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音乐会|亲子音乐会 怎样才够“亲子”()

亲子音乐会|亲子音乐会 怎样才够“亲子”()
文章图片




亲子音乐会|亲子音乐会 怎样才够“亲子”()
文章图片
北京虽然有雾霾,但是也有很多文化资源。比如:那么多的博物馆,那么多的亲子活动,那么多的歌剧舞剧……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很幸福(别说我矫情啊!)
周末带儿子去北京音乐厅看了一场《哆来咪与大灰鸡》亲子音乐会,分享如下。
带孩子外出,和大人外出,完全是两回事儿,从交通停车(如果是自己开车的话),到气候冷暖,从环境设施到吃喝拉撒,绝不仅仅是考虑活动本身。
【亲子音乐会|亲子音乐会 怎样才够“亲子”()】北京音乐厅就在长安街上,交通十分便利。
一入场,室内如春,没有久等(10:30开演,我们9:30就到了,当然不用等。)
取票,十分顺利。每个人的票都用信封装好了,写着名字和手机号、票价,可见工作细致、规范。
然后,在进场之前,还有一些小惊喜,可以看出主办方对小朋友的照顾。本来我还挺担心一个小时,孩子会等着急呢。结果是我想多了。
先凭票领取《成长印记卡》,盖一个小印章(要先签到)。然后在厅里,有一些场景布置,什么《哆来咪和大灰鸡》的海报啊、圣诞节的小雪人,等等,可以随意拍照(最后参加抽奖,不过只有3个名额)。最重要还有:有一些可以自取的轻粘土,孩子随便玩儿。有几张桌子,上面有涂色画和好多彩笔,孩子随便涂。有一张EVA垫子,这个我们家里有类似的,所以儿子喜欢爬上去抠图案玩。对了,还有一个扫码换礼物,我关注北京音乐厅的微信换了一个,发了一个朋友圈换了一个,虽然是不值钱的小杯垫,但是儿子喜欢。粘土那里,还有一位工作人员,也捏着动物吸引小朋友,很和气,儿子就向她学习,捏起小动物。还没开始,儿子就高兴了,在人群中跑来跑去,穿来穿去。不知不觉就到了演出的时间了。
亲子音乐会|亲子音乐会 怎样才够“亲子”()
文章图片
嗯,槽点来了。
1.进场了,被要求存包,不许带包、水、食品进入。不许带食品我很理解,一般的场馆也不许带饮料,但是为什么不许带水?不许带包?管理人员解释说:有声音,影响演出效果。我问:演出一个小时,难道孩子不喝水吗?管理人员说,可以出来喝。难道,演出当中人的走动,没有声音吗?这个动静,不比打开包、喝口水更大?但是,不是所有的包都不许带,小包可以。难道小包打开的时候没有声音?更令人心生不满的是,进场后,我看到背着超大的母婴包进去的,也看到从小包里掏出水杯的,我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既然是规则,应该一视同仁。
因为小礼物关注了北京音乐厅的官方微信,然后读到今天的文章,特地告诉大家,应该怎么观赏音乐会?文中提到不许带塑料袋,因为容易发出嘈杂的声音;不许用闪光灯,因为会影响艺术家的演奏和情绪;不许带饮料,因为怕万一洒了伤害设施和乐器;但是没有提到不许带水、不许带正常的包啊!
亲子音乐会|亲子音乐会 怎样才够“亲子”()
文章图片
2. 演出主打亲子牌,在开场画外音解说后,就开始演奏乐曲,哆来咪、大灰鸡两位主人公,突然在音乐声中出现了,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然而,整场演出也就这一个亮点了。并不简单的故事情节,原本很讨小朋友喜欢,然而仅仅是通过画外音和两个人偶主人公的动作来演绎,就太显单薄了。
亲子音乐会|亲子音乐会 怎样才够“亲子”()
文章图片
演出后,儿子兴致还是很高的。我却思考、建议:这样的亲子演出,应该除了专业水准的保证之外,再邀请幼教老师和专家来进行指导。比如今天的演出,可以把一些故事情节用视频演示出来(明明有大屏幕,却直到最后抽奖环节才用);剧情中哆来咪和大灰鸡有几次人物变化,完全可以换一套衣服来表达;演奏的乐曲中间,完全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乐曲表达的感情,辅以精美的幻灯片、短小的视频;甚至还可以介绍一下每种乐器,让每种乐器扮演一个角色,用音乐来说话、来表达、来演绎故事。
亲子牌是一张很好用的牌,但是也要真的在“亲子”上下一点功夫。这就像很多家长,陪孩子就剩下去游乐场、去旅游,以为这就是培养亲子情感了,却不知道,在平时的生活中,耐心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用心体会孩子的思想和情感,才是真的“用心陪伴”!




亲子音乐会|亲子音乐会 怎样才够“亲子”()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