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效应|《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下)(场景创作)

《质量效应|《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下)(场景创作)
文章图片



各位读者老爷大家好,我来继续填坑了。本篇是《质量效应:仙女座》(以下简称“《仙女座》”)叙事问题解析的最后一篇。


正如中篇所说,本篇将探讨电影化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白”到底该怎么写。但当我整理完大纲之后,发现本篇已经不仅局限于“可听”的对白,还涉及了视觉化表达的“动作”和对场景的节奏感把控。因此将副标题更改为更确切的“场景篇”,以期带领大家一窥剧情的基本组成单位:场景的创作手法。


前文回顾:
《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沦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上):叙事结构

《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中):角色塑造


文本与潜文本


在正式开始探讨之前,我想请大家先回想一下我们在上一篇提过的、在欣赏故事时会有的“上帝体验”:我们能透过角色的一举一动、一字一句看穿他们的内心。而我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角色的选择揭露了他们真正想要什么(核心欲望)、是个怎么样的人(性格真相)。


而这正体现了生活的两重性:一切事物都至少存在两个层面,一个是感官表面:画面、声音、活动和言谈。另一个是内心世界:性格、思考、反应与欲望。


而这一切在表层感官世界之下的东西,都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展现给读者或观众,以达成上述所说的“上帝体验”。这也就要求作者在创造的时候时刻牢记:他必须同时展现感官世界和内心世界两个层次;他必须用一个逼真的面具将真理遮盖,将人物的真实思想和情感隐藏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之后。而这就是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提出的“潜文本”理论:


文本是指一部艺术作品的感官表面。就电影而言,是指银幕上的影像以及对白、音乐和音响效果的声带。是我们所看见的东西,我们所听见的东西、人物所说的话以及人物所做的事情。潜文本是指在那一表面之下的生活——被行为隐藏的已知和未知的思想和情感。


可以说创作的一大忌讳,便是将人物最深层的思想和情感完全表达于他们的言谈举止之中——将潜文本直接写在文本上。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一书中就给出了一个非常恰当的例子:


例如,如果有人写出这样的东西:烛光餐桌旁,俊男美女相对而坐,水晶酒杯晶莹剔透,四目闪烁,犹如露珠。柔和的晚风轻撩窗帘,肖邦的小夜曲在背景中回荡。这一对恋人隔着餐桌,互相抓住对方的手,四目相对,眉眼传情,喃喃低诉:“我爱你,我爱你……”而且说的还都是心里话。这是一个无法表演的场景,将会像一只过街老鼠一样必死无疑。它之所以无法表演,是因为它没有内心活动,没有潜文本,因为它没有什么东西可供表演。


那么该怎么写一个爱情场景呢?让两个人去换汽车轮胎,把这个场景写成一个教你如何处理爆胎问题的教科书。让所有的对白和动作都是关于千斤顶、扳手、毂盖和螺母的:“把那个递给我一下,成吗?”“当心!”“别弄脏你的手。”“让我来……哦哟。”演员们将会演绎场景的真正动作,让他们完全从内心把那种浪漫之情活生生地表现出来。当他们四目相接,火花飞迸时,我们将会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那种感觉在演员不言而喻的思想和情感之中。当我们看透表面之后,我们将会带着会心的笑,舒展地靠在椅背上:“瞧瞧,他们哪是在换汽车轮胎啊?哥有情妹有意,他们算是对上眼了。


由此可见,当一个场景平淡无味时,问题往往并不是出在对白本身的文笔低劣或者缺乏幽默,而是出在其行动上;并不是出在人物表面的言谈举止上,而是出在他们隐藏在面具下的内心活动上。


因此,当我们分析一个有缺陷的场景时,就需要将文本与潜文本分割开来。


场景、节拍与节奏


如同上文所说,为了找出一个场景失败的原因,整体必须被拆解为部分。但除了“文本与潜文本”这种拆分方法,还有另一种用来分析故事节奏问题的拆分方式:“节拍”。然而在介绍“节拍”的概念之前,我们得先来定义一下场景是什么:


场景是在某一相对连续的时空中,通过冲突表现出来的一段动作,这段动作至少在一个重要程度可以感知的价值层面上,使人物生活中负荷着价值的情境发生转折。理想的场景即是一个故事事件。——罗伯特·麦基《故事》


其中“事件”是场景最为至关重要的要素,这意味着必须有什么东西被改变。如果角色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但从场景的开始到场景的结束毫无变化、也没有发生任何足以改变其价值的事,那么这一事件只能称为非事件。因此作者在创造场景时必须时刻自问:在这个场景中产生的变化是什么?被押上台面的价值是什么?爱情?真理?还是别的什么?场景开头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到了场景结尾又是怎样?如果开头结尾完全一致,那么你就该好好考虑下这个场景存在的必要性了。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来看一个例子:在《星球大战:西斯的复仇》中帕德梅为了确认安纳金的状况来到了穆斯塔法,并与安纳金展开了一系列对话。这个场景中,被押上台面的价值是帕德梅与安纳金的爱情。在场景开头处,帕德梅心存怀疑,但仍旧不相信安纳金已经堕落,是略偏向负面的。而在场景结尾,暴怒的安纳金对帕德梅施加暴力,两人的关系走向破裂,是极负面的。


《质量效应|《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下)(场景创作)
文章图片



说完了场景,我们终于可以说回正题:节拍。节拍是“动作/反应”的交替,是故事中可被拆分的最小单位。在这样“动作/反应”的重复中,剧情逐渐向前推进,构成整个场景。一个设计拙劣的场景中任何瑕疵都会表现在这些行为的交流之中。为了找出一个场景失败的原因,整体必须被拆解为部分。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中我们曾经提到过:任何故事都可以被概括为“主角为了一个目标做了XX,最后他实现了这个目标或者没有”。主角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阻止TA实现目标的对抗力量,克服种种困难的过程,是故事的温床。很多场景就是以角色遭遇意外和困难为中心展开的。而故事的最小单位:“节拍”也应符合这一理论,即:角色的每个行动应尽量遇到意外或者困难。


因为任何故事中的许多动作都或多或少在预料之中。爱情故事中的爱人总要见面,惊悚片中的侦探总要发现犯罪,教育情节中的主人公生活总要坠入低谷。这些及其他常见的动作都是众所周知的,并在观众的预期之中。因此只有在每个节拍中都加入阻碍,故事才会保持一个较为适宜的节奏从而带动观众的心,而不是如同一潭死水一般毫无波澜。


我们继续用前文提到的“帕德梅与安纳金的决裂”来举例,深入拆解每一个节拍。看看这个令人心碎的场景是怎样创造阻碍、把控节奏的。


《质量效应|《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下)(场景创作)
文章图片



场景开始:


拥抱/拥抱:安纳金和帕德梅跑向彼此,紧紧拥抱。——展示二人的亲密关系。


问询/担心:安纳金问帕德梅为什么来。帕德梅表达担心。——安纳金显然没想到帕德梅会来这里,也没想到帕德梅会这么快就知道他干了什么。


确认/转移话题:帕德梅想确认欧比旺说的是不是真的。安纳金指责欧比旺挑拨离间。——帕德梅期望的答案是安纳金的否认,可是安纳金转而开始指责欧比旺。


说服/无声的拒绝:帕德梅试图说服安纳金相信欧比旺的关心。安纳金沉默。——安纳金对欧比旺十分抵触,这又是帕德梅没想到的。


让步的尝试/有声的拒绝:帕德梅转换话题,开始劝说安纳金和她离开。安纳金出言反驳。——帕德梅试图缓和气氛,她期望安纳金能同意她的邀请,然而又一次碰了钉子。


蛊惑/拒绝:安纳金邀请帕德梅与他一起统治银河系,帕德梅不敢置信。——帕德梅不敢相信安纳金变了,但帕德梅给的反应也不是安纳金所期望的。


指控/威胁:帕德梅说安纳金变了,安纳金默认并命令帕德梅不许跟他作对。——安纳金用两人的爱情威胁帕德梅服从他,矛盾进一步扩大,尽管这是两人都不希望的。


绝望的尝试/转移怒火:帕德梅感到绝望,表示再这样下去两人关系即将破裂,但仍旧尝试再一次劝说安纳金。安纳金则继续将责任转移到欧比旺身上。——帕德梅最后的尝试仍旧没得到想要的结果。


强烈指责/绝望地否认:欧比旺出现,安纳金暴怒并指责帕德梅是骗子。帕德梅否认。——转折点:欧比旺的出现完全出乎帕德梅和安纳金的意料之外。他的到来使得帕德梅面对暴怒的安纳金有口难辩,矛盾完全激化,再也无法收拾。


诉诸暴力/彻底崩溃:安纳金掐住了帕德梅的脖子,帕德梅绝望地晕倒。——结局:安纳金从口头上的恶劣质变成行为上的恶劣(对孕妇施加暴力),帕德梅的晕倒标志着彻底的绝望。两人的关系已经无法挽回。


《质量效应|《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下)(场景创作)
文章图片



回顾以上所有节拍中的动作和反应:拥抱/拥抱、问询/担心、确认/转移话题、说服/无声的拒绝、让步的尝试/有声的拒绝、蛊惑/拒绝、指控/威胁、绝望的尝试/转移怒火、强烈指责/绝望地否认、诉诸暴力/彻底崩溃。


尽管其间有数次缓和气氛的尝试,但整体的力度仍旧是由弱变强的。帕德梅和安纳金两人的“主动/被动”关系数次掉转,交替作出行动,表明了两人都希望能维持他们的爱情。然而一次次出乎意料的反应让他们两人的关系不可避免地越拉越远。观众经由这一系列“动作/反应”,见证了从一开始紧密相拥到对怀孕的恋人大打出手的全过程,与两人关系彻底破裂的结局。


场景的实例分析


行文至此,相比大家已经对我们要使用的理论工具有了基本的了解,可以正式地分析《仙女座》的场景哪儿有问题了。之前我喷过“跟盖拉斯一比同样以‘尬甜’为卖点的维特拉简直被秒成渣”之类的话对吧?这次我们就以这二位的浪漫场景为案例,做一个详细的场景分析。看看这套“动作/反应”、“对白/潜文本”理论是怎么完美解释为什么盖拉斯的尴尬收获了一票粉丝的心,而维特拉就一言难尽了。


为了让大家能对潜文本的影响之大有更直观的体会,强烈推荐各位先看一遍游戏视频。如果实在不能看视频,可以先点开防剧透看文字剧本,再看我添加的潜文本。


那么先来看《质量效应2》盖拉斯的:


《质量效应|《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下)(场景创作)
文章图片



视频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0240828/?p=73


文字剧本:


(薛帕德从浴室走出来,看见盖拉斯站在门口)


盖拉斯:(举起酒瓶)嘿,我带酒来了。一个义警能买得起的最好的


薛帕德:(笑而不语)


(盖拉斯一路小跑打开了音乐播放器,放了一首剧毒的迷幻蹦迪曲)


薛帕德:(摇了摇头,走向盖拉斯)


盖拉斯:(尴尬)呃,如果你是突锐人,我就会称赞你的头冠和腰。所以…你的,呃,头发…看起来不错。你的腰…非常结实。


薛帕德:(继续笑而不语)


盖拉斯:希望这在人类文化里没有冒犯的意思……该死,我就知道我应该看那个录像。你也说点什么啊薛帕德!


薛帕德:(笑)淡定,盖拉斯。你说太多了,也担心太多了。(关掉音乐,转向盖拉斯)


盖拉斯:(看着薛帕德)我……我只是见过太多搞砸的东西了。我在C-Sec的工作、席多尼斯的事……


薛帕德:(沉默地注视)


盖拉斯:我只是想把事情做对、就一次,就……


(薛帕德无言地抚摸盖拉斯受伤的脸颊,两人额头相触,结束)


然后是《仙女座》维特拉的:


《质量效应|《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下)(场景创作)
文章图片



视频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9431452



文字剧本:


维特拉:莱德,你现在忙吗?我有一个惊喜要给你。


(转黑,维特拉让紧闭双眼的莱德坐在桌子前)


维特拉:这边,小心点。


莱德:我现在可以睁开眼睛了吗?


维特拉:好了好了,再等一下下……睁开吧。


莱德:(困惑地看向四周,发现面前有一份焦黑的牛排)


维特拉:(开心)惊喜!


莱德:(困惑)……我不明白?


维特拉:(失落)我…我以为这挺明显的。这是个烛光晚餐啊。这是我自己做的,一份肉排,牛排。


莱德:(继续困惑)地球牛排?


维特拉:(茫然)包装上面只写了牛排……这很重要吗?


莱德:(尴尬)呃、我不知道这东西吃起来安不安全,维特拉。


维特拉:如果你在担心细菌的问题,我很确定它消过毒了。(沉默片刻,低落)…不过可能里面还是冻着的,我从没做过人类的食物。


莱德:(沉默)


维特拉:(叹气,沮丧)别管这个了,我想这根本行不通…(逐渐激动)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有多么感激你。这次旅程花了几个世纪的时间,但我们现在终于看到方向了,都是因为你。你关心我妹妹、关心我。只是我,而不是因为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我爱你。(继续沮丧)我只不想搞砸它…我以为…


(莱德走向维特拉,拥抱她)


莱德:(安慰)你没搞砸,想搞砸这个可不容易。


维特拉:真的吗?


莱德:因为我也爱你。


维特拉:(微笑)我想我知道该怎么补偿你了。


(两人拥吻,结束)


现在大家应该可以意识到,这两个场景有着极高的相似性:事件都是围绕着异种族恋爱关系展开的;都是外星人主动;都遭遇了文化冲击;外星人都不太擅长应付这种场合;都气氛一度十分尴尬;但都有好结果。


我知道你们现在心里可能有很多想法,但都请先深呼吸,暂时压一压。跟着我用之前提过的“文本/潜文本”和“动作/反应”逐个节拍地拆解场景并分析。废话不多说,还是先从盖拉斯开始:


场景分析:


(薛帕德从浴室走出来,看见盖拉斯站在门口)


节拍1 破冰/看戏


盖拉斯:(举起酒瓶)嘿,我带酒来了。一个义警能买得起的最好的。潜文本:(搭讪&表达重视)我需要个借口(和酒精)。而且我很重视这次约会


薛帕德:(笑而不语) 潜文本:(调侃)你挺积极的嘛


此节拍奠定了前面大部分场景的主要基调。这两人本来是约好了做一些“剧烈运动”“释放一下压力”,但盖拉斯一开场就是这种跟老友约酒一样的台词和尴尬的语气暴露了他在男女关系方面的经验不足,也让薛帕德直接进入了吃瓜看戏模式。


节拍2 无言的邀请/留有余地的回绝


(盖拉斯一路小跑打开了音乐播放器,放了一首剧毒的迷幻蹦迪曲) 潜文本:有气氛了吧?你懂了吧?


薛帕德:(摇了摇头,走向盖拉斯) 潜文本:(无语,拉近两人距离)你没救了,但不知道为啥我觉得你还挺可爱的


盖拉斯一开始试图只用肢体语言达成目的,但是因为太蠢产生了反效果。薛帕德无奈的同时也觉得好笑,这造就了她略显矛盾的反应:先摇头表示拒绝,又走近盖拉斯表示她仍旧有兴趣。


节拍3 赞美/看戏


盖拉斯:(尴尬)呃,如果你是突锐人,我就会称赞你的头冠和腰。潜文本:(提前找借口)我不懂人类怎么把妹,您还多担待哈


盖拉斯:所以…你的,呃,头发…看起来不错。你的腰…非常结实。潜文本:所以,我夸你了,而且我确实觉得你挺有吸引力的


薛帕德:(继续笑而不语) 潜文本:来,继续你的表演


盖拉斯尝试口头示好,薛帕德继续憋笑看戏。


节拍4 慌张/看戏


盖拉斯:希望这在人类文化里没有冒犯的意思。该死,我就知道我应该看那个录像。潜文本:(表达不确定&再次找借口)你这表情是啥意思?如果说错话了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后悔)我咋就没多准备一下呢?!


由于薛帕德的态度并没有改变,为避免重复,此节拍略过了薛帕德的反应。但薛帕德从始至终的模棱两可显然让盖拉斯开始慌了。


节拍5 放弃尝试并求救/安抚


盖拉斯:你也说点什么啊薛帕德!潜文本:救命啊求你了我要尬死了!!!


薛帕德:(笑)淡定,盖拉斯。你说太多了,也担心过度了。(关掉音乐) 潜文本:放心吧,你没搞砸


盖拉斯破罐破摔,直接将推进两人关系的行动权甩给了薛帕德。而薛帕德选择了正面回应进行安抚,显然她在男女关系方面要成熟得多。


节拍6 解释/倾听


盖拉斯:(看着薛帕德关掉音乐,低落)我……我只是见过太多搞砸的东西了。我在C-Sec的工作、席多尼斯的事…… 潜文本: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干啥啥不行,撩妹也不行……


薛帕德:(沉默地注视) 潜文本:(此处薛帕德的潜文本可以无限脑补出各种不同的解释)


转折点:此节拍的行为是上个节拍反应的反应。由于盖拉斯开始解释自己为什么说太多担心过度,此节拍中行为和氛围都突然变化:从一开始的挑逗示好变成倾诉内心的苦恼,从搞笑向突然变成了十分严肃的话题:如何面对挫折。薛帕德的反应是安静倾听,想法暂时不明。这形成了一个悬念,让观众去想:哦、她会怎么说?她会怎么做?但可以想象她此时有着丰富的内心活动,是一个标准的“无声胜有声”。记住:在视觉化表达中,动作能带来更多意蕴。而台词这种东西能短则短,能不写就不写。


节拍7 表达诉求/表达理解


盖拉斯:我只是想把事情做对、就一次,就…… 潜文本:对我来说证明自己能做好一件事很重要……(后面没说出来的半句同样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无声胜有声”×2)


(薛帕德无言地抚摸盖拉斯受伤的脸颊) 潜文本:你不用多说,我懂。(“无声胜有声”×3)


盖拉斯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他想把事儿办妥了。这个诉求符合盖拉斯本人性格特征:执着地追求正义;结合盖拉斯的个人经历,也给了他之前越挫越勇越勇越挫的示好行为一个合理解释。同时没说出的后半句也留有遐想的余地,增加了潜文本的层次和深度。


而薛帕德,无论是出于一路看着盖拉斯跌跌撞撞走来经历过各种糟心事,还是出于她自己被迫给恐怖组织打工不被老部队接纳船员被掳走自己马上要带着小队去完全没情报的迷之boss老巢执行自杀任务的糟心事,都能对盖拉斯产生移情作用,对他的想法表示理解,对他的诉求表示认同。


节拍8 身心的双重亲密


(两人额头相触,屏幕转黑,结束)


“无声胜有声”×4。仅用一个动作表达语言难以概括的千头万绪,堪称“动作胜于雄辩”的教科书级案例。


《质量效应|《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下)(场景创作)
文章图片



OK,盖拉斯的看完了,接下来是维特拉的:


维特拉的场景分析:


节拍1 展示惊喜/困惑


维特拉:莱德,你现在忙吗?我有一个惊喜要给你。潜文本:你会为此感到高兴的


(转黑,维特拉让紧闭双眼的莱德坐在桌子前)


维特拉:这边,小心点。潜文本:我不想让你受伤


莱德:我现在可以睁开眼睛了吗?潜文本:干啥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


维特拉:好了好了,再等一下下……睁开吧。潜文本:不要那么着急嘛


莱德:(困惑地看向四周,发现面前有一份焦黑的牛排) 潜文本:……这啥?


此节拍同样是起奠定基调作用,维特拉给莱德准备了个惊喜,但她却不知道自己搞砸了,这让莱德不知所措。然而,那个一出场就让人走后门做交易的老油条维特拉是那种做菜(还是烛光晚餐)之前不懂查食谱的愣头青吗?人物设定直接崩盘,生搬硬套嫌疑很大。


此外本节拍在展现两重性上比较浅显,潜文本和文本差距不大。而且节奏上问题巨大:这段用了五句台词表达一个转折:展示惊喜/不解。即使你把“这边小心点”到“再等一下下”这段全都删掉,“我要给你个惊喜”后直接接“睁开吧”+莱德一脸懵逼效果也没什么太大差别。那么请问,你做CG不花钱的吗?花钱花时间花人力资源做这只能拖慢节奏的中间三句意义何在?


节拍2 自我感觉良好的示好/困惑


维特拉:(开心)惊喜!潜文本:高兴吧?喜欢吧?(然而好像跟台词基本没区别,嗯)


莱德:(困惑)……我不明白?潜文本:这什么情况?(然而好像跟台词基本没区别×2)


此节拍过于浅显,而且实锤维特拉是个没有基本社交能力的二货:莱德脸都皱成那样了还能自我感觉良好。Again,这人谁啊我那一出场就给人开后门的油滑成熟大姐姐哪儿去了???


节拍3 失望地解释/困惑


维特拉:(失落)我…我以为这挺明显的。这是个烛光晚餐啊。这是我自己做的,一份肉排,牛排。潜文本:你怎么能不知道我想做什么呢?我可是自己下厨了耶


莱德:(继续困惑)地球牛排?潜文本:……恕我愚钝我想不出这句有啥潜文本


维特拉:(茫然)包装上面只写了牛排……这很重要吗?潜文本:……恕我愚钝我想不出这句有啥潜文本×2


维特拉碰了钉子,不得不进一步解释。然而后面那两句到底有啥意义?真的,有啥意义啊?


节拍4 尴尬地拒绝/思维脱线


莱德:(尴尬)呃、我不知道这东西吃起来安不安全,维特拉。潜文本:这太黑暗料理了,我不想吃


维特拉:如果你在担心细菌的问题,我很确定它消过毒了。潜文本:我不明白你为啥不想吃


莱德继续尴尬,维特拉继续二货。两人思路完全相左。


节拍5 意识到问题/尴尬地沉默


维特拉:(沉默片刻,低落)…不过可能里面还是冻着的,我从没做过人类的食物。潜文本:呃我意识到哪儿出问题了,但我毕竟没经验嘛


莱德:(沉默) 潜文本:是啊我很肯定它反正不能吃


维特拉终于不二货了,但莱德继续尴尬。


节拍6 放弃/沉默


维特拉:(叹气,沮丧)别管这个了,我想这根本行不通… 潜文本:看来我搞砸了……


莱德:(沉默) 潜文本:……恕我愚钝我想不出能有啥样的潜文本×3


维特拉开始否定自己做的努力,莱德没有反应。这里很奇怪,之后细说。


节拍7 解释/安抚


维特拉:(逐渐激动)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有多么感激你。这次旅程花了几个世纪的时间,但我们现在终于看到方向了,都是因为你。你关心我妹妹、关心我。只是我,而不是因为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我爱你。(继续沮丧)我只不想搞砸它…我以为…(这还没完,如果你不按QTE的话还有:我以为我能做好、能做得很完美。我本可以去问问其他人,但我想只靠自己,结果最后发现自己连顿饭都做不好。)


潜文本……等等这还潜文本个毛线了,表面上的问题就大了去了。首先这是一段长达四十秒的独白,光这一点就够上大红叉了。要知道台词最好言简意赅贴近生活,而在生活中几乎没有这样的大段独白。而且大段独白本来就是视觉化娱乐:包括且不限于影视剧的大忌,每次使用必须要慎之又慎。因为你只要盯着你的表看四十秒,就会知道其实四十秒出乎意外的长。所以剧本最忌讳的就是长篇大论的唠叨。如果你一定要唠叨,也必须要拆成几段,插入一些倾听者的反应来把控节奏。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一点:内容本身必须要有意义。


那么现在我们来拆解这段独白看看它们有啥意义:“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有多么感激你。” ——没有潜文本;“这次旅程花了几个世纪的时间,但我们现在终于看到方向了,都是因为你。” ——纯属彩虹屁。那是因为莱德吗?大部分功劳都要感谢SAM开挂般的能力好吧?“你关心我妹妹、关心我。” ——又没有潜文本;“只是我,而不是因为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反过来就是暗示除了莱德以外其他人都别有居心以及安全感匮乏,这句还行;“我爱你。” ——已经被用烂了的超易雷句而且又双没有潜文本;“我只不想搞砸它…” ——什么你都说了“我爱你”了差不多可以闭嘴了吧?易雷句不拿来压轴反而还要继续叨叨是想自爆吗?而且又双叒没有潜文本。“我以为我能做好、能做得很完美。我本可以去问问其他人,但我想只靠自己。” ——认识到自负的问题是好事,但我不信一个在贫民窟摸爬滚打出来的老油条会犯这种错误。您又不是象牙塔里养出来的娃;“结果最后发现自己连顿饭都做不好。” ——表现了自责和后悔的潜文本,这句还行。


好,现在我们来统计一下结果:这段长达四十秒的独白里一共八句,四句没有潜文本里面还有一个易雷句,一句彩虹屁,一句崩人设,就两句还行……我还需要说啥嘛?不管了,继续:


(莱德走向维特拉,拥抱她)莱德:(安慰)你没搞砸,想搞砸这个可不容易。这个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点评了,因为他们居然把动作的潜文本写成台词了……(手动再见)


本节拍总体点评:没救了,删了重写吧……


节拍8 不敢相信/作出表态


维特拉:真的吗?潜文本:可我觉得自己很差劲哎,你真宽容 莱德:因为我也爱你。潜文本:我爱你所以我也爱你的缺点


维特拉的不安被莱德的表白抚平,事件走向收束。经历过刚才的暴风打击这段看起来十分顺眼。


节拍9 重拾信心/亲密


维特拉:(微笑)我想我知道该怎么补偿你了。潜文本:(为了和谐社会我就不写了反正懂得都懂) (两人拥吻,结束)


《质量效应|《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下)(场景创作)
文章图片



场景分析对比


之前说过这两个场景有着极高的相似性:事件都是围绕着异种族恋爱关系展开的;都是外星人主动;都遭遇了文化冲击;外星人都不太擅长应付这种场合;都气氛一度十分尴尬;但都有好结果。而极高的相似性也代表着极高的可比性,接下来我们就从基调节奏、人物塑造、角色互动和感情发展四个方面来对比这两个场景:


基调节奏方面


盖拉斯:


在基调方面,早在节拍1时薛帕德就进入了调侃看戏模式。这种调侃看戏的态度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将玩家从尴尬场景中摘出、转成旁观者模式,有效转化尴尬感为喜剧感。毕竟大多数玩家都是下意识地代入主角视角,主角转成看戏模式,玩家也大多会转成看戏模式,大大降低了“替盖拉斯感到尴尬”的概率。而且由于与人物性格经历有强逻辑联系,节拍6的基调转换出乎意料但自然真实可信,忍不住想给编剧鼓掌。


查看节拍全体,“破冰/看戏”-“无言的邀请/留有余地的回绝”-“赞美/看戏”-“慌张/看戏”-“放弃尝试并求救/安抚”-“解释/倾听”-“表达诉求/表达理解” -“身心的双重亲密”8个节拍的力度呈现逐渐加强趋势,以起承转合(1、2-5、6-7、8)的标准形式推进剧情。每个节拍长度合理,节奏清晰明快。潜文本丰富,多次运用“无声胜有声”的手法。靠动作而不是台词叙事,赋予了潜文本更深的层次。


维特拉:


在基调方面,与前辈是恰好相反的操作。莱德上来就是一脸“这是迷惑行为”的尴尬样,连带着玩家、甚至维特拉跟着一起尴尬。


节奏方面,“展示惊喜/困惑”-“自我感觉良好的示好/困惑”-“失望地解释/困惑”-“尴尬地拒绝/思维脱线”-“意识到问题/尴尬地沉默”-“放弃/沉默”-“解释/安抚”-“不敢相信/作出表态”-“重拾信心/亲密”,成U字型结构。结构方面问题虽然不大,但是节拍内内容拖沓,甚至有长达四十秒的大段独白,节奏问题十分严重。


潜文本方面,有太多过于浅显的潜文本,还有根本没有的。而且有时还把已经用动作表达的潜文本给写成了台词……对此我只有如下反应:


《质量效应|《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下)(场景创作)
文章图片



人物塑造方面


盖拉斯:


先从本场景中的行动主体盖拉斯说起:前三分之二中,使用了“破冰”-“无言的邀请”-“尴尬但仍旧尝试拉近距离的赞美”-“慌张(免责声明/后悔)”-“自暴自弃并求救”这一连串从入门到放弃的动作,没有重复,层层递进。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个因为不知道怎么把妹而有着复杂心理活动的愣头青。后三分之一中的“解释”-“敞开心扉表达诉求”,则体现了两人本来就是好友的关系和盖拉斯对薛帕德的信任。盖拉斯的想法和诉求符合角色的性格真相和核心欲望,与人物经历有强逻辑联系。因此他的性格真相、核心欲望和人物经历为他在本场景中的行为作了背书,显得自然真实可信。同时在恋爱场景中又一次告诉玩家与薛帕德建立恋爱关系的是怎样的一个人:一个对正义和正确异常执着的人。


然后是薛帕德:她在前三分之二中一直是看戏状态,符合她比盖拉斯年长、性格也更加成熟稳重、情商更高的设定。后三分之一中则表达了对盖拉斯的理解和共情,符合她与盖拉斯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与她个人经历所带来的可能影响。


维特拉:


仍旧先从行动主体维特拉开始:即使刨去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只看动作:“展示惊喜”-“自我感觉良好的示好”-“失望地解释”-“思维脱线”-“意识到问题”-“放弃”-“解释”-“不敢相信”-“重拾信心”这一串,我也只能看见一个情商不高一厢情愿的中二期青少年。问题就是维特拉的人设并不是这样的,甚至完全相反。用恋爱场景崩人设可还行……


然后是莱德:莱德大部分时间不是在不明状况,就是在尴尬沉默。没有显示出身为主角的行为主体性。而且对方开始否认自己的时候,身为恋人应该立刻做出反应安抚。然而《仙女座》却允许玩家当木头带着与我无瓜脸把那四十秒的裹脚布听完。老实讲我十分不明白为什么要搞这么个对维特拉和莱德形象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的机制。


《质量效应|《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下)(场景创作)
文章图片



角色互动方面


盖拉斯:


尽管同属于爱情类场景,盖拉斯和薛帕德的互动没有采用上述罗伯特·麦基本人推荐的“换轮胎”,而是让盖拉斯直接“硬撩”,十分“硬着陆”。加上薛帕德一直是看戏模式,导致盖拉斯的实际戏份也是一个“大段独白”。但是编剧用真实可信又有趣的描写和符合人物性格经历的内心活动弥补了“硬着陆”带来的两重性不足问题。又将“大段独白”拆成若干节拍,并用镜头转换展示薛帕德的反应。最终使这个地狱难度的场景有了一个不错的结果。


维特拉:


采用了“换轮胎”模式,场景围绕“亲自下厨做烛光晚餐”这一事件展开,试图“软着陆”。然而仍旧出现了两重性不足、人设崩塌、节奏拖沓和无处理大段独白等问题。可见方法是一回事,用不用得好又是另一回事。


感情发展方面


盖拉斯:


首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两人的起始关系:这俩人打算“做点剧烈运动”“释放压力”。然后我们来回顾盖拉斯在场景前三分之二中的动作:“破冰”-“无言的邀请”-“尴尬但仍旧尝试拉近距离的赞美”-“慌张(免责声明/后悔)”-“自暴自弃并求救”。虽然他确实情商超低,但能让玩家感受到他在努力。即使最后自暴自弃了,也是希望薛帕德能做点什么来弥补之前的失败,他本人从没想过放弃这段关系或者打退堂鼓。而薛帕德虽然一直在看戏,没有特别主动。但无论是节拍3摇头拒绝后走近盖拉斯拉近两人距离,还是节拍2-5中一以贯之的调侃的表(jian)情(xiao),都能让玩家感受到她也是想要发展这段关系的。因此尽管前三分之二状况频出,但是两人有着一致的目标,只是需要磨合。


进入后三分之一时,盖拉斯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苦恼,而薛帕德对其表示理解和支持,最终达成了身心的双重亲密。这与两人的初始状况形成了一个对比:这俩人本来是打算“做点剧烈运动”“释放压力”的,说白了就是“yue(和谐)pao”。结果撩着撩着到最后,发现对方不是炮友,而是知己,是灵魂伴侣。节拍6-8在场景基调转变的同时,也是两人关系从单纯物理到精神层面的升华。在这里我说句跑题的话,如果你们有一天真遇见那么一个摸一下脸就能把你从抑郁状态里捞出来的人,那就跟TA把证领了吧。


《质量效应|《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下)(场景创作)
文章图片



维特拉:


首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两人的起始关系:莱德和维特拉在爬山那段剧情中确定了恋爱关系,此时寻求更进一步的发展。然后回顾两人在场景前三分之二中的动作:“展示惊喜/困惑”-“自我感觉良好的示好/困惑”-“失望地解释/困惑”-“尴尬地拒绝/思维脱线”-“意识到问题/尴尬地沉默”-“放弃/沉默”。维特拉一开始一厢情愿,然后不明状况,然后意识到问题,然后直接放弃;莱德则是要么一脸懵逼,要么尴尬沉默。两人呈现一种消极对抗的关系。特别是节拍4“尴尬地拒绝/思维脱线”中,两人的潜台词基本已经杠上了。这不仅没“进一步发展”,反而退步了。


进入场景后三分之一时,维特拉说了一堆屁话(我说是屁话冤枉她吗?),莱德反应迟钝。等莱德反应过来安抚维特拉之后,维特拉重拾信心,两人重归于好并发展了进一步的亲密关系。但结合前三分之二,你会发现目的虽然达到了,但是是退一步进两步。而且进的这一步也还是停留在物理关系上,离什么灵魂伴侣啊心有灵犀啊大概还有银河系到仙女座那么远。


综上所述,盖拉斯vs维特拉的最终比分是:4-0


《质量效应|《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下)(场景创作)
文章图片



我知道拿即使在强手如云的老三部曲里也万年在人气角色Top3里晃悠的盖拉斯跟维特拉比,有种拿清华学霸打留守儿童的欺负人感。但是维特拉在上述场景中生搬硬套嫌疑过于严重,可以说就是“盖拉斯尴尬我也尴尬,盖拉斯吐苦水我也吐苦水,盖拉斯有QTE我也QTE”,完全没想过人物设定以及内在逻辑能不能支持你照搬盖拉斯的模式。所以你先来碰瓷那就不要怪对方太牛打不过对吧?换句话说正因为对方牛所以才会选他作为碰瓷对象对吧?那就不要怪我不给你留面子了(摊手)


当然,我还是要重申一下:虽然本文全篇都是对《仙女座》智障剧本的吐槽,但这并不代表编剧应该为其付全部责任。游戏的制作是完全的团队合作,极其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何况从现有情报来看,Bioware的问题更多集中在高层的项目管理上,而再好的作者也不能在赶工的情况下写出优秀的故事来。所以本文仅指出剧情方面的问题,不会也不想讨论责任归属。


最后的碎碎念


行文至此,这篇《绝佳编剧反面教材:质量效应 仙女座》就已经算是写完了。从这篇文章正式动笔开始,已经过去了四个月之久。算上看书做笔记收集资料零零碎碎积累灵感,时间跨度至少得有一年。


《仙女座》的问题很多,梳理起来很累,想把梳理出来的问题组织成文更累。加上时常要回去找材料找证据不得不重温造成的心理创伤、以及写的时候因为有些问题过于弱智时不时就得停下来缓缓或者土拨鼠大叫,简直是累上加累,身心疲惫。所以我打算歇歇了。尽管这应该不会是跟Bioware有关的最后一篇文章,但是《论Bioware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的》系列应该是要暂时告一段落。


至于说好的《龙腾世纪2》…最少等我缓过劲再说…


《质量效应|《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下)(场景创作)
文章图片



(全篇完)


《质量效应|《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下)(场景创作)
文章图片


  • 稿件合作:一元(微信:smallkisshe)
  • 商务合作:Amber(微信:lcxk6876767)
  • 【《质量效应|《质量效应 仙女座》如何成为绝佳编剧的反面教材(下)(场景创作)】投稿邮箱:news@GameRes.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