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车企们不应让OTA变成“DLC”

投稿|车企们不应让OTA变成“DLC”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雷科技 , 编辑|失魂引
在近期的财报会议上 , 特斯拉CEO马斯克透露 , 因原先的价格太便宜 , FSD自动驾驶技术拟涨价 。此言论一出 , 立刻让无数网友愤懑不已 , 上次涨价后 , FSD的价格已高达1.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1万元) , 足以购买一台高性价比的燃油车 , 居然还要涨价 , 着实令人有些难以接受 。
【投稿|车企们不应让OTA变成“DLC”】软件收费已成为车企赚取利润的主要方案之一 , 前段时间奔驰EQS升级后轮转向功能 , 价格居然都高达4998元/年 。随便OTA升级一项功能 , 就要向用户收费 , 奔驰的后轮转向 , 宝马的座椅加热、特斯拉方向盘加热等 , 与汽车驾驶、乘坐舒适度相关的功能 , 居然都开始收费了 。
在汽车行业发展至今的100多年历史中 , 软件收费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 却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 , 众多车企宣布要通过软件收费 , 这一切真的合理吗?
软件收费 , 真的合理吗?软件收费 ,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 , 车企加入其中 , 尤其是新能源车企 , 更是认准了软件收费模式 。2020年8月19日 , 广汽蔚来创始人、CEO廖兵表示 , 蔚来汽车的综合硬件利润不会超过1% , 将主要依靠软件赚钱 。小雷上一次听到类似的话 , 应该是小米CEO雷军在发布会上宣布 , 手机综合硬件利润不会超过5% 。
汽车与手机不同 , 传统车企的利润其实大多不高 , 就拿国内知名车企长城来说 , 2021年营收1363亿元 , 净利润仅68亿元 , 净利率真的不足5% 。相比之下 , 新能源汽车的净利润明显更高一些 , 91che计算数据显示 , 2021年第一季度 , 蔚来汽车单车利润约7.75万元 。特斯拉就更不用说了 , 单车利润1.0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2万元) 。
净利润高的是新能源汽车 , 软件收费多的仍是新能源汽车 , 更关键的是 , 收费的功能太离谱了 。FSD自动驾驶技术还好一些 , 毕竟是特斯拉无数工程师潜心研究的成果 , 可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这种功能也要收费 , 消费者真的无法接受 , 原因在于购买汽车时 , 我们已经为硬件付款一次了 , 结果使用功能时 , 竟然还需要再额外出钱 。
此外 , 软件收费的买断制和订阅制度 , 也令网友无法理解 。就拿奔驰ESQ系列的后轮转向距离 , 无论高配低配 , 都是出厂硬件就已配备 , 结果仍需要4998元一年 。现在中国已不强制私家车报废 , 就按照使用20年计算 , 后轮转向费用接近10万元 。当然 , 购买这种售价百万豪车的人不差那点钱 , 但那并不表明他们人傻钱多 , 愿意接受奔驰的高价软件使用费 。
毫无疑问 , 车企的软件收费方案 , 已经令许多消费者反感 。如果是完全的买断制收费还行 , 我们买车时同时支付 , 将其算在汽车价格内就够了 , 无法买断的订阅制度 , 才是真的令人厌烦 。更令我们担心的是 , 软件收费普及之后 , 车企会不会更加肆无忌惮 , 随意增加收费项目 。
软件收费 , 不该是游戏DLC游戏DLC收费模式上线之时 , 也曾遭遇玩家的反对 , 但游戏厂商以良心的方式取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在不买DLC的情况下 , 游戏本体可玩性依然很高 , 该有的全部都有 。如果说游戏本体是一辆汽车 , 那么DLC就是在汽车中安装一个车载冰箱 , 方便我们在行驶的过程中喝冷饮 。
随着DLC收费模式被接受 , 游戏厂商就开始变了 , 甚至游戏还没有正式发布时 , 就急着推DLC , 甚至《方舟:生存进化》出现过不买DLC就无法正常启动游戏的问题 。现在许多游戏的DLC就像汽车的轮胎、方向盘 , 不买几乎没法正常玩 , DLC从曾经的游戏补充 , 变成了游戏的一部分 , 游戏公司正在挑战玩家的底线 。
我们对汽车软件收费的担忧就在这里 , 未来汽车行业会不会也变成这个样子 , 买到一辆车后 , 开空调需要收费、调整座椅需要收费 , 甚至高速模式都要收费 , 每年还要为其他乱七八糟功能的订阅 , 支付数万元 。如果不买这些功能 , 汽车的可操作性将会很差 , 体验也会很差 。
此外 , 手机厂商利润降低后 , 普遍会选择加入广告 , 以此盈利 。广告的时代已经到来 , 不仅仅是手机 , 智能电视、智能冰箱都出现了大量广告 , 早前某品牌车机系统居然也出现了广告 , 虽然只是通知栏广告 , 但谁也不敢保证这么发展下去 , 车机会不会出现弹窗广告 。对于消费者而言 , 车机广告绝对是最不能忍受的 , 如果高速上正用着导航 , 突然弹出一个弹窗广告 , 那会是什么感觉 。
更令人担忧的是 , 手机App开屏广告已经非常普遍 , 如果车机也加入了开屏广告 , 打开一个导航都需要等待几秒 , 估计消费者真的要被气疯了 。车企搞软件收费 , 很可能是为了在以低价格做宣传的同时 , 保证汽车利润 , 但却给消费者心中添堵 。
小雷认为 , FSD这种软件收费可以理解 , 但车企必须把握尺度 , 消费者买车时已经为硬件付过一次钱了 , 但使用某些功能时还要再掏一次钱 , 明显有些不合理 。需要收费的软件 , 不应该是我们常用的汽车功能 , 更应该是汽车体验的补充 , 如车企想要赚钱 , 最好的方案是把需要收费的软件 , 直接加到汽车之中 , 而不是二次收费 。
软件收费 , 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吗?早在21世纪初 , 丰田旗下的豪华汽车品牌雷克萨斯 , 就在G-BOOK汽车推出了软件收费制度 , 每年840元即可享受“话务员服务” , 由雷克萨斯的话务员帮忙检索和设定导航功能 。这种需要人工参与的服务 , 收费还算合理 , 直到特斯拉带起了OTA功能升级收费的热潮 , 软件收费才真正走向台前 。
如今 , 奔驰、宝马、蔚来、特斯拉等众多车企 , 都加入了软件收费 , 可见未来汽车软件收费功能将成为主流 , 其中的利润太大了 , 没有几个车企能够拒绝 。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 越贵的汽车 , 越有可能加入软件收费模块 , 反而是15万元以内的汽车 , 因本身价格就不高 , 加入某些硬件 , 却需要付费使用 , 受众很可能不愿意额外付钱 , 所以不太可能采用软件收费方案 。
这种情况还好 , 毕竟豪车不坑穷人 , 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奇瑞、吉利等 , 它们的产品我们都可以放心购买 。不过这些车企的车机流量 , 免费使用到期后 , 也需要额外购买 , 小雷建议 , 它们干脆在交付时 , 直接与用户签订合同 , 一次性支付多年车机流量费 , 避免到期后用户反复购买太麻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