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术》(一天一本不是梦)

《快速阅读术》(一天一本不是梦)
文章图片
《快速阅读术》 顾名思义就是教你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
作者印南敦史是日本作家、书评家,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每月要为近60本书撰写书评。阅读频率基本是一周10~14本,一个月50~60本,一年要阅读700本书。
哦 天啊!700本!每次看到谁谁谁一年能读几百本书,我都会惊叹不已,这对我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别说700本了,一年阅读100本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干脆问我几个月才能读完一本吧。是的,无比热爱阅读却有着乌龟般的阅读速度,真是让人懊恼。阅读清单列了一大堆,每本都好想读,可似乎永远都只在读其中的某一本,怎么读都读不完。于是我也开始寻求一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技能,只可惜那些技能对我毫无疗效,太复杂的东西并不适用于我(等我练会十八般武艺都老了)。
无意中在蜗牛上看到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期待它能给我什么好的建议,《快速阅读术》——看看这书名,好像又要练什么深厚内功才能打通任督二脉似的,不过我还是把它收藏了。搁置了大半年的时间,我终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尝试阅读这本书,尽量让自己以能达到的最快阅读速度来配合书名,并在此书的各种建议下调整阅读“姿势”,结果我用1小时46分钟读完了这本书,前60%的内容分两天,每天阅读30~40分钟,最后40%的内容用40分钟读完。
1小时46分钟!没错,我做到了。
对于这本内容并不算多的书来说,可能我阅读的并不算快,但是作为一个一本书总是要读很久才能读完的人,已经算是飞跃式进步了。如果我专注于阅读一本书,从一天里找出两三个时间段,也就是说,我是可以做到一天就把它读完的。
《快速阅读术》这本书中并没有什么令人炫目的盖世神功,而只是作者作为一个过来人讲述自己的感受,分享自己的阅读方式,从分析阅读速度缓慢的原因,到剖析阅读的各个环节,使我与之产生共鸣,并从中得到启发。
接下来,就简略谈谈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吧。


读书该仔细到什么程度? 本书的作者认为,阅读速度缓慢的人普遍执着于一个问题,就是仔细阅读。
碰巧我就是这类人,我觉得过度仔细阅读的情况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害怕错过,看一本书就企图收获全部内容;另一种是阅读强迫症,必须要逐字逐句去阅读才觉得舒服。我大概是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吧。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本主要还是在于“习惯”,主动改变阅读习惯是关键。
“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
即便我们逐字逐句的仔细看完一整本书,到头来还是会发现什么都没记住,顶多只是记住了其中的一两句话,或是这本书带给自己的某种感受。
“并非深入仔细阅读一本书,而是提高阅读量,获取其中的‘知识片断’,积少成多,汇小溪已成江海。这样的理念正是阅读速度缓慢的人们所欠缺的。”


另外,作者还以音乐为例,提出“像听音乐那样读书”。我觉得这个比喻挺好。
如何像听音乐一样读书?想想自己是怎样听音乐的吧,我们日常听音乐应该都是处于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不会侧耳倾听每一句旋律中的每个音符有几拍,也不会要求自己一定要听清每一句歌词,只是享受着音乐带给我们的美感和愉悦心情。我们为何不能单纯的享受阅读的乐趣呢?
这里顺便说一下,不是什么书都可以快速阅读的。

【《快速阅读术》(一天一本不是梦)】作者将书籍分为三种类型:
1.不必读的书。(不需要或不适合自己的)
2.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小说、散文等故事性强或文辞优美,需要慢慢欣赏品味的)
3.可以快速阅读的书。(功能型、商务类等,贯穿全书的线索较少,独立章节较多,例如此书)


快速阅读的切入方式:
1. 通过序言来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本书。
2. 通过目录,即可选出自己需要阅读的章节,还可以把握全书的整体框架和论述的推进过程。
3.难以决定是否跳读的章节,只读最初5行最后5行
4. 随时调整阅读节奏,意义不大的部分采用流水式阅读,有关键词的部分采用中速阅读等等。
有时阅读一本书,常常读到一半才发现不适合自己,放弃会觉得前面的时间都浪费了,不放弃就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利用上述的阅读方式,或许可以尽量避免这个问题。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每天在同一时间读书
例如晨读10分钟,比较容易坚持,有助于培养阅读习惯。作者建议早晨读书,此时头脑比较清醒,我个人习惯睡前阅读,我觉得这个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安排,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养成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固定时间的做法有助于形成生活习惯。
2.搭配阅读
在选择阅读书目的时候,请注意‘9:1’这个原则。
意思是说,可以快速阅读的书占九成,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占一成。
这一点对我真的很有启发,我以前有点强迫症,总觉得要看完一本书才能再看另一本书,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阅读障碍。如果你看一部大部头的长篇小说,会发现半年之后你还在看它,虽然每天都有看书,但又好像半年没看过书了,因为除了那一个没完没了的故事,什么都没看过,生活少了很多乐趣,耐心也受到了考验,因为夜夜相对,总会对它心生厌倦,奈何情深难舍。
如果每天阅读60分钟,可以前30分钟读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后30分钟读可以快速阅读的书。不用担心,需要慢慢阅读的大部头早晚都会有读完的一天,但与此同时已经读完了多本可以快速阅读的书,这样是不是更有成就感呢,而且不会因为长期阅读同一本书而感到疲倦。分割时间阅读不同的书,更有利于在阅读过程中集中精力,提高阅读效率
3.令人心动的段落,不要记忆,要记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你读到重要的内容或是一个很棒的句子,就应该毫不犹豫的把它记录下来。
《快速阅读术》的作者主要的阅读对象是纸质书,所以他的一些阅读方法主要针对的也是纸质书。比如作者不提倡直接在书上划线记录的方法,因为我们很少会过后再次翻看。我想对于拥有成百上千本纸质书的人来说,去翻找某本书里的记录确实是不容易的。所以作者建议用A4纸摘录积累,制作“阅读集锦”,并归纳为三个步骤:
① “一行采集”,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断
② “一行精华”,采撷最精彩的一行
③ “一行评论”,回味重要段落(养成撰写读后感的习惯)
手抄的好处在于用笔写出来的东西更容易印象深刻,另外因为手写比较麻烦,就更容易抓重点挑精华,而不是罗里吧嗦的堆砌文字。但是我更喜欢在电脑或手机上记录,最大的好处是容易调取。另外,阅读电子书时直接划线做笔记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过后查找也比较容易。
△△△
以上算是我对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做的一个简略的读书笔记吧,当然这本书还有更多其他的内容,我只是截取了我需要的部分,毕竟快速阅读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挑你要的”就好。另外,我并非依照此书的结构顺序来归纳内容,而是按照我个人的主观理解和记忆方式进行归纳的。
最后,引用此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作结尾。
拥有大量的知识,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非常了不起。这与全身穿着名牌的人觉得自己优雅高贵是同样的道理。醉心于收集知识的人,往往会误以为自己非常优秀。因此,每当我听到“为了提高修养而读书”“读书提高自身素质”“为适应现代社会而读书”等说法时,都会觉得是无稽之谈。
我们期待读书能带来好的成效,但不应该带着功利思想去读书,愿我们享受单纯的读书、写作的乐趣。


《快速阅读术》(一天一本不是梦)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