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语录1~39

心学语录 1
【原文】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
【释义】心学讲天理和良知,天理即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它在儒家叫仁,在道家叫道,在佛家叫佛,在基督教叫上帝。人欲是指不恰当的欲望,贪嗔痴慢疑。天理和良知是用来警醒自己的,若用在他人身上即是骂人。
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如果断章取义看“灭人欲”三个字很吓人,他老人家接下来的解析是“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可见理学宗师的话是很有哲理的,不过被后世断章取义妖魔化了。翻遍王阳明的《传习录》,没有“灭人欲”,取而代之的是“去人欲”,“去人欲”是做减法,把太多太多不恰当的欲望,减去减去再减去,回归于中正。


心学语录 2
【原文】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释义】在心学里,知与行是一体的,合一的,即知行合一,只是两个字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就像硬币的一体两面。


心学语录 3
【原文】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如此才是真知,即是行矣。


心学语录 4
【原文】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释义】“事上磨”是心学很关键的功夫,“磨”字用得很恰当,有磨练、打磨的意思,磨不是一步到位,不能一步登天,它有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如“逝者如斯夫”的“川流不息”,永不停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精进,苟能如此,假以时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结果。“事上磨”有点像时下流行的“一万小时定律”或持续的“刻意训练”。


心学语录 5
【原文】吾辈用力,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心学语录 6
【原文】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
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
【释义】阳明给初学徒弟的建议是静坐冥想,冥想只是方便法门,达到一定水平,他就要求超越冥想了。


心学语录 7
【原文】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祭义》


心学语录 8
【原文】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心学语录 9
【原文】凡今天下之论议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警惕修省进德之地矣。昔人谓“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师又可恶乎?
【译文】凡是现在议论我的世人,若存在有益于我的言论,那他们就是在跟我切磋磨砺,那么对我来说无非是更加警惕反省自己、增进品德的地方。荀子说“攻吾之短者是吾师”,老师还有什么可恶的吗?


心学语录 10
【原文】知痛必已自痛;知寒必已自寒;知饥必已自饥;知孝必已自孝。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心学语录 11
【原文】只存得此心常见在 ,便是学。过去与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释义】只要经常存养本心,保持正念,就是学。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未来的事,想它有什么意义呢?只不过是放纵本心而已。现在很热的词汇叫“活在当下”,保持正念,保持对自己的觉察,看到就是疗愈。


心学语录 12
【原文】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
【释义】心学身物圆融,你来看花,花的颜色形状便清楚明白;你不来看花,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寄。


心学语录 13
【原文】或因人请问,各随分量而说,亦不肯多道,恐人专求之言语,故曰‘予欲无言’。
【释义】孔子是位因材施教的好老师,阳明也是,不同学生问同样的问题,他们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根据对方的能力、性格、状态等给与最切合对方的答案。而答案不在于语言,而是语言背后的那个“道”。


心学语录 14
【原文】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
译文:我王阳明自己去穷格竹子,从早到晚格不出理来,到了第七天,也劳思成疾。后来到贵州龙场待了三年,才恍然大悟,原来天下的事物本来就没有可以格的;所谓的格物,只要在自心上去格。决然认为人人都可以做到圣人,如此自然有人生追求的目标,有自我担当。
【释义】这是著名的阳明格竹的故事,为了去求证朱熹的“万事万物莫不有理”。钱同学不眠不休格竹三天累倒,阳明坚持了七天也劳思成疾,而竹子的理依然无影无踪。虽然格竹失败,却可见阳明是一位行动力、执行力、毅力、耐力超强的人,且证明了此路不通,他把格万事万物转向格自心,便豁然开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阳明看来,世事繁复如何能洞明,能洞明的是此心;人情杂乱如何能练达,能练达的是此心。


心学语录 15
【原文】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织介 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译文】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个‘傲’字。为子傲必不孝,为臣傲必不忠,为父傲必不慈,为友傲必不信。人心本就是天理,原就是精精明明的,要想让它不被污染,只要一个‘无我’也就够了;胸中切不可‘有我’,有我即是傲。先贤圣人的许多优点,也只是因为‘无我’而已,无我便能谦虚。谦乃万善之基,傲乃万恶之首。


心学语录 16
【原文】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释义】人只要踏实用功,不论别人如何诽谤和侮辱,依然会处处受益,处处是德行日进的资源;若不用功,别人的诽谤和侮辱就会成为魔障,终究会被它累垮。过关斩将,遇魔破魔,如同玩游戏打怪晋级。


心学语录 17
【原文】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
【译文】 诸位只要经常怀着一个‘逃遁世事不觉困顿,不被肯定也不苦闷’的心,依照自己的良知去做,不在乎别人的嘲笑、诽谤、称誉、侮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要良知做我内心的主宰,时间久了,自会感到有力,也自然不会被外面的任何事情所动摇。


心学语录 18
【原文】一友常易动气责人。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当责辨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释义】一个朋友经常容易生气责备别人。先生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是一味地指责别人,那就会只看见别人的毛病,看不见自己的短处。若能返身自省,才能发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呢?你今后只要不去议论别人的是非,每当想要责人或与人争辩的时候,就把这种念头当做自己的一大私欲来克除才行。


心学语录 19
【原文】有一学者病目,戚戚甚忧。先生曰:“尔乃贵目贱心!”
九川卧病虔州。 先生云:“病物亦难格,觉得如何?”对曰:“功夫甚难。” 先生曰:“常快活便是功夫。”
【译文】 一学生眼睛有病,整日忧愁不堪。阳明说:“你这是重视眼睛,不重视内心”
陈九川于虔州卧病在床。 先生说:“疾病很难格正,你感觉呢?” 九川说:“这个功夫确实很难。” 先生说:“只要经常保持身心愉悦,就是功夫。”
【释义】这两则故事可以看出阳明对疾病的态度,无论如何,君子不改其乐。他天天不厌其烦地跟学生讲致良知,知行合一,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事上磨炼,遇上事情时,正是考究功夫的时候,俞是艰难处,俞是修心时。


心学语录 20
《中庸》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


心学语录 21
【原文】先生曰:“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己,皆是病发。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不可便怀鄙薄之心,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
【译文】 先生又说:“凡是朋友质疑刁难,即便很浅近粗疏,你如果想因而显才扬己,都是毛病在发作。只有对症下药才行,不可因此而怀有轻视别人的心,否则就不是君子与人为善的心了。”


心学语录 22
【原文】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
【释义】六祖慧能有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的偈是在神秀大师的基础上改写的“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到底是“明镜亦非台”,还是“心如明镜台”?如果你是六祖或有六祖的水平,就是前者,那可是一千多年来只有一位六祖。如果没有六祖的水平,阳明说“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还是踏踏实实学习神秀大师“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心学语录 23
【原文】圣人何等宽洪包含气象。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
【释义】这里的圣人是指孔子,孔子的胸怀何期宽广博大,他是因材施教的好老师,依着弟子的性格特点来成就他。狂者进取,有崇高目标;狷者有所不为,有道德底线。阳明十分赞同因材施教,也是如此实行的,他的话是“因病而药”,“因人请问,随其分量而说”。


心学语录 24
【原文】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译文】圣人的心犹如明镜,只因为它很明亮,使它感而必应,无物不照,先前所照的物象不可能还在镜子里,没有照过的物象也不可能预先出现在镜子上。
【释义】水平如镜时,能清晰映照外物;当心足够平静,没有杂念时,它也能够随外物而清晰准确地感应,无物不照,并且不滞于物,学诚法师说“事来则应,事去不留”。


心学语录 25
【原文】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唯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译文】只怕镜子不明亮,不怕有物不能照。探究事物的变化,与镜子照物的道理是相同的,然而学者必须先下工夫使自己的心如明镜。对于学者来说,只怕自己的心不能明亮如镜,而不用怕明镜一样的心不能穷尽事物的变化。”
【释义】世间万事万物何期纷繁、何期杂乱,我们能完全整明白吗?把自己整明白,把自己那颗心整明白,世间万事万物也就明白了。


心学语录 26
‘【原文】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倘若有一物失其所,即为我的仁还有不完善处。
【释义】仁,是孔子/儒家追求的最高目标,也就是道家的道,佛家的佛(觉悟),王阳明的天理和良知。真正的仁者,可以跟天地万物,不管好坏美丑,都能结合在一起。大地无私,不因污秽而不承载。如果跟某一事物不能结合,就没有达到真正的仁。


心学语录 27
【原文】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
【译文】体用是同一源头的,有什么样的“体”,就有什么样的“用”,任何喜怒哀乐等情绪还没有发生的时候,这种状态叫“中”,情绪的生发符合节制叫“和”,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
【释义】古代思想喜欢讨论“体用”,如清朝魏源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就是事物的本质,用就是事物的功用,此外还有一个“像”,就是事物呈现出来的现象。“体用像”是一体的。


心学语录 28
【原文】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
【译文】自省觉察克己的功夫,无时无刻不能间断,对于不恰当的欲望(人欲),如贪嗔痴慢疑,好比铲除盗贼,要有一个彻底清除的决心。
【释义】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六时书、单环反思、双环反思有助于对自己身语意的觉察和反思。


心学语录 29
【原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释义】剿灭山中之贼,相对比较容易的,为什么呢?因为山中之贼摆在明面上,他们的活动地点,活动时间,穿着打扮,语言习惯,活动规律是很容易分清的,我们只要发现贼情,狠追猛打,就可以很快解决贼寇。
但是如果要想解决自己内心之贼的问题就比较难了,因为内心之贼经常和我们的情绪,思想,念头混在一起,对对错错,鱼龙混杂,有时候我们很难辨别清楚,到底哪些想法是正常的?哪些念头是错误的?很多时候我们的思想念头和各种情绪会以习气的形式很快的流露出来,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去观察和发现到这些贼心,再用功夫克服,我们就很难把它们揪出来,消灭掉,我们自己也很难进步。


心学语录 30
【原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释义】立志,简单的道理,这个有点被说滥了,似乎很假大空,可有可无,非也,它偏偏是内在的能量源,如同可以成长为参天大树的种子,种子的力量不可思议。志者,成士之心,阳明的志是“读书(成)为圣贤”,他做到了;菩萨的志是“上求佛法,下化众生”,千百年来,即使末法年代,依然香火不绝。志向,用现在热门的词汇是愿景、目标、人生目标,在山穷水尽、迷茫困惑之时,在很想放弃之时,它就是那颗心中的北极星,在头顶指引着自己方向。你能登多高的山,你能走多远的路,其实取决于你的目标和梦想。


【心学语录1~39】心学语录31
【原文】‘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
【译文】‘惟一’是‘惟精’的主意,‘惟精’是‘惟一’的功夫;并不是‘惟精’之外又有‘惟一’。
【释义】
阳明跟弟子很深入地讨论“主意”和“功夫”,从字面理解“主意”就是主要的意思、中心思想,此处是指愿景和目标,功夫就是方法和行动或执行力。主意功夫是一体的,即是目标行动是一体的,一旦分离就没意义了。阳明举了一个例子: ‘精’字偏旁是‘米’,姑且用米来打个比方:要让米干净洁白,这便是‘惟一’的意思;但是如果没有舂簸筛拣这些“惟精”的功夫,米就不能干净洁白。舂簸筛拣是‘惟精’的功夫,但也不过是为了让米干净洁白而已。


心学语录 32
【原文】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译文】 克己一定要彻底清除干净,一丝一毫私欲不留存才行;有一点私欲存在,那么各种各样的罪恶便会接踵而至。
【释义】种子的力量不可思议。


心学语录 33
【原文】 唐诩 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 ,只是志到熟处。”
【译文】 唐诩问:“立志就是心中常存一个善念,就是要行善去恶吗?” 先生说:“善念存在心中,就是天理。这个意念就是善,还去想别的什么善呢?这个意念不是恶,还要除去什么恶呢?这个意念就像树的根芽,立志的人永远确立这个善念。‘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志向达到纯熟的程度了。”
【释义】《少有人走的路》说:部分的自律能解决部分的人生问题,全面的自律能解决所有的人生问题。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达到了全面的自律,阳明说的志向纯熟的状态。


心学语录34
【原文】 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 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译文】 徐爱说:“人心犹如镜子,圣人的心似明亮的镜子,普通人的心似锈蚀的昏镜。朱熹的‘格物’学说,如同用镜子照物体,只在照上下工夫,而不明白镜子还是昏暗的,怎么能照清楚呢?先生的‘格物’学说,好比是打磨镜子使之变得明亮,在打磨镜子上下功夫,镜子光亮之后,是不会耽误照的。”
【释义】徐爱字曰仁,是王阳明的弟子,同时也是他的妹夫。格,可以理解为学习和研究,朱熹的理学对外去格万事万物,徐爱比喻为照上下功夫;王阳明的心学强调对内去格自己的内心,徐爱比喻为打磨镜子使之明亮,明亮的镜子自然“物来顺应,无物不照”。六祖慧能四宏愿有两句“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尽誓愿断”都是强调对内对自心用功。从《传习录》可以看出王阳明对朱熹大部分情况是认同的,宗师级别的惺惺相惜,用80/20原则打个比喻,阳明对朱熹学说80%的部分是认同的,20%的部分否定和纠正。不管理学的朱熹,还是心学的王阳明,都是希望自己能指引世人走上正路,他们就像两艘船的船长,引领众生渡河,而世人自己学偏了,去赖理学不好,全盘否定朱熹,到底是谁之错?


心学语录35
【原文】 问:“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克己工夫?”
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
【译文】 陆澄问:“《大学》中说‘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对天理私欲还没有彻底认识,怎么能用克己功夫呢?”
先生说:“人若时时告诫自己不断用功,那么他对理的精微认识就会一天比一天深刻,对私欲的细微处认识也一天比一天透彻。如果不在克己上下功夫,整天只是说说而已,终究不会认识清楚天理和私欲。这就像人走路一样,走了一段才能认识一段,走到岔路口时,有疑惑就问,问了再走,才能渐渐到达目的地。今天的人们对已认识到的天理不肯存养,对已知晓到的私欲不肯去除,只在那一味忧愁不能完全认识天理人欲,只知道空谈,有什么用处呢?其实只要去克己至无私欲可克,再去忧愁自己不能尽知也不迟。”


心学语录 36
【原文】 朋友观书,多有摘议晦庵者。
先生曰:“是有心求异,即不是。吾说与晦庵时有不同者,为入门下手处有毫厘千里之分,不得不辩。然吾之心与晦庵之心,未尝异也。若其余文义解得明当处,如何动得一字?”
【译文】 朋友们在一起看书,经常批评、议论朱熹。 先生说:“如此吹毛求疵,是不对的。我的学说和朱熹时有不同,主要是在学问的入门功夫方面有毫厘千里之别,不能不分辨清楚。然而,我的心和朱熹的未尝不同。如果朱熹对文义解释的清晰精确之处,我又怎能改动一个字呢?”
【释义】朱熹号晦庵。真正的高手之间是互相敬重惺惺相惜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阳明对朱熹的态度是肯定大于否定的。曾经王阳明有独孤求败的感叹,朱熹还算有资格可以跟他切磋。


心学语录37
【原文】人只要成就自家心体,则用在其中,自然无施不可。如‘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 ,皆是‘不器’。此惟养得心体正者能之。
【译文】人只要能成就自己的心体,那么用就包含在其中了(体用一原),自然是做什么都顺遂。《中庸》中说的‘身处富贵就做富贵时能做的事,身处患难就做患难中能做的事’,都属于‘不器’。这些只有把心体修养得纯正的人方可做到。
【释义】在《论语》里有一个故事,子贡算是孔门继颜回之下最厉害的弟子,有一次他请求老师点评,孔子说“你是大器之才”(器也),子贡非常开心,得到老师这么高的评价。孰不知孔子的更高境界是“君子不器”。器,大概就是一种固定的物体,只有一种功用,不器,则是含有任何功用的潜质,含摄一切的可能性。不器背后的心体是天理,是良知,是仁,是佛,是道,是上帝。


心学语录38
【原文】问:“荀子云‘养心莫善于诚’,先儒非之 ,何也?” 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为非。诚字有以功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工夫。《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荀子之言固多病,然不可一例吹毛求疵。大凡看人言语,若先有个意见,便有过当处。
【译文】问:“荀子说‘养心最好的办法是思诚’,程子不以为然,为什么?” 先生说:“这也不能就认为不对。对于‘诚’字,有从功夫上来理解的。诚是心的本体,求得恢复心体的功夫,就是思诚的功夫。《大学》中说‘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荀子的话固然有语病,但不要吹毛求疵。看别人的学说,如果先对他有了成见,肯定就会有不公正之处。
【释义】有些人什么都否定,说国学没用,成功学没用,读书没用,在他心中似乎什么都没有用,这种人缺乏敬畏之心,缺少一个“诚”。总是批判,没有建设,总是指出别人的错误,又给不出建设性的意见,这种吹毛求疵的垃圾人。


心学语录 39
【原文】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 。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
【译文】学、问、思、辨、行都是学习的步骤,没有学而不行的。比如说学习孝顺,则必须服劳奉养,躬行孝道,这才能说他没白学。难道只是夸夸其谈、空口说说,就说他孝道学得很好了?学射箭就必须张弓搭箭,拉满弓以命中目标;学写字,就必须备好笔墨纸砚。天底下的学问,没有不实践就可以说自己学会了的,学习开始就是行。笃,就是敦厚笃实的意思。已经去行,并且敦笃地行,就是说时时刻刻不间断地践行。
【释义】孙中山写的中山大学校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中庸》。学问思辨行五件事,在阳明看来是合一的,通通指归一个“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