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

读《活着》有感
文章图片

今晚一个人在图书馆读完了《活着》的后部分。最让人心痛,流泪的部分。
当看到他们一家人经历饥荒,到处挖野菜,地瓜,树根时,为了一个吃的和别人打架争论时,家珍跟父亲要了一点米藏到胸口一家人偷偷摸摸的喝到米稀饭高兴得不行时,我的心就紧紧的揪着,难受着。
后来看到有庆在医院因为给县长那刚生完育缺血的妻子献血过多而死时,我再也忍不住的流泪了,主人公为了不让已经重病的妻子过度伤心而一个人背着儿子在外面呆了一整夜,在黎明时默默的把儿子埋在了父母的坟旁。
我在想,那一夜该是有多么的难熬和痛苦。他竟然坚强的挺了过来,或许也正是那一夜让他变得强大了,所以当女儿凤霞,妻子家珍,女婿二喜,外孙苦根,一个个离他而去后,他还能一个人带着一头老牛默默的活着。
【读《活着》有感】我常说“很多事情还没发生,就知道自己会无法接受”。可是,无法接受又能怎样呢?活着的本身意义就是活着。不管遇到多痛的事,都要好好的活着,好好的活着。
我想念我那现在正在上夜班的父母了,他们很努力的在生活着,为了我和弟弟。他们也亲身经历过最爱的孩子离去的悲痛,他们现在仍然坚强和伟大的活着。我很幸运生活在这个不愁吃不愁穿的年代,我深深的同情着那些遭受苦难的人民大众。我的奶奶曾跟我说过她吃树皮的经历,年小的我当时不懂,现在我理解了他们坚持的伟大。谢谢余华。谢谢《活着》。
“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


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偶尔有轻松的、优美的、善良的时刻……《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