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四川国资豪掷10.66亿入主鑫科材料跨界“搞锂”,后者系行业“素人”暗藏诸多风险

新能源|四川国资豪掷10.66亿入主鑫科材料跨界“搞锂”,后者系行业“素人”暗藏诸多风险
文章图片

鑫科材料跨界锂电
四川国资抄底上市公司再下一城 , 成功拿下鑫科材料(600255.SH)控制权 。日前 , 鑫科材料发布定增预案 , 拟向四川绵阳三台县国资旗下的四川融鑫弘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融鑫”)非公开发行股票 , 四川融鑫将持有鑫科材料非公开发行后总股本的22.07% , 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 募集资金10.66亿元将落地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园项目 。不过钛媒体注意到标的公司此前在电池生产领域并无经验 , 这次跨界锂电或将面临资金压力、技术应用、市场竞争等多重挑战 。
10.66亿跨界锂电赛道公告显示 , 此次鑫科材料的新型电池产业园项目位于绵阳市三台县梓州产城新区 , 占地195亩 , 将建成年产2GWh新型铝基电池电芯(圆柱18650、圆柱21700)生产线1条、PACK生产线1条 , 总投资金额10.89亿元 , 建设期为2年 。
技术方面 , 公司获得了中科瑞能“新型铝基复合负极及电池技术”的技术授权 , 中科瑞能孵化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唐永炳团队 , 于2017年成立 , 该研究团队称 , 新型铝基电池具有耐热抗冻、高安全、长续航、快充和低成本的优势 。此次项目将生产新型铝基电池 , 是利用新型铝基合金化负极替代传统的石墨负极 , 并与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等市面上主流的三种正极搭配 , 做成三款产品 , 分别是新型铝基锰酸锂电池、新型铝基磷酸铁锂电池、新型铝基三元NCM电池 。目前 , 中科瑞能已授予公司利用许可技术从事两轮电动车和三轮电动车应用领域的电池产品的生产、制造、销售 。
新型电池产业园的落地和绵阳三台县的政策不无关系 , 目前绵阳正在围绕汽车设计、整车制造、电池、电机、电控等研发掌握一批关键技术 , 打造成为中国西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 三台县正在引导新能源、高端装备新型材料制造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改造 , 已经陆续引进了威马新能源、鑫鸣灏锂电池、臻秦新能源等一批锂电池上下游企业 。鑫科材料表示 , 根据三台县相关政策 , 公司将获取当地政府在项目用地、投资政策奖补、标准化厂房及配套用房修建及租赁、出售等方面的支持 。此次四川国资入主上市公司落地锂电项目 , 可能意味着三台县将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区域经济 。
面临多重挑战值得注意的是 , 鑫科材料主要从事铜及铜合金板材、带材等产品的生产、开发与销售 , 此前虽然有部分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 且曾在2014年投资过电池企业天津力神 , 但在电池生产领域并无经验 , 跨界锂电圈要面临资金压力、技术应用、市场竞争等多重挑战 。
首先新型电池产业园后期研发可能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 鑫科材料2021年、2022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9亿、0.14亿 , 同比下降3.8%、35.74%;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12.30% , 同比上升1.4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41% , 较上年同期下降1.14个百分点 , 近年来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均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2021年末资产负债率为54.81% , 相比上年同期上升0.24个百分点 , 近年来整体高于行业均值 。目前 , 项目总投资金额10.89亿元 , 募集资金10.66亿 , 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存在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 , 后续是否会加重公司的财务负担 , 公司投锂的愿景是否能达到预期 , 均存在较多未知 。
【新能源|四川国资豪掷10.66亿入主鑫科材料跨界“搞锂”,后者系行业“素人”暗藏诸多风险】其次技术的实际应用存在不确定性 , 中科瑞能的“新型铝基复合负极及电池技术”在今年5月才有相关报道 。目前 , 该项目正在进行增资扩股洽谈 , 将进一步建成新型电池规模化生产线 , 快速推动新型电池产品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可见 , 目前该技术还未大量投入市场 , 实际应用如何不得而知 。
再者在行业高度集中、产业链密集扩产的背景下 , 项目能否获市场认可还待观察 。动力电池行业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趋势 , 目前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不断被龙头企业抢食 , 宁德时代(300750.SZ)2021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据一半的市场 , 比亚迪(002594.SZ)2022年1-3月市场份额占比20.31% 。另一方面 , 据赛迪顾问统计,今年以来,有60多家企业宣布了锂电产业链的投资计划,从投资方向来看,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投资占比37%,从投资金额来看,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投扩产项目的投资占比达68% 。可见 , 锂电行业广阔的前景并无争议 , 但跨界而来的玩家能否“后发制人” , 并在激烈的产业竞逐中取得胜利 , 仍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
新能源|四川国资豪掷10.66亿入主鑫科材料跨界“搞锂”,后者系行业“素人”暗藏诸多风险
文章图片

此外 , 公司在7月7日的公告中自曝了在组建项目运营团队、获取长期稳定的客户资源、研发结果等三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 。7月8日 , 鑫科材料收盘价2.96元/股 , 与跌停价2.95仅差0.01分 , 公司总市值为53.32亿元 , 当日市值跌去5.75亿元 。
有业内人士表示 , 过去一年 , 锂电产业链站上风口 , 吸引来诸多新进入者 , 其中既有遵循生产逻辑延伸产业链的公司 , 也有无甚关联的“门外汉” 。判断一家企业的跨界投资行为是否是成功 , 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观察周期 , 投资者要理性看待上市公司跨界投资热门赛道 , 不具备独特竞争力、不能突破行业壁垒的跨界者最终仍会被淘汰出局 。还有人表示 , 当前来看 , “跨界”锂电池的企业多属于传统行业且部分企业成长性表现不佳 , 企业期望通过跨界布局新兴成长行业以谋求新利润增长点 , 但这一目标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 作者|廖凯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