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偷书贼》有感

读《偷书贼》有感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是一个关于文字如何喂养人类灵魂的独特故事,也是撼动死神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当时德国正处于希特勒的统治,在这期间,大量的犹太人遭受严重的迫害。
故事是以死神的角度来阐述的。死神以理智、冷静、幽默,甚至带有一点温暖的口吻,向读者娓娓道来一个与他相遇三次的小女孩——莉赛尔的故事。
莉赛尔的命运是悲惨的,是坎坷的,同时她也是幸运的、快乐的。她是一个孤苦的孩子,父亲被打上共产主义者的烙印,于是被纳粹带走了。而在1939年的德国,九岁的莉赛尔和弟弟被迫送往慕尼黑远郊的寄养家庭。六岁的弟弟不幸死在路途上。随后她的母亲也失踪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去。父亲被纳粹带走,弟弟的死去,母亲的失踪,这些遭遇成了小莉赛尔无法承受的痛。所幸的是,莉赛尔的养父,汉斯.·休伯曼给予了她很大的关爱,这让饱受生活灾难的莉赛尔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在弹奏风琴的养父的帮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尽管生活极其艰苦,她却发现了有比食物更难以抗拒的东西——书。
莉赛尔得到的第一本书,即《掘墓人的手册》,这是她在弟弟的葬礼后意外得到的。之后,在养父的帮助下,她慢慢地学会了阅读。也是这一本书,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心灵慰藉。文字的力量是强大的。莉赛尔无法抗拒文字的魅力。终于,她忍不住偷书。当然,她的偷书是出于对文字的热忱。《耸耸肩膀》、《吹口哨的人》、《梦的挑夫》等十四本书。这些作品,这些文字成为了她最美味的佳肴与最有效的精神食粮。这些文字,可以喂养人的灵魂。它可以使人忘却饥饿,忘却寒冷,忘却疲惫,忘却痛苦。莉赛尔就是这样着迷于文字。她对文字的如痴如醉,甚至让死神感到畏惧。当盟军轰炸汉堡时,大多数人都显得惊慌失措,而莉赛尔却以阅读的方式来慰藉自己的心灵,同时她也用文字去抚慰一个个痛苦的心灵。就是这生的意志和文字的力量支撑着她活下来......
无法确却地说出文字到底有怎样的魅力,有怎样的力量,但我觉得那应该是一种能穿透人心灵,喂养人灵魂,撼动死神的力量。莉赛尔对文字的着迷,对生命的执着,让死神也望而却步。
文字是一种力量,人性中的美同样有着无比的魅力。而有时候,人性是一种可怕的力量,特别是在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所谓的人性,所谓的理性都在悄然消逝。我们看到的是大批的犹太人惨遭杀害,就连普通市民也遭致残害。汉斯·休伯曼、马克斯·范登伯格、鲁迪等人的经历正是对那个没有人性的国度的控诉,对德国纳粹的谩骂。让人慰藉的是,在这充满乌烟瘴气的的德国里,我们仍能感受到人性中的美,人性中的爱。汉斯一家对马克斯的帮助,莉赛尔用文字抚慰人心灵等,着实让人倍感温馨。或许我们可以说,战争是残酷的,是没有人情的,但人性中的爱与美是相通的,是永恒的,是没有国度的。这也是战胜非正义战争的最强大力量。
【读《偷书贼》有感】灵魂深处的文字与人性中的美,这两股强而有力的力量也正是死神所撼动,所畏惧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