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有些事情,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这个填鸭式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成为了最自由,也可能是最颓废的地方。

解除了高中严格作息规定后,大学无疑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上课睡觉,下课尿尿,中场玩手机,才是很多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写照。
从大一到大四,我们会遭遇到很多从未有过的迷茫和无助。但是,唯一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人还是自己。
我也不例外,从踏进大学校园那一刻,我一度怀疑过人生。难道我会如此荒废下去?我该如何改变?
自从遇见秋叶大叔的那本《不要等到毕业以后》,我找到了很多问题的答案。不仅仅是让我充满能量,而且让我真正的行动起来了。
秋叶大叔作为一名在微信上为大学生答疑的大学老师,他比其他人更了解大学生。所以,书写的也更接地气,给很多大学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有些事情,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整本书分为10个章节,基本覆盖到了困扰大学生的所有问题。最大的亮点是每一节后面都会附上一个行动任务和推荐一本书,让我们不再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01

秋叶大叔曰:在大学,读什么专业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会独立学习,把知识转变成个人的能力。
经常会有本专业学弟学妹问有关专业方面的问题,我实在无法解答,因为自己也没搞清楚自己专业到底学的是什么。
秋叶大叔在书中提到有关专业的事实:1、很多专业名称很好听,但就业率却很低。2、绝大部分大学生没有真正了解自己就读的专业。3、毕业后换专业甚至跨专业找工作的人越来越多。
我现在才发现,我根本没有不喜欢自己专业的理由,因为我压根不了解本专业。如果因为不了解而不喜欢,这是盲目且无知的。
于是,开始认识起来不感兴趣的专业。从百度到知乎再到新媒体,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了解专业相关常识。
你也为你的专业而懊恼过?


02
秋叶大叔曰:告诉别人参与了哪些事情,叫工作经历。告诉别人可以独立完成哪些事情,这才叫工作经验。
大学社团是大学的一道风景,类型多样,鱼龙混杂。看得新生眼花缭乱,甚至会让人有一种想把自己喜欢的都报名一遍的冲动。
作为一个大三狗,混了1年半的社团,还是有所收获。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一个机会,都需要自己去争取。
社团办活动,一般是大三分配任务给大二,大二忽悠大一一起去做。所以,一般大多数人在社团的大多数时间,是跟着一批人一起去做事,很少有机会一个人单独完成一个活动。
除了养成了合作意识,其他收获甚少。那如何才能真正的在有效的时间内,在社团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呢?我是这样做的。
1、清晰的说出一种自己需要在社团中锻炼的能力
2、把能够锻炼该能力的所有工作罗列出来
3、积极主动的申请参与这些工作中,最好是能担任任务负责人
4、做完任何一件事后,要积极思考并总结
5、重复3和4,注意多跟一些有经验的人交流
搞清楚目标和步骤,才不至于被动参与一些毫无意义的活动。弄明白一点:培养能力最关键的不是你在做什么工作,而是你做工作的时候怎样思考。
你也曾因大学中的这道风景而迷惑?


03
秋叶大叔曰:也许天才的定义应该是那种可以自己为自己找到一种正确训练方法的人。这个方法也许就是所谓的好习惯。
一秒钟就可以养成一个坏习惯,而好习惯却总是来之不易。
摆脱了高中的严格作息表的束缚,睡懒觉、熬夜通宵、拖延症、依赖症等一大堆坏毛病接種而至。
拖延症是最常见的一个大学生病,因为不会控制自己的时间,所以不到最后一刻不行动的习惯就养成了。
书中推荐用时间卡片的方法,可以治疗拖延症。通过写下想法——把想法告诉别人——让朋友监督执行的3步骤,激发我们的行动力,彻底的摆脱拖延症。
你也会为拖延症而焦虑?


04
大学是人间天堂,也可能是地狱。
如果你想颓废,现在就可以,明天就能实现。如果你想改变,现在也可以,明年还不一定有效果。
如果你也期待诗和远方,眼前的苟且就不可逃避。你想要的所有,时间会给你,关键是你要有改变的欲望。
大学里,你会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困惑,同样也会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机会。
有些事情是经历,也是世界对你的考验。挺过了是幸运,没挺过也是一种收获。不必在意成败,只管坚定向前就好。
你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
1、不喜欢本专业,可不可以换专业?2、上课能听懂,但是为什么作业不会做?3、大学该不该谈一场放肆的恋爱?4、我是考研还是找工作?……
似乎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看看大叔怎么说。走进《不要等到毕业以后》,带你走出大学生活的困境和人生的迷茫期。


书后附带大叔的部分答疑记录,也许你也正为某一个问题而苦恼,快来找寻答案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