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效能时间管理1-5课总结

早起,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晨之计在于早起,只有能够起来,才能给自己一个时间和自己相处,才能在晨间计划这一天,很多名人都有早起的习惯,曾国藩说早起是治家之本,富兰克林每天过晚十早五的生活,迪士尼老总每天四点起床,周末也不例外......早起是成功要素之一,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不一定要有名人那样的成功,但是早晨起床带给我们的那种没人打扰的静谧也是很难得的。睡眠刚刚好就可以,睡多了就变成了让人疲惫的梦,相比之下就不如早起,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把一天的时间拉长。

早起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叶武滨老师举了几个例子:安装一个自动窗帘,让光线叫醒我们,用精油、香味唤醒自己,用缓慢的自己喜欢的音乐,还有淋浴,而我自己的方式是想和富兰克林总统看齐,我想过晚十早五的生活。
反思、写日记的习惯,要持续的写日记,这样就可以做到每天反省,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意思,要尽量在晨间没有人的时候写,如果晨间没有时间,也要今天某个时间补上。习惯分两种:一般的习惯和成功的习惯。我是个有梦想的人,而且我的习惯可以帮助我实现梦想,这就是成功的习惯。我不想把伟大的精力花费在无谓的琐事上,我没有时间对小事犹豫,我想把自己的全身上下宝贵的能量用在实现我的梦想上,所以我坚持写日记。
每天早晨写日记的时间只需要三分钟就可以,利用已有的印象笔记的模板,和昨天已经写出来的记录、复制、该下标题,就开始写日记了,开头可以像小时候写日记那样的标注时间、城市、天气、温度等,看看今天的“青蛙”是什么,除了日程上安排的事情还有什么事情要做,写下我的感悟,等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通过写日记可以做到自我反省,也记录了生活中的美好,遇到事情不好的时候,会想着怎样把过去发生的事情转化成未来的下一步,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我该怎么办,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计划。时间是无法管理的,能够管理的只有自己,透过管理自己的习惯、管理自己的事件,来达成对时间的管理,管理学泰斗德鲁克说,时间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稀缺性的资源。他把时间管理排在“五项管理”的第一的位置。
我们要把每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最后才能更好的安排时间。一个人20%的事情需要自己做,80%的事情不需要做,或者可以委托别人做,二八法则也可以用在时间管理中。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而在于把重要的事情专注做、用心做,做到极致,这就叫做:做要事。美国的史蒂文?科维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告诉我们要做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就是要做未来的事情,也就是说要做计划,未雨绸缪,要事第一,要事优先。美国的马克吐温讲:要是我们每天早晨起来就吃掉一只“大青蛙”,那今天就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事情了,“青蛙”代表有挑战的事情,每天要吃掉三只青蛙。一个忙碌的人是被事物缠身的,他没有时间去规划他的未来,所以他也很难去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在紧急与不紧急之间做到一个平衡,那是最关键的。
【易效能时间管理1-5课总结】大脑是CPU,不是硬盘。中国的三大思想哲学体系儒释道都在强调一件事情:活在当下,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的大脑会关注很多事情,如果没完成就会让我们焦虑,但是大脑又不容易记录细节,比如昨天你看的书是第几页,内容是什么等。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是越来越不清晰的,所以当有的事情在很久以后要做的话,我们现在还不着急,一旦不着急的事情就很容易忘记,事情一多,就更容易忘记,于是就变成了重要紧急的事情了。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思考问题的器官,而不是一个记忆的器官,但实际上,记忆是大脑的低级功能,思考才是大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的内存有限,当我们还有没完成的事情,我们就会关注、焦虑,然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会被分心,所以按照大卫艾伦的观点,我们想把事情做成,我们就要活在当下,我们就要很专注、不分心,没有那些没有完成的事情让你焦虑,引发你的关注。管理自己不能靠大脑,把大脑里的所有想法写下来,清空大脑,收集的要彻底,家里的、工作的等等所有事情,建议利用手机上的APP,这样大脑就会轻松很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