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的教学策略与反思

《24时计时法》的教学策略与反思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教数学我完全是一个新手,加上每个学期我总比同年级的数学老师多几天外出学习的时间,所以我的教学进度一直比别的老师慢。办公室燕姐反复提醒我时间不多了,顺带告诉我24 时计时法学生很难掌握。
周四晚带着一种绝对的疲惫我准备了课件,翻看了网上一些资料,我想周五早上我还有四十分钟时间理清思路,应该差不多了。但是遗憾的是:星期五第一节课在五班的情况,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我带着一脸惆怅走进办公室,“我感觉24时计时法我自己都没有讲清。”燕姐说:“怎么会讲不清呢?24时计时法就是电子表用的计时法。”然后她把她授课的思路说了一遍。我一半赞同,一半怀疑。因为我自己也差不多是这么讲的,但学生并不十分明白。我问:“那原理是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燕姐说:“要讲什么原理咯!”对的,讲很多关于原理的东西并不能很快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很浪费时间,但是我认为数学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如果不讲原理不讲推理过程我觉得这丧失了数学课存在的意义。语文老师月姐说:“你可以试试这样讲,两个人约定一个时间见面,结果没见上,这是为什么?这一点基本可以讲清楚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区别。”我顿时茅塞顿开。
第二节课在一班,我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小明和小迪是好朋友,六一儿童节这天约定一起去海立方玩,本来是一件挺高兴的事,他们却闹出了不开心,你们猜猜为什么?这个现实矛盾立马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我接着说:“他们约定7:00在海立方售票处见面,他们都准时去了,但是两个好朋友却没有碰上面,这是为什么?”学生的兴趣被调动,各种猜测,但是都没有答到点子上去,直到高楷瑞说:他们一个先去,一个后去。我相机把“先”“后”两个字写到黑板上,并强调“他们真的都是7:00去的。”学生立马意识到了两个好朋友一个是晚上7:00去的,一个是早上7:00去的。我适时引入课题:“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的是普通计时法,而且习惯性的将普通计时法的时间词上午晚上等去掉,这样的做法给我们生活中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而如果两个好朋友事先强调是使用的24时计时法就不会造成这样的情况,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24时计时法的优点,及两种计时法的区别和转换关系。”
课上到这,课堂的氛围已经相当好了,但是学生还有一种讨论而意犹未尽的感觉,我知道在这个班,压是有点压不住的,我不如顺势而为,我说:“看得出大家对24时计时法其实早就有了一些了解,现在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旁边的人,等下我请大家一起分享。”果不其然,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五分钟后,孩子们依然意犹未尽,我示意停下来,然后约法三章:①想说的举手大声说;②别人说的时候,你不说,要认真听。③我讲的时候认真听。事先说好是确保课堂纪律良好的不错方法,汇报过程中秩序井然,而且真心不要低估孩子,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基本把一节课的重点都说出来了,我只负责在黑板上记录:①一天24个小时;②时针转一圈12小时,时针一天转2圈;③半夜12时就是0时。④晚上7:00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19:00。⑤为什么?晚上7:00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19:00?第五个问题提到这节课的本质上去了。我拿出闹钟直观展示一天走过的每一个小时并在黑板上画出时间轴,依次用普通计时法标记一天中的每一个小时。这样所有人很好理解了①一天24个小时;②时针转一圈12小时,时针一天转2圈;③半夜12时就是0时。这时,我请所有孩子拿出纸和笔,想一想如何用24时计时法把这些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写出来,写完之后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写对应的时间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十分简单的,很快他们也发现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前12个小时,两种计时法对应的时针数字是一样的,后面12个小时24时计时法对应的时针数字是在普通计时法基础上加12。然后,我请孩子们通过对比,发现24时计时法的优点:①不需要时间词,这样更简单。②一个时间对应一个数字,不容易误会。而本堂课的难点是两个计时法的互换,为了更形象直观,我用了“脱衣”“穿裤”的说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衣”指时间词,“裤”指下午的时间,需要多加12小时。之后对应的练习都非常顺利。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过去的经验里其实早有了这些基础知识,他们唯一不懂的是原理及推理的过程,如果说不教原理,那我们需要教孩子什么呢?所以,不管最后我们班孩子成绩如何,我都有必要坚守数学课原本的目的和意义,而不应被分数牵着鼻子走。
有效的课堂一定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回到生活实际,否则学生不能明白学这些东西干嘛,如果不能知道学这些东西干嘛,他们一定不会有学习兴趣。其次,教学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学情,从他们知道的地方入手,已知的不要重复啰嗦,留足够时间突破重难点。再次,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最重要的,好的课堂,一定是问题引导,由老师主导将知识串联形成知识结构,这样的知识才是整体的、稳定的、牢固的、有用的知识。
多一些思考和调整,课堂就会有所不同,下课孩子们惊呼:太容易了!下午,我在五班坦言自己上午没讲清,作业都没法布置,经孩子允许,补上了一节课,反应良好。
【《24时计时法》的教学策略与反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