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皇皇多列士,侠骨让红唇)

柳如是(皇皇多列士,侠骨让红唇)
文章图片
烟雨微茫,湿了黛瓦,老了砖墙,古老的秦淮河仍旧静静地流淌着,千年的朱粉铅华,昔日的风花雪月,也早已不见秦淮女子的顾盼生辉,婉转多情,一切都成为了蔷薇色的历史,只有远处青山依旧妩媚多情……
柳如是自幼聪颖绝伦,擅诗词,工书画,精通史书典故,她,艳过六朝,情深班蔡,在明清易际的名人中享有盛誉。
她的幼年是不幸的,被卖入名妓徐佛家为婢,但是她又是幸运的,受其熏染,博览群籍,能诗文,秀雅绝伦。后被辗转卖入故相周家,因为其幼时聪慧,周相常抱膝上,教以诗词歌赋。因周家妻妾善妒,14岁时便离开了周家,往来吴地间,坠入章台,传奇跌宕的一生便这样开始了。
虽然身处烟花柳巷,她却不同庸俗妖冶女子一般只识歌舞游乐,只知云鬓花颜金步摇。她游走于歌馆酒肆之间,一袭素服,儒生装扮,或吟诗作赋,泼墨挥毫,或纵论天下兴亡,抒尽家国抱负。与其往来的名士皆为铮铮风骨的民族志士或豪情万丈的文人雅客,然而她的才情与卓识在这群人之间亦毫不逊色。她婉媚俏丽,格调高绝,在江左之地,一时喧誉,独推章台,二十四桥独尊汝,花月趁春风。
在盛泽的诗宴上,柳如是说:“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乱御侮,应如谢东山运筹却敌,不可如陶靖节亮节高风。如我身为男子,必当救亡图存,以身报国!”区区话语,足以可见河东君深厚的家国情怀,更为重要的是她有着一介传统女子少有的政治豪情,世人更是以“奇女子”称之。
星眸微转、波光潋滟,人们迷恋她的绰有余妍,更钦佩她的才华与远识,她更是无数人心中的红颜知己,名士皆望与之结交畅谈,希望拜倒石榴裙之下的更是无数。可是她深知自己所向往男子的模样,对自己的另一半有着极高的要求,于是便一一婉拒了他人的追寻。
她遇见了眉目舒朗,风采高雅的陈子龙,赋诗作对,互相唱和,一段情愫就这样慢慢的开始了。踏足青巷幽径,深夜细语呢喃,可惜南楼唱和的美景不长,当她享受二人的欢愉时光时,陈的妻子张氏带人闹上南楼。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她是何等的刚强,又怎肯受如此的屈辱,终究悲切而毅然地离去。眉如远山、梨花带雨,那样的潇洒,那样的决绝,她深知那样的男子是不值得她留恋的。她决然的离开了南楼,又重新开始了自在的诗酒年华。
世界上有许多种遇见,最美好的,莫过于,在最美好的年华与之相遇。这时候的柳如是已经看淡红尘纷扰,不喜浮靡奢华,只求有一知心人吟诗唱和,相守一生。
后来柳如是结识了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钱谦益。春风十里,山长水阔,柳如是继续以儒生装扮与钱谦益相遇,她被钱谦益的才情所吸引,感动于虽历经风霜雨雪仍旧体贴与温柔的心,而钱亦钦羡柳如是的才情与远识,在其居住的半野堂另筑一“我闻室”来呼应柳如是之名。
柳如是感其深情,愿嫁此时早已年过半百的钱谦益。他不怕她出身青楼,辱没门楣,她不怕他庭院深深,家族是非,两颗心跨越时间的沟渠,不惧世道险恶,人言可畏,从此融合在了一起。
柳如是(皇皇多列士,侠骨让红唇)
文章图片
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未思逢。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柳如是嫁给了钱谦益后,两人同居绛云楼,漫卷诗书,应答酬唱,留下来了诸多清词丽句亦成就了一段千古美谈。赏花吟诗,晴耕雨读,绘成一段又一段的闲情逸致,浅斟低唱平淡生活里的清欢。
她改变了昔日的姿容,换上了简朴的衣装,成为了一位平常人家的妻子,或许平淡的日子才是柳如是心中真正渴望的吧,细数光阴静静流淌,没有了丝竹管线的乱耳,没有红楼歌馆的奢华,有的只是相互扶持,平静的生活,而这段平静的时光也成为了柳如是短暂的一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光。
关外的马蹄打破了原有的诗情画意,明廷失祚,清朝入关了,钱谦益犹豫不前,希望投靠新朝来保全自己,这让满怀傲骨的柳如是又恨又怒,奋身跳入池中欲独自殉国,被众人阻拦;后钱降清赴任至京,她深感羞耻拒绝与之同往,坚决留在常熟家中。
她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名句:我闻起舞更叹息,江湖之色皆奔驰。即今天下多纷纷,天子非常待颜驷。丈夫会遇讵易能,长戈大戟非难为。一朝拔起若龙骧,身帅幽并扶风儿。后来钱谦益被清廷封为翰林学士,受柳如是气节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在家国巨变中,她义无反顾地坚守民族气节,更是令许多须眉男儿黯然失色。
朱粉深匀,闲花淡淡香。那最后一次尘难长存的守望,都带着最为凄美的姿态。
乱世当中的相濡以沫,生死相守最为动容,到最后钱谦益还是离开了她,她为了守护他的家产,至死也要与居心叵测的族人抗争,她用一席素缎结束了一切。就这样,她去找寻了她的生死与共。浮华往事,坎坷千回,她累了,她就如同断弦的角琴一样,再也弹唱不出当年的傲骨与风情。去追随钱谦益的脚步,又或许是她一生最好的结局了。
【柳如是(皇皇多列士,侠骨让红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