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的老师和学生对话

上海晴
今日读完《人生转轨处》,以下是摘录
哲学学家萨特说过:不管命运和环境把你 打造成什么样子,一旦某一刻你意识到这种状态,并且经过审视与反 思的过程,之后,你就再也无法安之若素,回到原先不察觉之前的样 子了。
存在主义认为,人活在当下,只有承认当下,放眼未来才是强者 该做的,过往则不究。纠缠于追究过去,是刻舟求剑的行为。除了怨妇般的抱怨之外,并没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另外,喜欢抱怨的人都是 没出息的。

其实每个人刚开始都是被别人,被环境塑造的。出生了就像一个 空水桶,被别人往里面装东西,水桶本无意识,是被动的。可是只要 水桶意识到了要往肚子装什么东西才让自己高兴时,这时你不能够把 原先的东西倒掉,因为你是倒不出来的(你不能够像倒垃圾桶那样清 除思想和习惯)。
假设你现在肚子里装了半桶浑水,不满意。好,那 么就从现在起把关,专挑自己喜欢的东西装进去。承认之前的浑水还在,但是慢慢往里面装好东西去勾兑。只要努力勾兑,累积的数量多 了,整体的改善是肯定的。朝向这个目标进取,努力不懈,这就是强 者的态度。我们能不能做一个真正的强者呢?首先看有没有强者的态 度。

家长总是想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可常常是 一厢情愿的,事与愿违。很多人不懂得掌握时机,步骤,策略,方法 简单粗暴。这是某些家长的能力所限,就算孩子怎么抗拒,家长依然 理直气壮,没有悔疚之心。为什么会那么牛气呢?就因为他们有个坚 硬的理由:我是你的父母,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就算搞错了, 就算好心办坏事吧,道德上无过。

【睿智的老师和学生对话】由于他们掌握与生俱来的道德后盾,因此后顾很轻,就懒得检讨 方法了,举着道德盾牌肆无忌惮地蛮推。就算把孩子搞砸了,有“可 怜天下父母心”这块金牌顶着,加上“社会风气有责论”,就没有任 何社会谴责,道德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仔细观察过这类现象,发 现这部分家长行为成因是:在自己角色天然免责的前提下,导致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

中国的传统家庭观中,父母容易把孩子的生命物化,视为自己的财产。所以在古代卖儿女是法律所支持的。现在虽然不卖了,并非认识上有质的进步,只不过是生活好过 了。所以,在街上还不时看见有孩子脖子上挂着卖了自己去给父母治病之类的牌子,跪在路边,博取路人同情,换得银两施舍。之所以这 种骗局行得通,正是因为人们头脑里认为它符合道德。

这种以“子女是父母的附属品”为潜在前提的伦理观,融化在 “传统文化”的水塘里,随其他养分一起灌溉着我们成长。成了“孝 道”概念的一部分。

正是这些家长不把孩子的生命当作一个独立的鲜活的灵魂来看 待,所以才会这么自私,只求自我心安,不怕弄砸了别人。他们真的 不觉得孩子是独立的“别人”,而是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以前好心劝 别人要注意养儿方法时,不少家长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孩子自己养, 不用别人说三道四。这种语气掷地有声,好比英雄儿女。用心理学方法去看,正是这种“孩子是自己的东西”观点支撑着许多蛮横的行为。

作为中国人,就一定要懂得基本的传统古文化。尤其是你以 后要出国的,遇见老一辈的唐人或其后裔,不要被人笑话了。毫无古文的根基是不行的。在外国人或从台湾香港出去的华人看来,你从家乡来,应懂家乡话。古文中的精品名句,是最基本的功底,这一点无 论如何也要学一学的。
在平静的水面上,没有不推就走的船。一切事物, 都是一番推动的结果。想偷懒,就没有后面的舒坦。没有行动力的家 长,嘴巴怎么说也没用。对孩子不但要有牺牲精神,更要有牺牲的行动。

你做任何事情,就不用东张西 望了。你看看窗外街道上,别人对许多事之所以忐忑不安,是因为对 走向及结果没有把握。而你不应当有此顾虑,因为我建议你做的每一 件事,自然有会其中必然的道理。我能看到终点是什么。你只要坚持 再坚持,一路走下去即可。没有什么效率比专心致志更高的了。

现在社会上许多家长忽视了孩子们的运动训练,害处是很大的。这些害处,令孩子成长中因缺失某些必要的元素而改变,最终也让家长们深受其害。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任何行为都是权衡计算的结果。当你一辈子只能准许生一个孩子,那 么人的血缘和情感意识将轻易战胜大多数人的理性。

只有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家长们的都要在悬崖边行走了。我相信政府制定这个一胎政策时,想到的只是控制人口,但是对于连带的负面效应,当年也许无法考虑周全。

这个政策就像要每个家庭去走钢丝。还不是走一小段,而是担惊 受怕一辈子。当你无奈地站在钢丝上,“千万不能掉下去”将成为你 这辈子的重点目标。其实那一刻许多家长的行为与生活内容已经被锁 定模式了。我不能批判这一点,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同样受此规律 的制裁。

要命的是,一种规律叫作墨菲定律,大意就是,你越担心害怕会发生的事情,即使是低概率,它却偏偏要发生。

所以,每当在新闻上看见有些孩子被人贩子拐走或者抢走,看到 那些因突发灾难而瞬间失去孩子的家庭,我想旁观者都会感同身受地 心碎。一个孩子的消失,就是整个家庭的碎裂,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由于总在悬崖边行走,父母再怎么理性也会忍不住过分关注和担 忧孩子。这是正常心智计算的合理结果。人永远是规则下的动物,有 怎样的规矩,就会导致怎样的行为。只有一个孩子,风险就会被无限 放大,这是基本人性所决定的。

把音乐和读书、思考当成丰富人生的三件大事来看待。重要的不是如何快速接受音乐,而是一旦引入生命之后,如和才能细水长流 地持续下去。只有持续才能发挥更大的功效。

正因为音乐如此重要,我希望学生自己悄然接受。越是自然的,就越能在心灵驻留长久。
你不必把长辈们的所有观点都放在心上,关键是自己内 心要有‘定见’,就是理性冷静,懂得思考分辨,自然不容易被激流 左右而摇摆。

当痛苦的人胜过当快乐的猪,当痛苦的苏格拉 底胜过当快乐的傻瓜。如果傻瓜与猪对此有异议,那只是因为他们没 有体验过更加高级的快乐。

‘几乎没有人会因为能够享受所有的畜类快乐而愿意变 为低等动物;
没有哪个有才智的人愿意成为傻瓜;
没有哪个有教养的人愿意成为无知之徒;
没有哪个有感情和良知的人愿意变得自私和卑贱。
纵然他们确信一个傻瓜、蠢材、恶棍对自己的命运比他们对自己的命运更加满意,他们也不会用自己的命运同前面那些人的命运交换”。

美国有一幅漫画,画着一只老鹰,老鹰背后站着许多只火鸡。画 面上有一行字写道:当你是只火鸡,就不能跟着老鹰飞了。

反过来讲,当你想成为老鹰翱翔高空,那就别跟火鸡们扯在一起 了。
要知道,小时候的老鹰长得跟火鸡比较像。
你觉得自己以后是不是一只老鹰呢?取决于你的决心。
“无论对男女来说,天生丽质既是上天的眷顾,也是老天爷放到 他们身边的陷阱。

因为人们的种种努力,要么是为了弥补自身缺陷,要么是追求掌 握更多资源,满足安全感的需求。
由于俊男美女由于外在美貌,从小到大自然得到许多关注,被别 人喜欢和殷勤照顾。众星拱月给人一种虚幻的价值感。这些有利元素对于人生早期反而全是糖衣炮弹,令他们轻易获得心理满足感, 但好逸恶劳也是人性特点。当欲求轻易可以通过外貌优势获得满 足,年轻人自然不愿通过长期的努力去加深知识和内涵修养——于是许多俊男美女常常在择偶中表现出短视,有眼无珠。 他们年轻时优势巨大,可惜却意识不到容貌的短暂优势不足以支 撑一生的开销。青春易逝,容颜快老。当外貌的优势三十岁过后下坡了,你要通过什么来支撑漫长下半生的优越感呢?

艺术上成大事者,几乎都要具备这种非常较真的性格特质。要做就要专注地做好,否则不做。
‘改’和‘变’是不同的。‘变’之前可以有‘改’,但是‘改’却并不必然会‘变’。 ‘改’这个字可以高喊几十年,因为它可以是一种无休止的过程,改来改去,就是不变。 现在就要提防有些人‘改’上瘾了,蹲在‘改’的茅坑中不出来,死活不肯‘变’。
改变很难,珍惜我们这辈子遇见一位好老师!珍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