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登录自动登录—token

调用后端接口怎么样才安全?
在APP中保存登录数据,每次调用接口时传输
程序员总能给自己找到偷懒的方法,有的程序为了省事,会在用户登录后,直接把用户名和密码保存在本地,然后每次调用后端接口时作为参数传递。真省事儿啊!可这种方法简单就像拿着一袋子钱在路上边走边喊“快来抢我呀!快来抢我呀!”,一个小小的嗅探器就能把用户的密码拿到手,如果用户习惯在所有地方用一个密码,那么你闯大祸了,黑客通过撞库的方法能把用户的所有信息一锅端。
登录时请求一次token,之后用token调用接口
这是比较安全的方式,用户在登录时,APP调用获取token的接口(比如 http://api.abc.com/get_token/),用post将用户名和密码的摘要传递给服务器,然后服务器比对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匹配则返回绑定该用户的token(这一般翻译为令牌,很直观的名字,一看就知道是有了这玩意,就会对你放行),而数据库中,在用户的token表中也同时插入了这个token相关的数据:这个token属于谁?这个token的有效期是多久?这个token当前登录的ip地址是?这个token对应的deviceid是?……
这样即便token被有心人截获,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安全风险。因为没有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如果黑客通过这个token伪造用户请求,我们在服务器端接口被调用时就可以对发起请求的ip地址、user-agent之类的信息作比对,以防止伪造。再然后,如果token的有效期设得小,过一会儿它就过期了,除非黑客可以持续截获你的token,否则他只能干瞪眼。(插一句题外话:看到这里,是不是明白为什么不推荐在外面随便接入来历不明的wifi热点了?)

tips:token如何生成? 可以根据用户的信息及一些随机信息(比如时间戳)再通过hash编码(比如 md5、sha1等)生成唯一的编码。 tips:token的安全级别,取决于你的实际需求,所以如果不是涉及财产安全的领域,并不建议太严格 (比如用户走着走着,3G换了个基站,闪断了一下IP地址变了,尼玛token过期了,这就属于为了不必要 的安全丢了用户体验,当然如果变换的IP地址跨省的话还是应该验证一下的,想想QQ有时候会让填验证码 就明白了)。 tips:接口在返回信息时,可以包含本次请求的状态,比如成功调用,那么result['status']可能就 是'success',而反之则是'error',而如果是'error',则result['errcode']中就可以包含错误 的原因,比如errcode中是'invalid_token'就可以告诉APP这个token过期或无效,这时APP应弹出 登录框或者用本地存储的用户名或密码再次请求token(用户选择“记住密码”,就应该在本地保存用户名 和密码的摘要,方法见plus.storage的文档)。

更安全一点,获取token通过SSL
刚才的方法,机智一点儿的读者大概会心存疑虑:那获取token时不还是得明文传输一次密码吗?
是的,你可以将这个获取token的地址,用SSL来保护( 比如https://api.abc.com/get_token/ ),这样黑客即使截了包,一时半会儿也解不出什么信息。
SSL证书的获取渠道很多,我相信你总有办法查到,所以不废话了。不过话说namecheap上的SSL证书比godaddy的要便宜得多……(这是吐槽)
tips:前段时间OpenSSL漏洞让很多服务器遭殃,所以如果自己搭服务器,一定记得装补丁。
tips:可以把所有接口都弄成SSL的吗?可以。但会拖慢服务器,如果是配置并不自信的VPS,建议不折腾。
还要更更安全(这标题真省事)
还记得刚才APP向服务器请求token时,可以加入的用户信息吗?比如用户的设备deviceid。
如果我们在调用接口时,还附带一个当前时间戳参数timestamp,同时,用deviceid和这个时间戳再生成一个参数sign,比如 md5(deviceid timestamp token)这样的形式。而服务端首先验证一下参数中的时间戳与当前服务器时间是否一致(误差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即可,比如5分钟),然后根据用户保存在服务器中的deviceid来对参数中的时间戳进行相同的变形,验证是否匹配,那便自然“更更安全”了。
tips:如果对整个调用请求中的参数进行排序,再以deviceid和timestamp加上排序后的参数来对整个调用生成1个sign,黑客即使截获sign,不同的时间点、参数请求所使用的sign也是不同的,难以伪造,自然会更安全。当然,写起来也更费事。
【APP登录自动登录—token】tips:明白了原理,整个验证过程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改造的。
参考文档:
设计基于HTML5的APP登录功能及安全调用接口的方式(原理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