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中国这个产业,资本猛入,美国生畏

出口|中国这个产业,资本猛入,美国生畏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亿欧网(ID: i-yiou),作者 | 苑晶铭,编辑 | 钱漪 常亮,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从2021年至今,稀土这个本已在二级市场暗淡的产业投资热度几度高涨 。
根据Choice数据,2021年全年,稀土产业指数累计上涨70.7%,年中最高点更是创了指数发布近10年的新高 。彼时,稀土板块行情火爆异常,投资者情绪空前高涨,大量热钱涌入,龙头股票在最火热的时候每天有超百亿元的成交额,稳居市场成交榜前10 。
如今,资本市场上稀土声量越来越高,但稀土产业的“高弹性”也让身处这一赛道的玩家喜忧参半 。原因是在2021年11月,稀土市场开始远不如资本预期 。choice数据显示,稀土产业指数累计下跌44.83%,居于市场跌幅最前列 。
而到了今年4月,稀土板块又开始反弹再次居于市场最前列 。且近期国内外稀土永磁产业链企业正掀起新一轮的投资热潮,投资者笑逐颜开 。更有相关业内人士断言:稀土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我国在稀土领域天然禀赋的优势,有可能在今年点燃阶段性行情,它将是未来中国在国际问题上掌握话语权的底牌之一 。
“美国芯片,中国稀土” 。美国芯片技术制约我国科技行业发展,我国是否也可以用稀土“卡住美国的脖子”?当“煎熬时期”此起彼伏,中国稀土能否给这一赛道的玩家信心?这一产业将会走向何方?
地位不稳?“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稀土对于我国而言,不仅是世界上1/5高科技产品必备的“味精”,更是未来在世界谈判桌上的强有力筹码 。
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具备稀土储量的天然优势 。
早在1983年,日本就出台了稀有矿产战略储备制度,其国内83%的稀土来自中国 。美国的稀土储量虽仅次于我国和巴西,但其稀土以轻稀土为主,开采性价比不高,被业内人士称为“假稀土”,且美国稀土进口量的80%同样来自我国 。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数据,从全球储量来看,2021年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1.2亿吨,其中中国储量为4400万吨;从全球产量来看,2021年全球稀土产量为 28 万吨,其中中国产量为16.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0% 。换言之,目前全球稀土资源的集中度较高,我国产量、储量均为全球第一 。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过去长期的粗放式经营,对外出口稀土成为常见的创汇手段,稀土的低成本和高利润,让无数私营企业一头扎进稀土开采这座掘金场,希望从中获取发家致富的机会 。随着国内稀土被疯狂开采,我国稀土储量正在加速减少 。相关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稀土储量已经从2009年的50%降至37%,巴西与越南合计储量已达到36%,逼近中国 。 
此外,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土耳其日报》报道,位于土耳其西北部的埃斯基谢希尔省发现大量稀土资源,矿床约含6.94亿吨稀土,加工后或可为土耳其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益 。土耳其矿业及金属出口商联合会成员梅京·切金奇称:“土耳其发现的稀土储量足以满足世界1000年的需求 。”
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稀土储量优势地位将受到挑战?
至少,土耳其这一发现为西方提供了一个不那么悲观的稀土前景 。咨询公司阿达马斯商情公司董事总经理瑞安·卡斯蒂尤表示:“我并不会说这是欧洲市场的救星,但这确实是个好消息 。(稀土)问题是如此严重,需求增长是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需要许多像在土耳其这样的发现” 。
可根据实际状况来看,西方国家想要利用土耳其所拥有的稀土资源来动摇中国的垄断地位,短期内还不现实 。相关专家表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稀土全产业链的国家,掌握最尖端的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技术 。上述消息还未完全证实,同时还需要考虑该矿藏是否能开采、是否具备开采条件以及技术和时间等问题 。
据相关统计,目前全球80%以上的稀土产业集中在中国境内,除中国以外的唯一一家轻稀土分离工厂位于马来西亚,属于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 。除此之外,其他国家的稀土项目都只停留在原矿开采阶段,并没有稀土分离的技术应用 。
换言之,从整个行业看,我国稀土行业在采选、冶炼分离技术、环保治理方面整体领跑,在高新技术材料如永磁、储氢、发光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CSIS高级研究员简·中野(Jane Nakano)表示:“我们还需要问一些问题来评估这个新矿藏可能对全球供应链产生的影响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稀土供应商,北京表现出利用其在稀土行业的垄断地位来实现其政治目标的意愿,这给几个主要国家敲响了警钟” 。
但CSIS报告也指出:“随着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赋予新参与者竞争的能力,中国在该行业(稀土)的影响力可能会在未来几年被削弱” 。
必须承认的是,仅仅依靠稀土储量无法让我国在国际市场保持长期优势地位,目前我国稀土产业链一直存在着整合程度低、分散化、资源利用率低的弊端 。且在垄断市场后,我国稀土非但没有提升价格,反而在稀土行业开始恶性内部竞争破坏市场定价 。同时,稀土的开采和提炼还伴随着高污染,稀土行业备受“做赔本生意”的困扰 。
不过实际上,上述诸多问题由来已久,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根除 。但对于稀土产业优先发展的我国而言尚且如此,后续追赶的国家更将陷入发展窘境 。眼下,我国稀土产业正经历着新的变革,机遇蓝海已迎面展开 。换言之,中国的稀土想要发挥自身的价值,缺一个需求风口带动 。如今,这个风口来了,就是时下大热的新能源 。 
中信证券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节能电机、工业机器人等下游领域蓬勃发展,全球稀土产业链企业积极推进高性能钕铁硼扩张计划 。且受稀土产业链不完整、综合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海外稀土永磁产能扩张或不及预期,未来高性能钕铁硼供给还看中国 。
东风已来【出口|中国这个产业,资本猛入,美国生畏】稀土又分为重稀土与轻稀土 。钐、铕、钆等重稀土元素主要应用于军工、核反应堆等高精尖领域,相较于轻稀土用量较少 。而用量更多的轻稀土元素如镨、钕等则被广泛应用于永磁材料、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等领域 。 
其中,永磁材料几乎占据下游用量的半壁江山,也恰恰是稀土在这一领域的大量应用,为其日后得到资本市场热捧埋下伏笔 。在“双碳”目标下,稀土永磁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
作为稀土下游用量最大的材料,稀土永磁是新能源车电机的核心材料 。这种由铁、稀土元素钕和硼组成的钕铁硼磁铁晶体在磁化后,其磁性受外界磁场、温度等干扰因素影响较小,可以保持长久稳定,俗称“万磁王” 。以10kW电机为例,使用稀土永磁材料可以降低电机重量130kg 。同时,因为元素储量较为充足,其成本也更低廉 。
对于任何行业厂商而言,成本问题都是敏感点 。比如2021年7月,特斯拉Model Y宣布降价 。Model Y将此前使用的三相异步电机换成了成本更低的国产永磁电机,而Model 3也将在不久后改为使用永磁同步电机 。
高性价比的国产永磁电机让马斯克“真香了”,这种真香定律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将继续 。随着2021年新能源车销量的快速增长,稀土永磁需求被拉动,钕铁硼需求量提升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稀土永磁最大的增长引擎,带火整个产业 。
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7.1万辆和200.3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 。国金证券预计,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对钕铁硼的需求量为36841吨,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6.32%,占比也将从2020年的15%上升到2023年的26% 。国内稀土永磁企业也顺势摆脱出口限制转而内销 。
比如国内的两家稀土永磁材料龙头中科三环与金力永磁,已经成功打入特斯拉的供应链 。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中钢天源、金力永磁、领益智造等3只稀土永磁概念股的涨幅均超过了150%,分别达到了284%、194%、151% 。
以金力永磁为例,该公司在2018年9月21日上市首日的收盘价为7.76元/股,到2018年10月15日收盘价涨至20.13元/股 。此后股价涨幅放缓,截至2019年5月15日的收盘价为20.9元/股 。此后,金力永磁股价连续飙升,5月16日起接连涨停 。截至7月11日收盘,金力永磁股价报41.45元/股 。
SMM稀土分析师也表示,目前稀土龙头企业产品规模及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高,多数存在扩产计划 。在相关行业公司深化公司结构和扩大产品体系的同时,稀土产业布局得到改善,企业话语权也将进一步提升 。
出口|中国这个产业,资本猛入,美国生畏
文章图片

根据媒体报道,金田股份当前稀土磁性材料产品产能为5000吨,正在包头投资建设8000吨稀土永磁材料项目 。包头项目分2期建设,预计分别在2023、2024年投产,建成后总产能将达1.3万吨,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
无独有偶,根据金力永磁与银海新材有关股东签署《收购意向协议》,该公司拟收购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银海新材51%的股权 。
据悉,银海新材是专业从事稀土抛光粉、磁性材料等废弃物料综合回收利用生产加工企业,主要以稀土抛光粉、磁性材料等废弃物料作为生产原料,提取其中的稀土元素 。银海新材已建成稀土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年产5000吨多种单一稀土化合物产品的生产能力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2025年我国和全球的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将分别达到28.4万吨和31.0万吨,我国磁材产量全球第一 。
尾声在新能源引导的新旧能源切换之外,碳中和另一大重点方向,即在于产业整体的节能增效 。
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重点指出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 以电机、风机、泵、压缩机、变压器、换热器、工业锅炉等设备为重点,全面提升能效标准 。新能源和节能增效两条路线,都不能避开稀土 。
钕铁硼永磁电机的爆发让稀土真正步入大规模商用,这也让稀土投资不仅停留在资源层面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年,高性能钕铁硼用于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节能变频空调、节能电梯、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占比分别为19.8%、15.0%、14.0%、14.6%、12.8% 。
据《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 年)》,钕铁硼永磁电机的渗透率有望从如今的3%提升至20%,需求量剧增7倍 。至2023年,高效节能电机年产量预计达到1.7亿千瓦,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20%以上,实现年节电量490亿千瓦时 。
在以资源稀缺为筹码,大国博弈为底色的牌局上,中国曾手握“王牌”——稀土,却因为没有规则上的话语权,无法打出这张牌,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如今能源变革风口到来,作为上游原料的稀土或有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
不过,稀土价格仍由供需双方决定,近期新能源汽车缺芯或对下游需求有一定影响 。加之稀土股经历两个月爆炒后,估值已经来到较高位置,似有回撤势头 。如果不小心,亦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跌停的锂矿板块 。
对此,渤海证券研报认为,本轮稀土涨价的逻辑已经转变:需求端在新能源的拉动下快速增长,空间已然打开,看好本轮稀土价格中枢处于高位的持续性,未来稀土材料的渗透率可能在更多行业中得到提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