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爱好者养成记

都说大学毕业之后女生会日益苗条,男生反而会渐渐丰满。女生说,生命不止减肥不断;男生说,我可是混微胖界的。可我却实在不想混进微胖界,于是痛定思痛,去家边上办了一张健身卡,开始了我的健身之旅。

刚开始去健身房,觉得是那么一个高大上的地方,究其原因就是,任何器械我都不知道怎么玩,唯一会的只是那个跑步机,速度还不由我自己控制。那时候的我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菜鸟,哦,不对,鸟都不算,就是个小菜。
慢慢的,我依样画葫芦,开始会使用那么些器具,可由于姿势不对或者训练过度,而导致肌肉受伤,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不得要领。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一年多的实践,现在总算知道了胸肌也分上中下,腹肌是可以每天练的,三头二头一起练效果比较好……等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也从一个菜过度到了健身爱好者。
所以我建议,要是有钱的小豪们,还是请几个月的私教比较靠谱,至少你可以搞清楚每个器械锻炼的部位以及学会正确姿势,和如何制定科学的锻炼的计划。要是你没钱,就可以往下看看我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
首先,热身。有人觉得只有有氧运动才需要热身,其实在器械的无氧运动中也需要热身,那就是重量由轻到重。我见过很多人,一上来就使用自己的极限重量,导致的情况无非两种,拉不了几个,或者拉伤。所以,建议就是先小重量的随便玩几下,等到感觉身体打开了再开始今天的计划。
其次,重量。虽然很多人会告诉你,举的越重,肌肉长的就越快,但我的建议是适可而止。以卧推为例,你完全不用去羡慕那些能举120KG 的人,如果你只能举一根杆子,就举一根杆子,毕竟杆子也有20KG。但如果你能举60KG 却去举20KG 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卧推时,在没人保护的情况下一定要留有余力或者适当减轻一些,不然就很容易一下子压下来,这时候上下不得你就知道什么叫尴尬了。
【健身爱好者养成记】接着,次数。在器械中总不能接连不断的训练,所以要休息。以需要增肌来说,一般每个动作做6~12个,3~5组,每组之间间隔30~60秒。很多人会死命的完成一个动作好多下,然后休息很长时间,这做法只适合于用小力量练线条的朋友们。但间隔时间还是要控制,一旦休息时间过长,训练效果也会打折。
然后,姿势。一个正确的姿势可以让你事半功倍,一个错误的姿势只会让你无功而返。在学每一个动作之前,都不要急着尝试,也不要急着增加重量,先有一个正确的姿势才是关键,毕竟只有姿势对了,对肌肉的刺激才能到位。一般来说,刺激到某一块肌肉,都会有酸胀的感觉,但每个人刺激的点虽说大同小异但却也有所不同。
还有,速度和呼吸。刚开始健身那会儿,我总是计划好数量,然后就憋着一股气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它。后来才发现,这样的行为是多么愚蠢。大多数器械,都是越慢对肌肉的刺激越到位,比如弯举,引体向上;也有些器械是一快一慢,比如卧推的时候,上去快一些,下来慢一些……而呼吸,只有在一些大重量少次数的时候才会憋气,一般都是均匀的呼吸的,一般都是用力的时候吸气,放松的时候吐气(其实也没有很死板的规定,只要呼吸配合就行)。
最后,健身计划。其实在网上有很多健身计划,有一周3练的,也有一周5练的,有强度大的也有强度小的。但我觉得,不管什么健身计划都可以尝试,但只要有一个原则就行,那就是匀称。千万不要只练背,不练胸,那就是驼背似的;也不要只练上半身不练下半身,那就是贡丸竹签人。一般来说练的有,胸和背(一前一后),腿和肩(一上一下),二头和三头,还有腹部和人鱼线。
最后的最后就是一些小常识了。不能每天锻炼同一个位置,肌肉增长的原理是先撕裂再复原,复原的过程中长大,要是每天练就变成了还没复原就又撕裂,所以一般需要2~4天的休息时间,正所谓休息的时候才长肌肉。蛋白质可以增加肌肉恢复强度,所以鸡蛋蛋白对增肌有好处,而蛋白质粉最好是在运动后半个小时之内服用最好。
腹肌每个人都有,可体脂含量过多,那腹肌就被脂肪覆盖,所以只能看见一块腹肌,要减少体脂,可以做有氧运动,比如跑步,而跑步一般需要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钟以上才有效。但有氧运动过多,脂肪少了,肌肉也会适当的变小。
出汗和减肥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人觉得跑步出汗了,减肥效果就达到了。可研究表明,出汗不代表拍出了脂肪。女生要是想减肥还是需要跑步加适当的针对性的无氧运动。比如针对肚子的仰卧起坐,针对腰部的山羊挺身,针对大腿的空踩自行车等……
健身也好减肥也罢,都不能一触而就,都是需要坚持的。练起来很累,掉起来很快,吃起来很爽,肥起来很烦,你对好身材的要求有多渴望,你对自己的坚持就越坚持。
健身爱好者养成记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