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的信仰不是信仰(《冈仁波齐》和《阿甘正传》想到的)

磕头的信仰不是信仰:《冈仁波齐》和《阿甘正传》想到的

一位老哥看完电影《冈仁波齐》说,信仰是一种高级精神活动,不是体力活。从中,我看到他对这部电影的微词。
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之后,在路上成为一种时尚和对于人生的城市化哲学解读,人类从其个人意识觉醒的那一天就开始的自我放逐,永远没有尽头。
在我看来,《冈仁波齐》就是一部在路上电影,很早之前那部世界范围内著名的《阿甘正传》,也是一部在路上电影,他们从精神上沿袭着杰克·凯鲁亚克的特质,所不同的不仅仅是表现和表象,还有其更加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冈仁波齐》和《阿甘正传》在我看来,即使他们都是在路上,也大不相同。前者是朝圣者的朝圣路,后者则是作为个体的生命之路和人生之路。作为朝圣的在路上,美的是风景,不是故事;作为人生之路和生命故事,则会给我们更多感同身受的欢乐或者悲凉。
如果《冈仁波齐》是一部宗教片,用《阿甘正传》进行比较显然并不公道,问题是,张扬导演显然没有要把这部电影拍成宗教片,因为如果作为宗教片,这部影片就显得轻飘飘了。不是不稳重,而是缺乏意义和救赎。说实话,对于电影《冈仁波齐》,确实很难做出归类,作为故事片,它太单薄;作为文艺片,它缺乏深度和清新。据说,其票房已达八千万元,过亿应该不是悬念和问题。问题是,正如前面那位老哥所说,现代传媒很荒谬的地方是,将一种愚蠢愚昧的行为神圣化。
从故事性来看,《阿甘正传》充满故事桥段,《冈仁波齐》则并没有多少故事,看起来就未免沉闷。整部影片就是叙述了一个叫做朝圣的事情,人物和故事单薄模糊,也没有深化或者能够引发思索和讨论的地方,能够引起人们欲望和好奇的,也许就是对于这种朝圣行为的猎奇,一如人们对天葬的潜意识里的偷窥欲。
【磕头的信仰不是信仰(《冈仁波齐》和《阿甘正传》想到的)】仅仅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即使是张扬导演作品,即使朋友圈好评如潮,也只是昙花一现,过眼烟云,并没有多大意义,不像同样在路上电影《阿甘正传》,那部电影可以说让人们看到了美国的某个断面,并对其进行深度而且有哲学意义和价值的思索! 1528534842.199624,"mode": "force-http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