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每句的解释 金刚经最后一句话如何解释,金刚经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

《金刚经》的最后一段:“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怎么理解?
讲金刚经,得到上面所说的大福报,是以‘茄子不举,可相取,如不随动’为条件的 。‘不取相,如不动’,就是前面提到的‘被持’ 。换句话说,不说金刚经,还是会得到有限的财富 。为什么有限?因为我还有四相,笑苇,自持,和金刚经的佛性不太相似 。佛经里的佛德四相断,那念是虚空,所以有这么大的福报 。我们没有做到,心很小 。即使我们反过来讲金刚经或者三藏,我们的加持还是有限的 。所以‘不取相,如不动’很重要 。也是对《全经义》精髓的总结,意义深远而广泛 。

金刚经每句的解释 金刚经最后一句话如何解释,金刚经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金刚经全文解释白话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就是《金刚经》[原创] 。如果我听说了,一瞬间,佛陀在斯拉法提的寂寥花园里种了一棵树,与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共享 。当时佛陀在吃饭的时候,把自己打扮在一个碗里,进了舍卫大成乞讨食物 。在它的城市里,第二次乞讨已经开始了,而且还是到这个地方 。吃完饭,收好衣钵,洗脚,坐下 。【白话直译】此金刚经是佛祖亲口说的,我(阿难,佛祖大弟子之一)亲耳听到的 。可惜佛陀已经不在了,后人再也听不到佛陀的话了 。为了让后人知道佛法,我(阿难)又讲了一遍,让人记载槐花要卖给后人 。我记得佛陀讲这经的时候,是在印度的西北方,国家叫斯拉瓦斯蒂,斯拉瓦斯蒂宫附近有一个花园,叫“独树为孤园” 。为什么选这个名字?因为园中的树都是索托太子捐的,所以被称为“独树” 。这块土地是由波斯国王的一位大臣捐赠的 。他的名字叫苏达杜,他很慈善,经常帮助孤独的人 。所以这个园子的名字就叫“致孤园”,王子捐树,所以这个园子就取名为“只给孤园种树” 。佛陀在《唯有树木给孤园》中讲了这句经 。当时与佛同住的人多达1250人,都是修行有成就的僧人,有的甚至获得了罗汉果菩萨的地位 。记得讲经那天早上,释迦牟尼佛看到是中午,就批了袈裟,拿了碗饭,去舍卫城化缘 。在城里,不管富贵贫穷,家人施舍,施舍完了,就回到原来的地方吃饭 。吃完饭,把袈裟、碗和一些日常用具收拾好,顺便洗脚,然后铺好座位坐下 。【原文】第二种善呈现时,须菩提长老从座位上起,偏右肩,右膝着地,恭恭敬敬地双手交叉,说:“但愿如此!佛祖!如果你善于照顾菩萨,就要善于为他们付出 。佛祖!一个好男人,一个好女人,一颗菩提心,云就应该活下去,云就应该制服他们的心吗?”佛说:“好,好 。菩提!就像你说的,如来善于照顾菩萨,为菩萨付出 。今天听仔细了!当你说“做一个好男人好女人,发一发阿哈玛多罗的三矜三菩提心,你就应该这样生活,如果这样,就制服你的心 。”“只有,佛!我想听听 。“当时有一位德高望重、年龄较大的佛陀弟子,名叫须菩提,突然从人群中站起来,批袈裟露出右肩(因为印度人一般全身都穿衣服,只有不得不拜佛时才露出右肩,以示尊敬 。)右膝跪地(印度礼仪有两种,礼拜时双膝跪地,忏悔祈求时右膝跪地,以示诚意 。)他恭敬地向佛陀鞠躬,然后钦佩地说:“你是世界上最罕见的佛陀!(弟子对佛的尊称,因为佛是世人尊敬的人 。)你们经常关心你们菩萨怎么修行,经常劝你们怎么承担教育众生的任务 。佛祖!但是,众生的心都是很脆弱的 。如何才能让用心修行的善男善女,在发起无上正气菩提心的时候,不让它流失?以及如何制服妄想让自己不产生妄想?佛陀回答说:“问得好!好问题!菩提!就像你说的,我经常关心你们这些菩萨是怎么修行的,我也经常劝你们怎么承担起教育众生的任务 。所以我当然会给你解释 。仔细听,我现在给你解释 。当一个修心的贤男信女,以无上的义和正念发起菩提心,就和佛菩萨没什么区别了 。因此,他们应该防止它丢失 。如果他们有妄想症,他们应该阻止它阅读 。菩提听了佛陀的启示后说:是的!佛祖!我很高兴听到你的解释 。
”【原文】三品大乘告诉须菩提:“诸菩萨大乘应以此法制服其心!众生:若下蛋,若胎生,若湿,若化生;如果有色,如果无色;如果你思考,如果你不思考,如果你不思考,如果你不思考,我会让你涅槃并毁灭它 。若有无数无量众生,无众生可灭 。为什么?菩提!如果菩萨有一个自我形象,一个人的形象,一个众生,一个长寿的人,那他就不是菩萨 。【白话直译】佛陀接着告诉须菩提,“诸大菩萨,在修行中,应遵循以下方法来制服妄想 。制服他们妄想的方法,就是先不要执着于众生 。有九种众生,如孵蛋而生的鸡、鸭、麻雀、鸽子;2.母胎所生的人、牛、羊、马;3.生于水中或潮湿的鱼、虾、蟹、虾;4.昆虫、蛾子、蚊子、苍蝇(都是由幼虫蜕变而来) 。5.五色众生,它们是由五蕴(色蕴、正蕴、思蕴、动蕴、知蕴)组成的,也就是说五蕴等于是由五种物质或精神覆盖了自然 。).有色众生生活在欲望和色彩的世界里;六、无色众生,他们由四聚体(受聚体、欲聚铅雹、动聚体、知聚体)组成,无色众生生活在无色世界;7.一切有思想的众生,除了对天无思想的,都是三界(欲、色、无色)众生;八、众生无念 。他们是专事无脑异端的僧人,也就是异端的最高地位,过着无色无脑的日子;九、不思或不思的众生,他们生活在三界最高的消色界,最高的消色界是他们不思或不思天 。这里的众生没有粗糙的思想但仍有缜密的思想,所以他们在思考或思考 。以上九种人
生,诸位大菩萨都要有这种想法:我要一一慈悲去救度他们,使他们业障消除,脱离生死轮回,永远达到清净解脱之境界,虽然众生有无限量之大,无法数之多,无边际之广,我都以慈悲心去解救他们,虽然有那么多众生受到我的解救,但我决不执著度化众生的功德,所以在诸位大菩萨的心中应该认为,实在没有一位众生受到我的救度 。为什么要有这些想法呢?须菩提!你要知道如果菩萨还有我相(自私心,执著自我)、人相(对待心,计较得失)、众生相(分别心,杂念纷纭)、寿者相(欲望心,贪得寿命),他就不是菩萨了 。【原文】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白话直译】我再告诉你吧!须菩提!要做一位大菩萨,他的心量必须很大,这样才能不计较,在不计较之下才会去做利益众生之事,但是在做出利益众生之事后,也不会有丝毫的执著 。例如,不要去贪看艳丽的物品,才能使眼根清净;不要去贪听靡靡的音乐,才能使耳根清净;不要去贪嗅香浓的味道,才能使鼻根清净;不要去贪吃美味的大餐,才能使舌根清净;不要去贪穿华丽的服饰,才能使身根清净;不要去贪想物质的享受,才能使意根清净 。须菩提!要作为一位大菩萨应该要做到忘记布施给谁,忘记布施多少,以及不求名、不求利、不求褒奖;为什么菩萨布施要达到这种境界呢?因为这样的布施心量才能广大,在广大的布施之下,他的福德才能增长,达到无限量之大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东方的虚空,你想得到或测量出有多大吗?”须菩提回答说:“我没办法,世尊!”佛陀又说:“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方、下方虚空,你能想像有多大吗?”须菩提又回答说:“我没办法,世尊!”佛陀接着又说:“须菩提!菩萨若能不着相布施,所得的福德就像虚空那样的大,难以想像,难以测量 。须菩提!所以诸位大菩萨只要依照我的教法,不要着相布施就是了!【原文】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白话直译】须菩提!你的想法怎么样?可以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如来(佛)的佛身吗?”须菩提回答说:“那是不可能的,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如来(佛)的佛身;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您所说的如来(佛)的外表佛身是一种假相,不是真实的佛身,而佛的真身是无形无相的,这是世人无法用肉眼看到的 。佛陀听了之后说:“你说对了,世间一切有形体的东西也是一样,都是不实在的,因为他们都会毁坏,都会变化,所以世人眼光所见的一切相,都是虚幻的假相,怎可执著虚幻的假相,来蒙骗自己呢?所以世人如能不执著虚幻的假相,及不受一切外相的迷惑,这才是一位清醒的人,清醒的人才能如如自在,这样的人即使未见有形有色有相之佛身,但已了悟佛身的真实,因为心中有佛,佛心相印,佛就在他的心中了 。”【原文】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白话直译】须菩提听完之后又向佛陀说:“世尊!您方才所说的话真是太妙了,我听了之后能感觉非常真实,但是众生的智慧有限,疑心病重,他们会相信您所说的话吗?”佛陀听完之后,又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你不必怀疑,虽然我说的佛法非常深妙,但是仍然会有人深信不疑的,就是等到我圆寂后,经过正法时期一千年,像法时期一千年,及最后的末法时期五百年,总共是两千五百年,(很接近我们现在的年代,因佛陀圆寂于西元前三八零年至五四四年这是各家推测的年代,今年西元为一九九一年,因此佛陀已圆寂二三七一年至二五三五年,所以我们何其幸运,能生长在这个年代 。注:末法时期共有一万年 。)仍然有持守戒律,广修福田的善男信女,对于现在我所说的话,仍然非常相信,认为那是真实的,不过这些能相信的人,机缘是非常特殊的,他们不仅在近世诸佛哪里肯修学佛法而种善根,甚至已于过去世无量诸佛时已种诸善根,所以他们听到一句话或看到一段文章,便能在转念之间,心净不乱,信心不退 。须菩提!我再告诉你吧!以后这些信心不退的人,我当然能知道他们,更会看到他们,因为这些善男信女将会得到十方虚空无量无数福报与功德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善男信女,不但不会执著我相(自私心,执著自我)、人相(对待心,计较得失)、众生相(分别心,杂念纷纭)、寿者相(欲望心,贪得寿命);更不会执著一切万法的名相(因为一切万法只是渡众生到达彼岸的工具而已,而本性是佛,万法非佛,即是成佛,万法皆空 。)以及执著空法的名相(有些人听到金刚经讲万法皆空,所以就执著空,每天叫空、唱空,成了空病,这就是执著空的原因 。)所以不能执著万法,也不能执著空法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善男信女,如果心里一旦执著万法的名相,即是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相同的道理,如果心里执著空法的名相,也是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所以不要执著一切万法,也不要执著一切空法;就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为你们说法的时候,常用竹筏来作比喻,世人编竹为筏,渡人过河,到了彼岸,竹筏就不用了 。我所说的佛法,就像渡人的竹筏一样,过了河就要放弃,何况不是佛法的理论,更不应该执著了!【原文】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白话直译】须菩提!你的意思怎样?我得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果吗?我有说任何佛法吗?”须菩提听了之后说:“如果以我的体悟,去解释佛陀您所说的含义,应该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可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果,因为佛法是说给众生听的,菩提果也是说给众生听而已,在佛的世界里哪有什么菩提果位 。也没有固定的佛法可让佛陀来说的,因为佛陀所说的法都是因人的根基而说;如佛陀您所说的佛法,都像虚空一样永不变异,但虚空是不可取得的,虚空的广大及虚空的恒久性也是难以言说的,所以佛陀您所说的法,有又好像没有,没有也好像是有,就好比虚空来说,虚空本来就有 。但是迷昧的众生往往忽略它的存在,佛法也是一样,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佛法,可是世人往往忽略它,还以为佛法不够普遍,这都是众生痴迷的看法,排斥的想法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呢?这都是因为一切凡夫、贤人、圣人,在无为法的证悟方面有所差别,如圣人见山是山,不执著山,已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贤人见山不是山,因为怕起欲念私心,所以排除一切外相外缘;凡夫见山是山,执著山,因为凡夫是贪心不足的,常常为了身外之物而起争执 。所以凡夫、贤人、圣人差别就在于此,也就是无为与有为的差别 。”【原文】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白话直译】佛陀听完之后,又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样?如果有人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太阳系所照之处叫做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小千、中千、大千共有三个千,所以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其实只是大千世界而已,但这已包括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 。也是一佛所教化的国度,不只是释迦牟尼佛如此,十方诸佛也是一样 。)七宝(金、银、琉璃、琥珀、砗磲、玛瑙、珊瑚 。)用来布施,你说他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须菩提听后回答说:“当然是很多!世尊!(弟子对佛陀的尊称,因为佛陀是世人共同尊敬的人 。)虽然是很多,但那只是有限量的福德,并非是无限量的福德;无限量福德须要无相布施,也就是不惦念布施多少,不惦念布施给谁,布施之后不求回报;而有限量布施即不同,他们经常惦念布施多少,布施给谁,更需求回报 。所以佛陀您说福德很多,其实那也只是有限量之多而已 。”佛陀听完须菩提的回答后,很慎重的说:“假使有人每天读诵这本金刚经,或是将本经中的四句偈语(经中的四句话,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以及“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还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记在心里,照着去做,或讲给别人听,这个人所得的福德胜过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福德,因为讲佛法给人听是法施的一种,法施是三布施(三布施是一、法施、二、财施、三、无畏施 。助印金刚经是三施并行,如一、能让人看到本经是法施,出钱助印是财施,护持佛法是无畏施 。)中功德最大的,而金刚经的功德更是无限量之大 。为什么金刚经的功德是无限量之大呢?须菩提!我老实告诉你吧!就是过去一切成就佛果的诸大菩萨,在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最后阶段时,都是领悟此经(金刚经)才证悟的,所以此经可说是诸佛之父,诸法之母,一点也不虚假 。须菩提!一切有为法皆是方便法门而已,只有现在我所说的法(金刚经)才是真实之法,但我说真实之法让你们听,你们仍然不可执著,为什么呢?因为让人开悟的佛法,一旦让你开悟了,那就不是佛法了,所以佛法只是对迷昧的众生说的,在佛的世界里就用不上了 。【原文】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白话直译】须菩提!你的意思怎样?证得须陀洹(已证初果的圣者,须陀洹是印度古文的直接翻译,中文是入流,也就是预入圣人的意思 。)果的圣者,会有——我已得到须陀洹果位的想法吗?”须菩提听了回答说:“不可以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证得须陀洹果位的修行人,虽然已进入圣者之流,名为“入流”,但这只是假藉的名称而已,反而在证得须陀洹果位时,心是无所入的,为什么会无所入呢?因为证得须陀洹果位的圣者,已不执著艳丽的美色、悦耳的声音、香浓的味道、可口的食物、细滑的摸触,他不执著一切的形相,所以须陀洹只是假名而已 。”佛陀听了之后又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样?证得斯陀含(已证二果的圣者,斯陀含是印度文的直接翻译,中文是一往来,也就是尚须来人间修持最后一生 。)果的圣者,会有我已得到斯陀含果的想法吗?”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证得斯陀含所谓的修行人,虽然尚须天上、人间往来一次,所以名叫“一往来”,但是他们已没有往来的想法,如果他们还有往来的想法,即是一种执著,而证得斯陀含果的圣者是心无执著的,所以才叫做斯陀含 。”佛陀又问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样?证得阿那含(已证三果的圣者,阿那含是印度古文的直接翻译,中文是不来,也就是不再来欲界人间接受生死的意思,但仍须在色界、无色界天中继续修行,才能进入四果阿罗汉果位 。)果位的圣者,会有我已得到阿那含果的想法吗?”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证得阿那含果位的修行人,虽然不须再来人间接受生死,但他们已不执著去与来之相,更没有去与来之分别心,所以这才叫做阿那含 。”佛陀又问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样?证得阿罗汉(已证四果的圣者,阿罗汉是印度古文的直接翻译,中文有三种意思,一、应供——也就是应让世人供养的意思 。二、杀贼——杀掉一切烦恼贼 。三、无生——永不在三界受生 。)果位的圣者,会有我已得到阿罗汉果的想法吗?”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证得阿罗汉果的修行人,已是一位无学(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皆为有学圣者,只有四果阿罗汉才是无学圣者,有学圣者是须要再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圣者是声闻乘中最高果位的,在声闻乘中他已全部修学完成,所以是无学圣者 。但广义来说,证得阿罗汉果位只是小乘果位而已,只修慧未修福,只度自己未度别人,不如大乘的菩萨乘,福慧双修,度己更度众生,两全其美)圣者,在声闻乘的修学方面,早已无法可学,无法可修,所以才称为阿罗汉;世尊!假使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圣者,会有我已得到阿罗汉果的想法,那么他已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怎么有资格叫做阿罗汉呢?世尊!您曾经说过我修持的境界已达到远离是非、分别、执著、心性自在、自如、正定,在所有人中,赞许我是解空第一,有第一等的离欲工夫,也是第一等的阿罗汉 。世尊!虽然我得到您的称赞,但我仍然默默的修持,从来没有我已证得阿罗汉的念头;世尊!如果我有心念,认为自己已得阿罗汉果位,而念念在心,您就不会说我是一位喜欢寂静的修行人;就因为我心无所得,亦无所失,不执著一切相,行而无所行,做而无所做,无欲无求,所以才叫做寂静的修行人,倘若我执著果位在心,就不是寂静的修行人了 。”【原文】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白话直译】佛陀又对须菩提说:“你的意思怎样?我过去在燃灯佛(因为燃灯佛出生时身边有灯光照耀,所以成佛之后佛号称为燃灯佛,当时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是一位修菩萨道的出家人,曾经亲近燃灯佛,燃灯佛为他授记,说他将来会成佛,佛号叫释迦牟尼佛,教化的国土叫娑婆世界 。)那里得到什么吗?”须菩提回答说:“没有的,世尊!您在燃灯佛那里实在没有得到什么,因为有得即有失,有得失之心怎能成佛,所以照道理来说您实在没得到什么 。”佛陀又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样?菩萨有没有在庄严清净的佛土呢?”须菩提回答说:“没有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是心不执著才产生庄严的,而众生是心生贪执才产生污蔑的,所以菩萨虽然庄严了佛国净土,但是他们心不执著,更不作庄严想,而庄严只是一种假藉之名而已 。”佛陀于是又说:“是的!就因为这样,所以须菩提你应当知道,所有的大菩萨都应该如方才所说的,心不能执著,这样才能达到一心不乱,而且才能生起清净之心,如不应执著艳丽的物品,不应执著靡靡的音乐、香浓的味道、美味的大餐、华丽的服饰、物质的享受,才能使心清净,也就是说,心不可执著一切,才能产生清净之心!”佛陀停了一下又说:“须菩提!假使现在有一个人,他的身体就像须弥山王(须弥山高度有三百三十六万里,周围有六万座大大小小之山环绕,是众山之王,所以称为须弥山王 。)那么大,你的意思怎样,他的身体大不大?”须菩提听了回答说:“是很大,世尊!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您所说的那么大的身体,并不是普通人的身体,而是发大愿、修大行所获得微妙大身体,但是大身体也是假藉的名称而已 。”【原文】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白话直译】佛陀又说:“须菩提!假使用恒河(印度境内的一条大河,河内的沙非常的细,也非常的多 。)中所有的沙数来作比喻,以一粒沙去比喻一条恒河,即一粒沙一条恒河,恒河的数目,和沙的数目一样,而那么多的恒河里面还有那么多的沙,你看这样沙的总数多不多?”须菩提回答说:“当然很多!世尊!以恒河中的一粒沙去代表一条恒河,那么恒河之多就难以去数了,更何况是所有河中的沙呢?”佛陀慎重的说:“须菩提!我现在老实的告诉你,假使有善男信女,以最珍贵的七宝盛满那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去布施济贫,那么这个人所得的福德多不多?”须菩提很快地回答说:“当然很多呀!世尊!”佛陀告诉须菩提说:“假如有善男信女,每天读诵这本金刚经,或是将本经中的四句偈语(经中的四句话,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以及“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还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记在心里,照着去做,或讲给别人听,这个人所得的福德,胜过前面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福德 。”(如果自己认为口才不好,难以启口讲给别人听,可改用助印《金刚经》送人,与人结缘,功德也是非常之大,请十方善信趁此机缘助印《金刚经》 。)扩展资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 。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 cchedikā praj?ā pāramitā 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 。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词语解析:1、金刚:指金刚石,喻坚利之意,即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 。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 。2、般若:为梵语,华语当译为妙智慧 。(比世间智慧高深得多) 。3、波罗蜜:为梵语,华语译为到彼岸 。众生因有我执,故陷于烦恼之苦海 。倘能从生死烦恼苦海,渡到不生不灭、清净安乐之地,即为到彼岸,即脱离了苦海 。4、经:经字当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 。常道也,贯摄也,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化众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每句的解释 金刚经最后一句话如何解释,金刚经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金刚经最后一句是什么佛说是经已 。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让扰丘尼 。优婆塞优婆夷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闻佛所说皆旁滑野大欢喜 。运喊信受奉行 。
金刚经每句的解释 金刚经最后一句话如何解释,金刚经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金刚经》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后两句是什么?《金刚经》(鸠摩罗什译)偈子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誉亏如电,应作如是观 。”通俗解释“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意思就是: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世间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的不可琢磨,无常变幻 。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 。我们要无时不刻旁蔽地这样看待这运虚州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 。
金刚经最经典的一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切你能看见、听见、闻到、尝到、感知和感受到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就好像你能知道露水很快会干以及闪电一刹即逝(解释:有些事情人们一生都无法验证,譬如金子的灭亡!所以人们认为金子是不会坏的!却不知道金子的变化从来都没有停下来过,只是我们没有能力观察罢了!又好像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起变化,自己却浑然不知!)所以衡桐手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面对一些所发生轮清的,永远只依靠智慧去洞察一切事物!而不是依靠经验和所谓的能力咐嫌去判断!顺便说一声!你都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又怎能知道这一句经典呐?阿弥陀佛
金刚经每句的解释 金刚经最后一句话如何解释,金刚经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佛法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为什么这么说呢?金刚经经文:“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这是一个连贯句 。意思是:真如本来的使者说:你们这些修行者,知道我说的法,像渡你们过河的竹拦樱迅筏 。其实,真实情况是你们本来就在岸上,而不自知 。所以根本就没有竹筏存在 。竹筏就是岸,岸就是竹筏 。不管你在不在竹筏上,都是在岸上 。所以心里不应该有竹筏,更不用说不在竹筏上了 。所以法相应该舍掉,更何况非法相 。佛说这句话是为了呵斥一些钻牛角的修行者,执着有个法相——法执 。戒定慧三无漏学是一不是三 。现在的好多修行者也如此:一根筋卯在戒上,或卯在打坐上等等,错乱修习,不得开悟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真心里面全部具足 。你说的科技只不过是真心的显现 。如果不是真心里有的东西 。简此而是外来的 。那么技术保密就有效了 。很多自以为聪明的人,自认为技术是自己发现的 。然后注册专利或实施技术保密 。别人照样能够研发出来,而且是一模一样 。所以法是不存在的,所以佛在金刚经上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佛所说的法,非法,方便众生开悟取名为法 。就好比我们凡夫认为知识是学的 。我们仔细体会,知识和法是学的吗?都是自己心里本有的 。老师只不过起到告诉你,你的心里有这个 。然后你自己颂谨把他悟出来 。这就是我们凡夫认为的学习了 。所以“法”和“学”都是无明,真正破了无明,才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要懂得怎么做 。一切境界,依据佛法僧三宝 。不要再以为三宝是外来的了,是你自己本有的宝藏 。而不自知 。整天被假想所迷惑,糊里糊涂的做事 。做对的时候永远少于做错的时候 。这就是忘本的后果 。所以佛对我们执着假想很深的,不自知自己本来是佛的凡夫 。说从孝敬父母做起 。所以你问的问题,和刚才我家里来的那位客人说的话一样 。刚才我家里来了个客人,吃完饭 。客人对我说:“我先送你回家” 。本来在家,何需再送 。本来在岸,何需竹筏 。本来是佛,何需佛法 。本来遍知,哪是学来 。阿弥陀佛 “世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