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腾讯综艺,探索与混沌同步

投稿|腾讯综艺,探索与混沌同步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文娱Talk , 作者 | 海海
有谁关心 , 《开始推理吧》本周要收网了?
柚见你组织到底是什么?
内鬼究竟是谁?
如果你不知道kk在说些什么 , 这就是腾讯综艺该反省的事了 。
【投稿|腾讯综艺,探索与混沌同步】6月1日 , 腾讯视频发布2022年H2“步履不停 , 盛夏可期”综艺主题片单 , 30+档综艺即将陆续上线 。其中新综超过20档 , 占据总数量的近70% 。
新赛道新题材 , 从2022上半年开始就是腾讯综艺的核心关键词了 。根据kk的不完全统计 , 今年上半年 , 腾讯视频共计推出了9档综艺 , 其中8档为新综 , 数量颇多 , 但整体的市场反馈却不尽人意 。
就腾讯视频本年度高调而起的推理赛道来说 , 《开始推理吧》与《登录圆鱼洲》都没能达到预期 。前者的大案套小案剧情化结构无法长线吸引观众 , 被吐槽形式杂糅;后者则在游戏关卡设计上被质疑抄袭 。
但要论今年腾讯视频在综艺上栽的最大跟头 , 应该是严敏(闻脉文化)的《新游记》 。挂起“严敏”这块招牌 , 市场对其抱有巨大期待 。
投稿|腾讯综艺,探索与混沌同步
文章图片

“见天 , 见地 , 见苍生” , 严敏依然是严敏 , 也能看得出节目组的煞费苦心 , 但很遗憾 , “男人帮”却没有那么容易复制 。最终 , 节目只能在一片“装苦作乐”“公子哥领着天价演出费 , 戏耍我们打工人”等等争议中 , 以豆瓣4.6惨淡收尾 。
电竞题材的《战至巅峰》也陷入真人秀用户与游戏受众两边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
无论新赛道加码、节目模式还是内容题材 , 在新旧交替的时期——2022年上半年 , 腾讯综艺的布局 , 呈现出了在新综全面失利的泥沼里 , 逐渐迷失方向的混沌感 。
挖来“明侦”团队 , 推理赛道还是连扑?推理综艺的风刮了数年 , 终于在“明侦团队出走腾讯”的舆论下达到了顶峰 。
上半年 , 推理赛道的延迟玩家腾讯视频一口气推了两档新综 , 高调加码推理综艺 , 两档节目均出自《明星大侦探》原团队核心成员组成的湖南侦侦日上文化创意之手 , 分别是《开始推理吧》以及《登录圆鱼洲》 。
投稿|腾讯综艺,探索与混沌同步
文章图片

2022年2月 , 成立于2021年8月的湖南侦侦日上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 发生工商变更 , 新增股东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持股23.52942% 。一时之间 , 腾讯视频挖走《明星大侦探》团队消息甚嚣尘上 , 但这也并不妨碍 , 腾讯视频在推理赛道的高歌猛进 。
如今 , 《开始推理吧》接近收官 , 《登录圆鱼洲》悄无声息地也播了近半 , 从目前的战绩来看 , 何忱带领的侦侦日上 , 转战腾讯 , 开局打烂 。
《开始推理吧》大案套小案剧情化构思过于理想化 , kk此前讨论过 , 倘若建立在一个长线IP基础上 , 有扎实的受众基本盘和基础的粉丝群 , 要达成小案并大案的最后收线 , 应该有希望 。但很遗憾 , 《开始推理吧》对于腾讯视频来说 , 是个全新的节目 。
此次重点来看看《登录圆鱼洲》的情况 。
根据腾讯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天相工作室群高级总监邱越邱越此前的媒体采访 , 《登录圆鱼洲》的策划时间很短 。从1月中旬构思想法 , 到录制结束 , 前后大约6个多月 。邱越称 , 这是一个极限的操作 , 从策划到落地很快 。腾讯综艺现在的状态也是 , 抓住一个好想法就要迅速落地执行 。
想法不错 , 那么迅速落地执行之后的成果如何呢?
根据相关介绍 , 为了打造平行于现实世界的游戏世界——圆鱼洲 , 节目组可没少费功夫 。在岳阳平江生态公园 , 圆鱼门、湖景圆鱼包、白敬亭谐音的静亭、圆鱼集市等等耗费心力打造了圆鱼洲 , 同时搭配场景还给 “圆鱼洲”设计了慢慢掌(圆鱼洲上生长最慢吞吞的植物)、嗨皮球(给洲民传递快乐情绪的生物)等配套生物 。
表面功夫很到位 , 但这也是腾讯系综艺的老毛病了 。如同《开始推理吧》那座最终也没咋用上的20000平方米豪华实景建筑一样——鹅味很重 , 形式大于内容 , 除了吐槽的时候多了条“经费是不是都花在搭建场景上了” , 花大钱办杂事 , 没有太大的作用 。
说来也奇怪 , 无论你原本来自何处 , 曾经做出过什么神综 , 只要进入腾讯系统 , 仿佛卡bug一样 , 自动生成这个臭毛病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有钱就会变‘坏’”?
比起置景的用心 , 内容端《登录圆鱼洲》就显得有些草率了 。
模式上 , 节目有韩综《新世界货币战争》的影子 , 环节设计上 , 首期还被质疑抄袭日漫抢椅子游戏 。嘉宾方面 , 撇去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张子贤和林墨 , 白敬亭、李诞、王濛加上杨超越 , 都还算是国产综艺领域热门选手 。
《登录圆鱼洲》最大的问题 , 在于定位与实际操作(节目设计)的不匹配 。蹭着“元宇宙”的热度 , 主打“博弈”概念 , 考验嘉宾策略 , 追求智力博弈无限流效果的节目 , 搭配的却是低幼降智的环节设计 , 再加上嘉宾(智)力不从心的通告感 。其本质还是一个普通的户外明星游戏真人秀 , 因此 , 整个节目最终呈现出了一种空有概念的敷衍感 。
在声势浩大但都两连扑的情况下 , 片单上预计会在今年上线的《她他它真探社》 , 能否为腾讯在推理赛道的重金加码挽回一点颜面?倘若又把功夫都下在场景和铺设宏大的概念上 , kk主观认为 , 不太乐观 。
行业高度肯定腾讯综艺创作对于创新的追求和探索精神 , 但所谓的“好的想法” , 到底是短暂的热门话题 , 还是真顺应市场需求?腾讯综艺还需要分分清楚 。
此外 ,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些进入平台系统的团队 , 最后都免不了一个泯然众人矣的结局 。问题到底出在内容制作团队本身 , 还是平台对于内容创作的策略导向?值得思考 。
中视频、分账 , 是炒概念?还是越来越长的“裹脚布”水内容失灵之后 , 综艺篇幅回归到本来的正常值区间内 。
从去年开始 , 腾讯视频开始进行「小鲜综」系列尝试 。之后推出了一系列20-30分钟的小体量微综艺 , 如聚焦职场的《人间指南》、关注恋爱的《仅一日可恋》以及杨天真为主导的《大有可为的我》 , 都没能引起太大的关注 。
直到 , 2021年11月 , 《毛雪汪》靠着毛不易与李雪琴独特的个人个性特征 , 获得了不少关注度 。邱越曾透露 , “《毛雪汪》是腾讯视频首档内容和商业逻辑都跑通的中视频综艺” 。
你说这是一种基于市场趋势判断的制作逻辑回归 。
那确实是 。
观众的确对动辄3个小时且全程平淡无奇的综艺真人秀审美疲劳了 , 且以小博大轻装上阵也的确符合当下整体低迷的市场环境 。但要吹这样的形式 , 是拓宽综艺边界的创新 , 听起来就没有太大的说服力了 。
同时 , 吸引观众长线进行内容消费的前提是 , 持续性地有内容 。papi酱与罗翔的谈话 , 做上100期都有新鲜话题切入点 , 但在没有强内容输出的情况下 , 场景较为单一 , 且逐渐开始呈现“艺人上通告宣传”感的《毛雪汪》要如何长期维持内容 , 是个大问题 。
邱越所说的“任何嘉宾来都不会打破这里的氛围”就更是个难题了 。《向往的生活》就是个活生生的案例 。
同时 , 时长变短 , 商业化空间被压缩 , 植入怎么做也是个问题 。《毛雪汪》在第二季迎来了宜家、瑞幸等品牌的合作 。但贴片、口播、场景置放的方式 , 在观感上也给节目带来了很强烈的广告感 。设想一下 , 节目长度30分钟左右 , 倘若进场3个以上品牌 , 是沦为广告片呢还是沦为广告片呢?
比起所谓《毛雪汪》小体量的创新 , 15分钟左右且日更的《闪亮的日子》 , 开启了分账综艺试水 , 倒更加值得关注 。
但分账综艺要赚钱是个难题 。一方面 , 分账的模式对需要垫资的制作公司来说 , 风险倍增;另一方面 , 以剧集分账为参考 , 目前分账模式高度依赖平台补贴 。因而 , 在规则机制没有成熟透明化运作之前 , 行业制作公司很难大面积加入 。
尽管同时期有强关联的节目热度很高 , 为《闪亮的日子》赢得了不少流量 。相关行业人士透露 , 腾讯试水的分账综艺项目并不能回本 。
商业化漂亮 , 即便创作团队明显疲乏 , 观众审美疲劳 , 也能出到6、7季 。而不赚钱 , 概念多漂亮 , 都无法长久维持 。短小的内容 , 短视频平台有更强大的用户基础 , 分账的模式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 腾讯小鲜综的未来还得再摸索摸索 。
素人恋综再度卡位成功 , 这就行了吗?如果说推理综艺高度考验创作团队的内容设计与逻辑 , 那么素人恋综就几乎是全靠老天赏饭的品类了 。感情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人与人之间难以预判的关系走向 , 而这也是恋综的核心看点之一 。
2022年的恋综竞争 , 非常明显地进入了以不同年龄、不同情感状态为基础条件的持续细化阶段 , 母胎solo、30+群体、90后、失恋素人等等 。就这一点而言 , 《半熟恋人》能在上半年20多部恋综当中杀出一条血路 , 腾讯在恋综上的运气和实力的确不错 。
投稿|腾讯综艺,探索与混沌同步
文章图片

在超级IP的策略下 , 《心动的信号》从2018年至今已经走过了四季 , 第5季也在章程之上了 。在细分赛道上 , 也逐渐开辟出了《半熟恋人》《灿烂的前行》等新品 。
回顾来看 , 腾讯在恋综领域的确有很拿得出手的代表作——无法超越的《心动的信号》2、虽深陷风波但也算热度新高的《心动的信号》4 , 以及上文提到的聚焦30+的2022新晋爆款选手《半熟恋人》 。
只不过 , 恋爱综艺 , 基本没有什么模式价值可言 。kk曾在《优酷屡次翻车 , 恋综背调是摆设?》采访时与业内资深制片人探讨过 , “为什么做恋综的公司 , 没有一家能做成米未或笑果”?这个问题 。
对方认为 , 究其根本原因 , 恋综卖的 , 从来就不是内容的创新、模式的迭代和探索 , 恋综贩卖的 , 是纯靠运气的“看对眼”以及“化学反应”—— “罗拉和王能能倘若去另一档节目 , 也一样会有火花 , 杨凯雯赵琦君同理” 。
换句话 , 无论是打开国产恋综新局面的《心动的信号》还是开辟细分30+赛道成年人爱情的《半熟恋人》 , 下一个爆款在哪里 , 100%取决于下一对cp在哪里 。至于 , 目前已经开启的第二季 , 还能否找到第二对罗拉X王能能 , 这就跟去庙里求姻缘一样 , 得靠缘分 。
kk对此观点并非完全赞同 , 但也确实无法否认 , “真人秀+演播室观察”模式复制性强 , 成本低 , 恋综 , 的确高度依赖嘉宾 。《心动》4就因嘉宾问题陷入负面争议 。
这意味着 , 随着这个赛道拥挤程度的加剧 , “合适的人”也就成了难题之一 。而对于腾讯而言 , 恋综是能做成“长项”还是只能扮演“他有我不能无”的基础配置内容板块 , 还得看下一阶段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
“三好” , 算好了吗?(嗯 , 怎么不算呢 。)
混沌的结果就是“杂货铺”既视感 。
看起来什么都有 , 但仔细看 , 既没有亮眼的优势商品 , 也看不出明晰的产品布局 。
过去鼎盛时期 , 我们对各家当家产品如数家珍 , 即便不是深度用户也知道《明日之子》系列、《脱口秀大会》等是腾讯综艺的头牌代表作 。如今 , 数量不减 , 能脱口而出的代表作却几乎没有了 。
投稿|腾讯综艺,探索与混沌同步
文章图片

2022腾讯在线视频V视界大会上 , 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马延琨以“好好生活”、“好好学习”和“好好运动”为关键词 , 对腾讯在线视频2022年的综艺、纪录片、体育赛事等品类内容的布局进行过详细的阐释 。
将恋综、推理综艺、观察类归为“好好生活”;职场脱口秀类放置在“好好学习”里 , 同时将聚焦运动的《超新星运动会》《家门口的运动会》算做了“好好运动”品类 。相比曾经“超级IP”的畅想 , 三个好好总透着一股海底捞式的广撒网味 。
客观来说 , 在选秀综艺的折戟之后 , 头部急速收缩 , 从商业化角度 , 持续加注细分赛道的布局的确是顺应市场趋势的好选择 。《怎么办脱口秀》品牌合作多达8个 , 《开始推理吧》与《登录圆鱼洲》也有蒙牛、可口可乐、炫迈等品牌的支持 , 就连《灿烂的前行》都有蘑菇街、三九胃泰的青睐 。
投稿|腾讯综艺,探索与混沌同步
文章图片

创作团队配置上 , 腾讯视频的内部团队也跟得上不断细分的趋势——根据鹅厂综艺家 , 腾讯目前共计拥有7大工作室 , 分别是多晓萌带领的Nova工作室、王鑫璇主导的羊不辣德工作室、白洪羽的七盎司工作室、池源的天际工作室、李笑的天马工作室、徐扬的坐标系工作室以及何远雄负责的新线工作室 。
据了解 , 腾讯综艺采取的是开放合作的项目经理制 。平台方的腾讯视频旗下工作室主要负责把关和运营 , 具体制作环节则交由外部合作的节目制作团队 。
清晰的部署是其优势 , 但运营权限、冗杂的流程也是其饱受诟病的痛点 。在这样的机制下 , 内容创作很容易为流程退位 , 这个亏 , 腾讯综艺2021年就吃过了 。
如今 , 在上半年新综几乎全面失利的情况下 , 下半年近70%的新综又能否助力腾讯综艺实现三个好好的目标 , 为腾讯综艺在细分政策下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 还不好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