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空自我、探索灵感|放空自我、探索灵感 – AHA 2017 Day 1

前一天还是有点冰的学习小组,讨论著如何分配大家的工作坊来相互分享。其中有位伙伴在今天第一场就是位讲师了,而我决定从「孵化和投资那些事」当做一天的开端。
放空自我、探索灵感|放空自我、探索灵感 – AHA 2017 Day 1
文章图片
梅老板是多年的投资基金操作者,他用了他参与过的六个案例来说明他的体会。这六个案例只剩下一个还活着,而且活的好好的。从「看不到项目看团队、看不到团队看创办人」的角度,参杂着一些结果论的归纳。站在和投资方相反的创业方的我,除了从失败经验去推敲现在已发生我未察觉,或者是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崩坏因子,剩下的无法可做。
快速笔记一下几个让我反覆思考的点
「大家都说可行的项目,往往容易失败。」
「直觉是因为看的比较浅、反直觉则是因为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深度。」
「讽刺的是,风险投资的核心是降低风险,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如何平衡是最困难的一件事。」
「成功的项目,往往是满足了人性的黑暗面。」
我是中餐很难吃我没吃完的分隔线
【放空自我、探索灵感|放空自我、探索灵感 – AHA 2017 Day 1】下午第一场,我去听了「边飞边造飞机」,我承认我是因为标题被吸引进去的……主讲的召刚,是位很 Hardcore 的工程师,反正碰到问题就动手解决吧。他分享了两个两天的开发专案,一个是 360 度评鉴系统,一个是校园召募系统。
如果需要简而言之,这场的主旨是在讲述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将 MVP 的要求列出,依照「可行性」分列顺序并开发。我为什么会将「可行性」特别点出,原因正是因为我不会很同意召刚所列出的「可行性」。
站在专案经理的角度,除了开发速度外,我还必须兼顾公司内部所有 Stakeholders 的利害关系。就讲他举第二个校召系统的例子来说,因为不需要符合公司资安规则,才可以快速的建立系统并启用。而我担心的会是,大原则是不应该也不允许把公司资料储存在外部网路,但破坏这个原则才是能够快速开发并迭代的主因之一。
当然不能因此抹去召刚分享的精神,我非常喜欢他的一些原则,像是「产品目标和业务目标需要明确的分开」、「不造轮子」、「懒惰是第一生产力」、「限时的压缩开发,能让bug 减少」、「建立最小功能团队」、「开发速度都是人的问题」。我希望能因为更了解工程师思维,才能让我成为更好的专案经理,不是吗?
中间是因为去排咖啡而让我进不去「如何成为说故事高手」场次的分隔线
进到了「如何成为说故事高手」场次,发现已经爆满,果断离开。跳入了另一个让我 AHA 的场次,顾森的「三个有趣的协议问题」。其实第零天在羽球馆,有看到了这场次的介绍,因为三个问题非常有趣,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如何让两个人同时签定合缺且不吃亏?
有一个秘密情报要分给五位特工,如何防止因特工背判造成情报流出?
怎样用简讯玩剪刀石头布?
顾森是一位非常有个人特质的讲者,一位中文系出身但却写了几本科普密码学的大牛。如果对这个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他的书来看,分别是「浴缸里的惊叹」和「思考的乐趣」,喔,他的另一个ID 是Matrix 67,也是起源于骇客任务!
下面直接把这场次的关键字列出:「逐字母签名法」、「概率协议法」、「秘密共享」、「中国剩余定理」、「纠错编码」、「承诺方案」、「零知识证明」。
接下来是学习小组讨论分格线
在晚餐之前,小组透过产生学习日报的工作,分享了今天三场次的收获。伙伴讲了「如何成为说故事高手」的收获,害我心痒痒的。大会接下来公告一个活动,每个学习小组将自己的海报贴出,一人发给一颗糖果,接着大家要使用各种方法拉票。
我要说,Anti-Social 的我真的好讨厌这样啊~~~~~~
中间当然有非常多不择手段的方法,像是「用糖果换台湾妹子微信号」、「我一颗糖都没有可怜可怜我」、「我这边有一点点糖果,跟你猜拳对赌,谁赢谁全拿」之类的……
当然最后都失败了,我们没有前三名,没有拿到胜物(红烧兔头,我还真的很想吃看看),但在晚上的烧烤派对,喝到了圣水(崂山白花蛇草水) ,认识了各门派新朋友,阿鲁巴了寿星(aka 因为自动饮料机而延毕的那一年),以及满满对Anti-Social 的我的挑战……
最后用一枚 AHA 手工饼干,结束这一个回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