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目标制定课程(感想-情到深处)

4月目标制定课程(感想-情到深处)
文章图片

昨天晚上听永澄老师的课都感动哭了,感觉永澄老师讲的太有用了,产生了很多的共鸣,我觉得,把课程感想写下来是我今天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在计划任务的时候,想写不想写的。一方面觉得仔细学习一下这节课并且写笔记、感想很重要,另一方面觉得要写的东西太多,还有很多地方都想不明白,感觉好难呀!还是先稍微整理一下放放吧。
【4月目标制定课程(感想-情到深处)】感觉这样做有问题。这分明就是一种畏难情绪。
正好看到光光同学分享自己的课后感想。 我想到了一个帮助自己完成课后感想的方法,向光光承诺:8点之前,我要写完昨天晚上的课程的笔记加感想。这样承诺可以增加自己完成的动力。
急!急!急! 我有时候做事情会很着急,心想:我为什么那么着急呢?我想要赶快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就可以找一份好工作,就不会因为能力太差而挣那么一小丢丢钱,就会有有更多的资源投入更多自己的成长,就可以从容应对各种麻烦,生活更美好。我不要做一棵渺小的树苗,我想要马上变的大一点,这不可能!不禁想起寓言”拔苗助长“,我不想被人拔高,然后死掉。
道理很明确,但并不是想明白了这一次,以后就不会着急了。像永澄老师这么厉害的大神,都会掉入着急这个坑。所以,应对着急的方法只有一个:反省反省再反省......
爱因斯坦说:

“有两种东西是无限的,宇宙和人类的愚蠢。”
我会一直“愚蠢”下去的,我会把我做的蠢事都告诉别人。像永澄老师一样,对于自己的错误直言不讳(明明知道自己一个月出不了期待的一本书,结果打脸了)。
欲速则不达(性急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李笑来写了一篇关于着急的文章“速成绝无可能”,分析了我们期待速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很深刻,值得反复思考。
因上努力 “因上努力”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我特别感动。我觉得,这是“道”的层面。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感觉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又似曾相识。
沉没成本 看了一下薛兆丰的“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我觉得在一个观念上的持续投入也是一种成本。
2008年,看完于丹《论语心得》之后,感觉说脏话特别难听,从此开始坚持不说脏话、不骂人,尽管自己身边有很多人一直在说脏话。一直到今天,想要骂人的时候,怎么也说不出口,感觉好难受,这也算是养成了一个不说脏话的习惯吧!
最近我发现,说脏话也不全是坏处。特别生气的时候,别人骂对方,我怎么办呢?我直接就动手了。
揍别人和骂别人比起来,还是骂两句比较划算。
罗振宇有一期节目讲“脏话”这个主题。
他说,脏话的第一个用处,我们日常都能体会得到,就是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
允许骂人,能够防止更加严重的破坏。《脏话简史》作者梅丽莎·莫尔说:“拿走脏话,我们就只剩下拳头和枪了。”
真是相见恨晚呀!多开开眼界是多么重要!这样可以少犯错误。
如果下次与别人冲突特别愤怒的时候,又多了一个选项,可以心里默默地骂他两句。
我做出这样的改变,其实是否认掉了自己坚持八年的一个观念:不说一句脏话。这八年坚持的这一个观念就是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做决策的时候不应该把沉没成本算进去。
边际成本还没弄明白。
一个特别有趣的小目标 永澄老师向我们展示了龙女的目标,多个小目标。

4月目标制定课程(感想-情到深处)
文章图片
我想到了自己安排的一个小目标。
4月30号之前,读《墓志铭》和《要死就一定死在你手里》 这两首诗 ,录音。给两个以上的小伙伴看。吴伯凡推荐。前几天听完这两首诗,内心狂喜,压抑的情绪瞬间烟消云散。到现在还一直心心念念着,真是好诗啊!
出处: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着
有兴趣可以看看。
“不二”带我看美食 看到“不二”的作品,简直酷毙了。我最近在研究营养早餐,但在这方面的时间投入比较少。我特别期待能把自己三餐做得很好,万万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一个好榜样。

4月目标制定课程(感想-情到深处)
文章图片
我某天的早餐 我很难想象自己把三餐做的很好是什么样子。今天看到“不二”做这么多好吃的,也算是见过猪跑了。这话好难听,不过没关系,反正“不二”又不知道。
问题 1.黄金思维圈是什么?
2.GROW模型是什么?
下一步行动 1.4月4日跟永澄老师制定月目标。
2.学习永澄老师的课程:看懂一幅图,摆脱低水平均衡陷阱。
3.学习黄金思维圈。
黄金思维圈:迅速看透问题本质的利器
4.学习GROW模型。
永澄:用好GROW模型,普通人都能飞速成长
5.看薛兆丰的文章,学习沉没成本和边际成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