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好说话》(语言之力,请正视)

【读《好好说话》(语言之力,请正视)】伶牙俐齿、唇枪舌刀,虽然总以毒舌自居,但锋锐太过,难免伤人伤己。我常常深感自己词锋太锐,对外人尚能闭口不言,面对亲近之人却常常难以自制。幼时尝读《晏子使楚》、《邹忌讽齐王纳谏》...深感语言之力甚大,妙可青史载册、令人拍案惊奇;坏可毁人清誉、离间至亲,如当世之宝剑,不可无鞘矣。遂拜读学诚法师著《好好说话》,望可稍敛锋芒,不伤其他。

读《好好说话》(语言之力,请正视)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常言道:口不饶人心地善,心不饶人嘴上甜。心善之人敢直言,嘴甜之人藏谜奸。宁交一帮抬杠的鬼,不结一群嘴甜的贼。
的确,一针见血不失为警世良言。可更多时候,不好的语言更犹如一把伤人的利剑,出发点再怎么用心良苦,都不应发扬。更何况,这把剑还专伤我们亲近之人。
有人就会问了:那难道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甜言蜜语,不能表达真实的心意了么?不,好好说话不是教你虚情假意,而是能通过正面积极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心意,而只能动动嘴皮子,却拿不出具体方案、无力做出改变的事情,不如闭口不言。而好好说话的第一步,就是你首先要意识到表达方式的重要性,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只顾着表达自己的心意。
今天早晨我站在镜子面前梳头的时候,我妈妈跑过来说:“我不喜欢你头发的颜色,太黄了。”这句话如果好好说的话,或许还能勉强接受,可更坏的是我妈妈使用了一种品头论足的语气,几乎瞬间,就令我心生不愉。我们面对外人的时候都知道,直接的批评别人的穿着外貌是很不礼貌的,可面对亲人,我们几乎想也不想的就这样做了。可事实上呢,亲人也是人,能令外人心生不愉的言语,无一例外也会令亲人心生不愉。
那么这句话应该怎么说呢?不是教我们违心的称赞:“你的发色真好看,我太喜欢了。”这样的话虽然能愉悦听者,可失之真实,便失去了任何意义。你可以提出建议:“我觉得你下次可以换一个深一点的发色,更衬你的肤色。”或者拿出改变的方案:“周末的时候,我带你去染一个新的发色吧,保管比你现在的好看。”如果两者都不能做到,不如闭口不言。

读《好好说话》(语言之力,请正视)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读学诚法师的《好好说话》,法师引导我们站在一个佛法的角度来说好我们的语言,而比语言更重要的是正心,一个人心歪,再怎么修饰语言也无济于事;若心灵慈悲祥和,那说出来的必不会是伤人之剑。比如说法师告诉我们要随喜,所谓随喜是在别人取得成绩时,不起嫉妒之心,不给别人泼冷水,而要真心的祝贺他、恭喜他。简单地讲就是别人得意时,别泛酸。
而光是随喜是不够的,毕竟随喜适用的情况是有限的。在生活中更要时时不忘利他和忘我。伤人之语从何而来?不就是人们或存私心,希望贬低他人来提升自己的优越感,或急于表现自己,所以不顾他人感受表达自己观点,此二者,为恶口之源。那么便存利他心,别人不能从你的言语中获得好处的话,不说。所谓好处,可以是鼓励和激励,也可以是有效的建议。而忘我,是不要把自己看得太过重要,大多时候,你的意见对旁人来说,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你的生活,旁人真的也没有那么想要了解。

读《好好说话》(语言之力,请正视)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只是学诚法师的境界是高山仰止,我等凡人自叹弗及。法师所言,处处利他,忘我奉献,我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到,也并没有想过要做到。
我始终认为,人性本私,我等红尘中打滚的庸庸之辈,不可强逆。尊重人的天性,才是适合大多数人的办法。但是纵使人性本私,可人性却也向善,恶语出口之前,先以随喜、利他、忘我三词诘问自己,若能过自己这一关,再说不迟。而越是亲近之人,越需要我们温柔以待。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七月寒。古时候的辩士一语可定诸侯,一语可倾天下,语言之力,可见一斑,所以千万不要小瞧语言的力量。好好说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的一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