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母亲这件事上,我受到过三波震动

在做母亲这件事上,我受到过三波震动
文章图片
在做母亲这件事上,我受到过三波震动。第一波来自女性长辈,第二波来自同龄小伙伴,第三波来自我爸。

十二三岁读初中时,月经初潮后痛经频发。在此之前,身体上的痛都“冤有头债有主”,不小心看路摔了跟头就膝盖痛了,忍不住嘴馋吃了坏东西就肚子痛了。但痛经,却是毫无来由的、不容分说地就降在我身。每一次,坠胀的低音之上,高亢刺耳的绞痛反复呈现,总得出着虚汗捱过七八个小时,才迎来真正的消停。
因为痛经,我开始对同样独属于女性的生理疼痛——生孩子的痛关注了起来。采访了七八名女性长辈,追问“生孩子有多痛?”
她们回答时都扭曲脸,龇着牙吸气,并且频繁使用“吾亲妈啊”这一类方言感叹语。好几个人说:“疼到就想当场死。”没人能给出具体的描述,包括我妈,一个能言善道的泼辣女人,面临分娩之痛也词穷了,但我从她们的表情和语气中已经能够捕捉到关键信息。
我由此受到震动,并觉得困惑。既然那么痛,为什么女人还要生孩子?和同学分享这份疑问,满以为会得到附和,可是结果出乎我意料。原来不少女生早已了解到分娩的痛苦,但她们接下去却会说“就因为这样母爱才伟大啊!”轻而易举就跳过了我的疑问。
也许,对于初中女生,生孩子毕竟是太过遥远的事情。人们对于不切身的痛苦自然不大上心。就好比五十天的暑假才行进到二十来天,谁会挂念作业呢。
不过光阴的小船说靠岸就靠岸。激荡的青春期,乱糟糟的大学时代……转眼就从初潮到了初育的年龄了。同龄人结婚的消息纷至沓来,过不多久就有小伙伴陆续怀孕了。
和小伙伴的交流质量总好过长辈,我从她们那里才获得了充足的信息。生孩子这件事在我眼中愈发显得不可思议:
有人前期反应大,不吃都吐,昏天黑地,瘫床上坐不起身来;有人肚子绷得滚圆,像塞进了一个篮球,看了都担心爆开(事实上也真裂得满是纹了);有人侧切了还是生不出,又剖腹,并且术后伤口发炎;有人分娩中出事故,小便失禁,尿不湿用很久;有人产后恶露不净,去医院刮宫吃大苦头;有人涨奶,乳房像石头,敷一晚上都化不开,痛得嗷嗷叫。孩子出生后几个月,所有人都睡眠不足,压力山大,濒临崩溃。
真是麻辣味的第二波震动啊。原来除了分娩的剧痛,还有贯穿怀孕、产后恢复以及哺乳期的各种风险和创伤。而且,请注意,很多创伤是不可逆的。
此前,经过成长岁月的自我认知,我已经明确自己没有做母亲的才能和意愿。生活事务上太过笨拙,不得不潦草,因此无法承担抚养另一个生命的职责。和母亲的关系不好,对母子互动不存向往。大学又受到女权的启蒙,认同女性并非行走的子宫,人生的价值应该在生育之外体现。所以,做母亲这件事,早已从我的诸多人生规划中淡出了。尽管还是不很能理解“女人为什么生孩子”,但这疑惑已被搁置了许久。
直到第二波的震动来临,疑云再次笼罩。女人是如何做到忽视一切风险和创痛,选择做母亲的?千千万万的女性,是如何撕开身体,诞出惊人勇气的?
这时我想到一个前同事,精明而嫉妒心重,一向不盼别人好,有一次聊天我提到不打算生孩子,她一脸真挚地劝说:“生孩子挺好的,生一个吧。”那时她女儿一岁左右。
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可能性,这位同事其实已经意识到,生孩子是女性生命里一场盛大的浩劫,要相当幸运才能躲过。“母亲”这一身份,是不明所以,不得不上的贼船。
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可能性,一具柔软小身体所能带来的温馨抚慰,其实远不足以抵消女人的痛苦和疲倦。十月怀胎,三年褓抱,之后还有漫长岁月里的操心劳碌。然而贼船已开动,回头是岸的可能性已断绝,只有紧紧抱着“伟大母亲”、“无私母亲”的桅杆,才能在苦海的风浪中稳住。
还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可能性,不在经济上依附男人的女人,假如怀孕之前充分知情,是不是很多人就不愿生了?又或者,假如女人能够预知、确认生养抚育孩子的艰辛,她大概就会像男人一样拼命地追求事业,不在职场上退让半步了?
……
【在做母亲这件事上,我受到过三波震动】第二次震动的余波未了,第三波震动就又抵达。随着我尘埃落定地成为剩女,我爸开始稳不住了。三天两头打电话,一打电话必然劝婚劝生。最开始我耐心地解释为什么不想生,但没有一条理由不被他辩驳回来,他尤其不以为然的是“怀孕生产太辛苦”。电话那头的他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口不择言”。有一天他说:
“女人不生孩子就不完整。”
不生孩子就不完整?纳尼?
原来会阴侧切、产道撕裂以及剖腹产的损伤是可以令女性由不完整走向完整的。原来女性是某一类瓷器,非得开片裂纹才是好的。
扔了电话,心头气愤。历来开明的他,作为我的文学启蒙人的他,从不向女儿施行别样教育的他,竟然对我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有个专栏作家写,当一个男人有了女儿,他心中就会有女性主义的萌芽,他会渐渐觉得眼前这珍贵的生命将来要为他人作“奉献”和“牺牲”有点不大对劲。我当时读了频频点头,认为自己的爹一定也是那样的。如今想来,自作多情了。
“生育比天大”的信条,那么蛮横地盖过女性生理上的种种痛楚不适,蒙蔽了一个向来温存的父亲。第三波震动就好比地震的横波,相比前两波,威力明显增大,简直叫父女亲情崩塌。
--------------------------------------------------
三波震动至此叙述完毕。神烦母亲节,所以在母亲节的尾巴上写了以上的文字。待一天的讴歌声落下,说点不中听的话。
人有各种恐惧症,密集物体恐惧、巨物恐惧、深海恐惧、银河恐惧……,恐惧症患者不会被强行要求看他所恐惧的事物,除非他自己想要克服。人们对此抱有全然的理解。
可是要到什么时候,有疼痛和分娩恐惧症的女性,可以不被强行要求做母亲呢?很多不甚结实的身体,有可能躲过开裂的劫难吗?甚至,由于某基本国策的改变,已经开裂过一次的,可以避免第二次吗?
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