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欢迎来到元宇宙的硬核未来

投稿|欢迎来到元宇宙的硬核未来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Biox新智界
这个世界正在分为三种人:
physical的人(物理上)、机器人(AI)、虚拟人 。
有一天,你身边的同事悄悄换成虚拟人,办公效率奇高,职场进入跨次元“内卷”的时候,你会用怎样的心情拥抱未来?
不用幻想,不用怀疑真实,这一天已经来了:
抖音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一条视频点赞300多万,涨粉135万 。
万科虚拟数字员工崔筱盼,在财务部悄悄工作了十个月,催办的单据核销率高达91.44%,荣获2021年万科最佳新人奖 。
7月11日红杉资本的虚拟员工Hóng正式上岗,她时薪0.68元,每秒可看百份商业计划书 。
投稿|欢迎来到元宇宙的硬核未来
文章图片

 数字虚拟员工Hóng  图源:红杉中国
如果注意观察,你会发现,现在公司都在往扁平化发展,很多职位都被“优化”掉了……当越来越多的公司雇佣虚拟数字员工降本增效……
现实告诉我们:或许未来打败你的,已经不是真正的人 。
珍惜现在的同事吧,珍惜现在的老板吧,有一天当你的老板是机器人,你连恨的情绪都没有了 。
01 “太空奇想”奔现刘慈欣在《朝闻道》里描述了一个场景,当原始人仰望星空的时间超过了预警阙值,宇宙排险者就会收到报警 。虽然当时原始人并没有能力产生创世能级能量过程的文明,但是从他仰头凝视星空、表现出对宇宙充分的好奇开始,后面的人类文明就是去够到那颗宝石的过程 。
小说生动展现了这个变化:地球生命用40亿年的时间第一次意识到宇宙奥秘存在,用不到40万年的时间建成了爱因斯坦赤道,用不到500年时间完成最关键的加速期……
最初文学是开启想象力的钥匙,1992年,一部脱胎于现实世界的侠客流、惊险高科技小说《雪崩》,以坚硬技术内核及超凡想象力燃爆科幻界 。天才文学家神奇的预言了30年后的世界 。两年后,从中国互联网兴起到全球数字化文明时代,也不到30年 。
2002年,《朝闻道》还只是太空奇想,2022年,太空制药就是真的现实了 。
在大众没过多关注的时候,国际空间站运行20年已经在太空进行了3000多项科学实验,数量最多的是生命科学相关实验,且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癌症,哮喘,心脏病等领域均取得多项突破 。
在一些新药研发背后也能看到太空实验的作用,比如默沙东的王牌产品Keytruda,经过太空实验,有望推助药物从静脉注射转为皮下注射,为患者造福 。
在太空飞行产生的微重力环境能为新药发现与开发提供新平台 。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后,进行过益生菌菌株实验,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天然药物库验证样本核心舱实验,生物芯片、3D打印类器官、造影剂研发、胚胎研究的太空药物研发探索都在进行中……
真实的宇宙浩瀚无际,是星辰大海 。刘慈欣在公开演讲中曾说,“周围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像科幻小说了 。这种进程还在飞快地加速,未来像盛夏的大雨,在我们还不及撑开伞时就扑面而来 。”
大刘热爱现实中的宇宙,希望人类去真实探索星辰大海 。他担心人们会沉溺在“IT营造的舒适的安乐窝”,“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只给了我Facebook 。”
02 遭遇“元宇宙”那是2018年,那时还没有疫情,你可以在人类世界自由穿行,大鹅没有战争,日本首相也没有被刺杀 。世界待我们的还是一个大体上岁月静好的模样 。
打工族和创富阶层都在关心新零售、电商、手游……那一年是AI爆发的元年,大刘看到了人们对VR虚拟世界的沉溺,还未料到三年后,虚拟宇宙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
2021年3月10日,沙盒游戏平台Roblox在招股书中第一次写到“元宇宙”的概念,成功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00亿美元,引爆了科技和资本圈,引发思想界、企业界、文娱界甚至政府部门关注,形成了元宇宙现象 。
它是平行、独立于现实世界的数字虚拟世界,一个连接感知和共享的3D虚拟空间 。吸纳了5G、web3.0、AI、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展现出“构建与传统物理世界平行的全息数字世界”的可能性 。
随后,虚拟演唱会、虚拟教育、虚拟金融、虚拟学术活动纷至沓来,元宇宙的开发速度比人类探索真实宇宙的速度要快得多 。
大刘担心的事情似乎在成为现实 。
《元宇宙通证》一书中指出,“现在,现实人类和他们创造的虚拟人,正在形成新的社会关系与情感连接,成为开拓‘元宇宙’边界的先驱者,并在虚拟新大陆上构建‘后人类社会’” 。
后人类社会是从碳基生命到硅基生命过渡的过程 。Beamable 公司创始人 JonRadoff提出了元宇宙的 7 层价值链:基础设施、人机交互、去中心化、空间计算、创作者经济、发现、体验 。
观察真实世界,有些变化已经形成趋势 。比如疫情影响,线下大范围转到线上,可人们在线上还是需要面对面的真实感 。这就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提出了高要求 。
事实证明,这种应用场景效果也是相当有沉浸感 。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选择在沙盒游戏《我的世界》举办虚拟毕业典礼,致辞、仪式等环节一样不少 。
03 “元宇宙”场景落地元宇宙的热浪,最基本的内核,就是对于后人类时代科学应用场景的定义 。2月19日,首个元宇宙医学联盟在上海成立;6月18日,上海举行“CAAI云论坛
元宇宙与智慧医疗学术研讨会”,10余位院士和专家聚在线上共同探讨元宇宙相关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探索 。
在医学领域,游戏化元素已经成为针对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改善弱视、控制慢性疼痛、抑郁症、帕金森、创伤性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等疾病数字疗法的组成部分 。AR/VR/MR等硬件已经在医学院、手术室、养老机构中使用 。
巨大需求吸引了科技公司巨大投入,发展元宇宙技术,比如谷歌人工智能AlphaFold可以在几分钟内准确预测蛋白质的形状,精确到原子精度 。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现在可以利用 AlphaFold 更好地了解复杂疾病并加速新疗法的开发 。
元宇宙应用场景在加速落地 。7月7日消息,阿联酋宣布推出首个元宇宙医院,将在今年10月投入使用今年10月投入使用 。7月8日,上海发布《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其中在融合医疗健康领域,鼓励元诊疗,赋能医学研究,在新药研制、病历研究等领域实现突破 。
元宇宙技术已经渗透在我们熟悉的医疗场景中,比如医生利用虚拟身份在元宇宙中与患者面对面进行远程医疗,获取病人各项生理数据,进行诊断甚至做手术 。你以为是天方夜谭?2019年1月,我国一名外科医生在福建利用5G技术,操控48公里以外一个偏远地区的机械臂进行手术,切除了一只实验动物的肝脏,顺利实施了全球首例远程外科手术 。
回看大刘的担忧,让元宇宙技术赋能决定人类前途命运的科学领域的研发,由虚入实,或许是正确打开元宇宙的方式,它通往现实的桥梁是脑机接口、VR 。我们在《实验猪:飞起来》这篇文章里,提过马斯克的大胆实验,还有显卡教父英伟达黄仁勋的布局,都在为元宇宙的落地提供很大可能性 。
刘慈欣在《三体》中说,“自以为历尽沧桑,其实刚蹒跚学步 。自以为掌握了竞争的秘密, 其实远没有竞争的资格 。”
【投稿|欢迎来到元宇宙的硬核未来】我们今天看元宇宙虚拟现实融合,虚虚实实,千亿年的时光从耳边呼啸而过,仿佛已经站在命运转折点,或许,其实也只是鸿蒙初开,而那遥远的真实宇宙,还在凝视着我们的仰望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