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沟通反复说不清(工作汇报杂乱无章没要点?结构化思考力来拯救你!)

《结构化思考力》(李忠秋 著)读书笔记

去年董威董主任推荐了不少书给我们,读来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结构化思考力》,今天重读这本书,更是别有一番收获。只有思考清晰,才能表达有力。

为何要学习结构化思考力?回想一下,我们生活中是否存在以下问题:日常沟通反反复复说不清?问题思考毫无头绪难突破?工作汇报杂乱无章没要点?有人的地方就离不开沟通。在职场和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有清晰的思考和准确的表达。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部门主任,有天早晨,助理向你汇报:
“主任您好!刘经理来电说系统出现状况,他无法参加4点的会议了。小张说晚点开会没关系,明天开也可以,但最好别12点之前开。可是已经有人预定了明天的会议室,但星期五是空着的。办公室说王总明晚很晚才能从外地赶回来。我建议会议时间改在周五早上十点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听完她的汇报,你有什么感觉?你知道如何决策吗?
中国传统教育缺乏对思考力的专门训练,很多人面对问题时,思维不够清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如何才能做到“想清楚、说明白”?结构思考力可以成为你的利器!
结构思考力强调“先总后分”,并从多个侧面全面分析事物,充分运用了金字塔结构工具,综合了横向和纵向两种思维,是一种立体化思维。结构思考力具有三大阶段、五个步骤。
三大阶段是:基础、构思、演示;
五大步骤分别为:明确目标打基础,基于目标定主题,纵向结构分层次,横向结构选顺序,形象表达做演示。
日常沟通反复说不清(工作汇报杂乱无章没要点?结构化思考力来拯救你!)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结构思考力可有效提升日常工作中沟通汇报的效果。
回到上面我们提到的那个案例,现在给你3分钟时间思考(可以用手机定时),给助理提优化建议,使这段话的表达更清晰。请拿起笔,动手写下来。要求:将内容表达清楚,信息完整,且符合商务用语习惯。
【日常沟通反复说不清(工作汇报杂乱无章没要点?结构化思考力来拯救你!)】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索,运用结构思考力可以如何优化这段话的表达。下面四个问题,可以理清你的思路:
1. 先说结果还是先说原因?
2. 原因可以被分类吗?
3. 原因可以被概括吗?
4. 表达三个人的原因时可以按照什么顺序?
请以这几个问题的思路,再次优化你的答案。
参考答案:“主任,原定今天下午4点的会议可以改在周五上午10点开吗?这样临时有事的王总、刘经理和小张都可以参加,而且周五会议室也可以预定。”
这个答案便是有效运用结构思考力中金字塔结构的典型例子。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先说结果,下午4点会议改在周五上午10点。在商务沟通中,结论先行,有利于提高沟通效率。其次,原因可以被分为人和会议室两类:具体可以概括为参会人员周五时间方便,以及会议室周五可以预订。最后,在人的原因表述中,按照职务顺序排序,符合商务用语习惯。
通过上面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结构思考力的四个基本特点,也是金字塔原理的四个基本原则: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
结构思考力强调“先总后分”,先结论后原因,先框架后细节。这样可以让沟通对象迅速抓住我们所表达的中心主旨,利于理解和提升沟通效率。在表达中同时要注意,上下统一才能保证表达效果。而且,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才更有说服力。
结构思考力不仅可以应用在工作汇报沟通中,还可以用于产品介绍、日常沟通、文案写作等广泛场合。它不仅有利于我们“说清楚”,还有利于我们“听明白”。
工作和生活中,很多场景常常会接收到杂乱无章的信息。比如,你要给领导做一个大会发言的PPT。他通常会丢给你一堆资料和数据,然后将思路和观点零散地讲述给你听。这时,就需要充分发挥结构思考力的作用了。
如何在杂乱繁多的信息中识别关键点,理解他人的核心思想并表达清楚呢?可以试试结构化接收信息的三个步骤,如图所示:
第一步:识别事实、理由和结论;
第二步:找出对应关系,画出结构图;
第三步:一句话概括所有内容。
这三个步骤是一个自下而上思考分析的过程。
如何判断哪些观点是结论?
1)结论的指示词:因此、由此可知、显示出、告诉我们、所以、这证明、重点是、实质是等。
2)结论的重点位置:标题或段落的开头、结尾。
3)如果在原文找不到明显的结论,可以试着问一问“所以呢?“
如何判断哪些观点是支持结论的理由?
1)理由的提示词:由于、鉴于、因为这个事实、调查显示、有以下材料支撑、第一、第二、第三等。
2)如果看不到指示词,可以问一问“为什么?”像剥洋葱一样,找到最核心的原因。
如何判断结论的合理性?
1)事实或数据是否真实?
2)事实或数据是否可以支撑相应理由,并得出最终结论?
如何一句话概括主题?可以尝试运用以下万能公式:在____的基础上,从 ____,____,____,N个方面,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是前提或者序言,“N个方面”是目录或者理由,而“说明了”是结论。举个例子,“在前期电话沟通基础上,今天我想从员工需求、业务部门需求和公司愿景三个方面,与您进一步面谈讨论职工书屋建设方案”。
总之,运用结构化接收信息的三步骤,利于理清思路、有效表达。


动动脑一起思考、行动:
请回想一下,在你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沟通或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因为自己思考不清楚或表达不清晰,导致他人迷惑甚至误解,最终场面有点尴尬或搞笑的情形? 可以怎么改进?在群里分享下你的案例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