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百亿伴随诊断市场争夺战:最难的不是技术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氨基观察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肿瘤诊断从粗放走向精准,让我们在与肿瘤的斗争中,向前迈了一大步 。
当前,精准治疗理念在包括肿瘤早期筛查、伴随诊断和用药指导、预后监测及药物研发等方面都有所应用,但最为成熟的还是伴随诊断 。
放眼全球,开展伴随诊断业务的公司一直是资本追逐的对象 。在美国,该领域巨头之一Guardant Health,最高市值突破180亿美金,曾上演3年4倍的故事 。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国内市场也开始热闹起来,诞生了艾德生物、燃石医学、泛生子、吉因加、飞朔生物等一批明星公司 。其中,艾德生物还曾上演过5年最高涨幅18倍的神话 。
尽管资本热情高涨,明星公司的发展也颇为迅速,但精准医疗仍处于发展早期,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
精准治疗时代,伴随诊断爆发近20年来,靶向治疗药物不断涌现,很多患者得以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不过,在靶向治疗之前,需要评估什么样的患者适合靶向治疗,这就要看基因检测的结果 。
可以说,靶向治疗与伴随诊断相伴相生 。伴随诊断行业的崛起,与精准药物的上市、普及节奏基本一致 。
以靶向药物品类最多的美国市场为例 。伴随诊断巨头Guardant Health在2019年报中表示,美国终端潜在市场规模已达40亿美金 。
尽管国内靶向疗法渗透率仍远低于美国, 但伴随靶向药物的开发热潮,加上政策的强助攻,国内伴随诊断行业快速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
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伴随诊断业务“卖水者”,诊断产品研发公司的业绩表现来窥探一般 。
如下图所示,以艾德生物、泛生子、燃石医学、世和基因等为代表的头部公司,过去几年均表现出高增长的姿态 。
文章图片
这可能只是开始 。对于国内伴随诊断行业来说,天花板远未到来 。毕竟,精准治疗在国内渗透率并不高,2019年为26.7%,远低于美国的85.6%,这意味着背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而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精准医疗仍处于发展早期,最为成熟的肺癌领域目前也仍在不断发展中,耐药机制使得突变位点不断增加 。
未来,随着新的致病机制、新的基因位点发现、新的靶向药物诞生,以及产品的升级迭代,在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共同作用下,整个行业的规模依然有可能进一步提升 。
光大证券便预计,2025年国内伴随诊断市场规模将正式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1亿元 。
没人愿意错过这个正在爆发的市场,资本正乘兴而来、大举入场 。上市的上市,融资的融资,各类伴随诊断公司层出不穷 。
技术路线之争:PCR与NGS谁是最优解?在行业不断向前的情况下,一个问题也随之诞生:谁才是伴随诊断的王者?单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值得探讨一番 。
艾德生物和燃石医学、泛生子、世和基因、诺禾致源、吉因加等公司,便是两类不同发展路线的课代表:前者是传统技术PCR领域豪强,后者则是前沿技术NGS领域的佼佼者 。
此前,市场上有观点认为PCR技术已经过时,NGS将逐步取代PCR成为主流分子诊断技术 。
原因在于,PCR因为通量低、只能检测已知基因以及不能同时提供TMB和MSI等新兴生物标志物结果等因素,使用相对受限 。
相比之下,NGS不仅可以解决这些痛点,并且近年来发展势头较猛,国内外权威指南和专家共识中,均提及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患者进行广泛的分子标志物检测并以此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 。
但很显然,这一判断过于武断了 。毕竟,当前大部分靶向药物需要检测的基因不超过10个,这对PCR技术而言,并没有太大挑战,并且PCR相比NGS还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出报告时间短、性价比高等显著优势,当前依然会是主力军 。
【投稿|百亿伴随诊断市场争夺战:最难的不是技术】当然,随着新的基因位点的发现、新靶向药物的研发继续向前,NGS的地位会愈加凸显,但PCR与NGS仍会是“优势互补、长期共存”的状态 。
毕竟,一个具有更高临床意义的产品组合,对患者才是最有意义的 。这两大技术流派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 。以艾德生物为代表的“老一辈”近年来逐渐发力NGS技术领域,希望找到第二增长曲线;而像泛生子这样的新生代主力,以NGS技术切入,也会辅以PCR技术来站稳脚跟 。
对于伴随诊断公司来说,技术方向并非最为关键的,“拿证”能力或许更为重要 。
合规发展大势所趋,拿证能力成突围关键不管是哪种技术路线,对于药企来说价值的最终体现是业绩 。
伴随诊断公司的收入来源无非是两个:产品销售和药企服务 。前者面向患者,最终目的是通过肿瘤的个体化治疗,达到用药最佳疗效并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后者面向药企,目的是协助药企更好地筛选靶点、研发新药 。
不管是产品销售还是药企服务,对于伴随诊断公司的能力要求都指向一点:拿证能力 。
虽然无论有没有证,伴随诊断公司都可以开展商业化工作,没有证即提供服务(LDT模式),有证可以是IVD模式,也可以是LDT模式 。
但是,IVD模式针对的是有检测能力的医院、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为没有检测能力的医院、体检机构或者保险公司提供LDT模式;
而LDT模式,只能在早期服务所有终端机构,到了后期,只能服务没有检测能力的医院、体检机构或保险公司 。
总体来说,有没有“证”,不仅关乎着产品能不能进院,更决定产品能不能进医保 。某种程度上,这两个因素决定着一款产品的生死富贵 。
而在药企服务方面,药企最关心的则是以下两点:一是准确性足够高,可以精准筛选目标人群,最大限度提升临床结果;二是研发速度不被拖后腿,产品商业化前景不受影响 。
前者对应伴随诊断公司的技术实力,后者则对应上文提及的拿证能力 。
如今,国内新药研发如火如荼,不少药企采取中美双报的注册策略,加上当前针对新药的伴随诊断产品开发,监管部门强烈推荐采取“共同开发”途径,这无疑对诊断公司的经验和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
诊断公司能否根据各地监管机构要求制定合理的注册策略、与各地监管方保持沟通并快速推动产品获批上市,尤为关键 。
而经验丰富的诊断公司往往可以合规、高效地解决问题,把握注册节奏,为药物上市后的临床广泛应用提供保障,自然也会成为药企首选 。
基于这一点,拉长周期看,在伴随诊断这条长坡上,头部公司的雪球将越滚越大 。
一方面,头部公司凭借自身优势,可以在试剂获批靶点方面建立数量优势 。这会让其成为患者和药企的第一选择;另一方面,头部公司获批的产品越多,意味着成功报证的经验越丰富,在尚未获批的试剂领域,也会有显著优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强者恒强 。
在精准医疗大浪潮下,创新药行业注定是百花齐放,但伴随诊断领域,则只会是头部玩家的秀场 。你,最看好谁呢?
推荐阅读
- 投稿|理想汽车主打的增程式,“老司机”怎么看?
- 投稿|昔日空调龙头春兰股份要“复苏”了?
- 投稿|0收入如何估值百亿,科创板biotech:用市研率
- 投稿|打开市场,失去人心,智能门锁价格战背后的迷失
- 投稿|蕉下手里的「防晒牌」,还管用吗?
- 投稿|疫情折翼,对手撒盐,时代天使何以自救?
- 投稿|良品铺子迷失高端化
- 投稿|长城“打不过就加入”蔚小理
- 投稿|抖音“卖水”给腾讯,为碎银几两放弃游戏梦?
- 投稿|技术、成本、利润:高合汽车的“不可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