本在接受美国提供的经济援助的同时,美国要求日本要扩大其防卫力量,以减轻美国的防卫压力 。为承担相应的防卫力量,1954年7月,日本更新了自卫队的航空部队设备,二战时期只有海军和陆军的部队在战后首次拥有了空军,为此海、陆、空三军军种的日本自卫队正式成立,自卫队的成立给了日本以增添武器装备、增强军事工业能力的契机 。于是在1957年,日本指定第一次防卫计划期间,每年的国防预算为国民收入所得的20%以下 。但这次仍然未摆脱美国的援助,大部分的装备依然依存于美国的援助,作为防卫力量自主基础的防卫产业自主发展还未完全形成 。军工生产的各企业已经开始由免费渐渐向付费转变了 。1958年,经团连防卫生产委员会、日本兵器工业会、日本航空工业会、GM协议会四团体共同组成防卫产业研究会,开始了技术的开发和产量化研究 。1954年到1959年防卫厅签订订单的前十位企业名单中,新三菱重工、川崎航空、三菱造船、富士重工、三菱日本重工、三井造船、川崎重工、日本石油、标准石油、石川岛播磨重工等崭新的日本军工业从战前重化学工业企业中抽离,改头换面后以新的面孔出现 。
【德国如何看待二战 如何看待二战后的日本,日本对二战的态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