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精度达1厘米:下一代北斗系统,中国已经成竹在胸

定位精度达1厘米:下一代北斗系统,中国已经成竹在胸

文章图片

定位精度达1厘米:下一代北斗系统,中国已经成竹在胸

文章图片

定位精度达1厘米:下一代北斗系统,中国已经成竹在胸

文章图片

定位精度达1厘米:下一代北斗系统,中国已经成竹在胸

中国提出将建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质的北斗系统 。 北斗三代组网建设已经收官 , 精度已经超过5米 , 这么优秀的导航系统 , 还有多大提升空间?其实还可以做到分米、厘米级 。

【低轨卫星组网 , 可以带来更好的全球覆盖效果】
我国北斗三代早已建成投入使用 , 效果非常好 , 结合北斗二代 , 目前已经拥有45颗自己的导航卫星 , 为我国国防和民用提高精准导航服务 。
但我们并没有就此止步 , 中国宣布将建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质的北斗系统 。 如今的北斗三代已经非常优秀了 , 那新的系统会有哪些方面的提升?将带来哪些优势?
下一代北斗厉害在哪儿?
现在的北斗三代 , 全球定位精度优于5米 , 亚太定位精度更佳 , 就像有了4G大家还想要5G , 北斗导航其实还有提升空间 。
除了我们日常出行导航外 , 北斗还有其他重要作用 , 比如给各类工程精确定位 。 靠中高空轨道的卫星信号 , 定位精度其实可以做到厘米级 , 但是也有个缺点 , 那就是这个定位需要较长时间 , 一般30分钟才能完成收敛过程 。

此外 , 北斗的性能已经与GPS不相上下 。 这一方面是好事 , 说明我国已经追上了全球先进水平 , 但另一方面也说明 , 两套系统性能相似 , 竞争能力势均力敌 。 北斗若想获得更大的市场、更大的影响力、更多的话语权 , 必须要继续提升性能 , 增强国际竞争力 , 必须超越GPS , 让全球都以北斗导航“马首是瞻” 。
进一步提升导航精度
想要进一步增强北斗系统的精度 , 有几个方向可以发展 。
信号强度 。 信号强弱直接关系到定位的准确性 , 美军作战时 , 会给热点地区上空的GPS卫星 , 专门提升发射功率 , 增强定位精度 。 但是中高轨道距离地面太远 , 想增强卫星发射功率 , 并不容易 。 定轨精度 。 北斗卫星本身就是定盘星 , 轨道非常准确 , 导航误差就比较小 。 对于中高空轨道上的卫星 , 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定轨精度?
这些方面 , 都可以借助低轨卫星星座来解决 。
低轨卫星发射成本低 , 性能就可以做得很强 。 相比目前用地面设备强化信号 , 用低轨卫星增强 , 相当于在太空安装了信号加油站 , 可以带来更低延时、更高带宽的增强信号 。 信号增强范围也将更广 , 可以实现全球覆盖 。

【北斗目前都是中高轨卫星】
低轨卫星角速度更快 , 低轨卫星飞1分钟的弧度 , 相当于中高轨飞20分钟 , 而且卫星越多 , 定位速度越快 。 用它协助导航 , 就能够有效缩短精密定位的收敛时间 , 将厘米级定位过程 , 降低到1分钟之内 。
【定位精度达1厘米:下一代北斗系统,中国已经成竹在胸】
【低轨卫星数量与定位耗时的关系】
同时 , 低轨卫星本身就可以充当监测站 , 密切监控中高轨道卫星的定轨精度 , 解决“定盘星”是否准确的根本性难题 。
通过低轨卫星的三层增强 , 中高轨卫星的一些缺点被彻底弥补 , 导航精度可以大幅提升 。
提升北斗性能 , 我们已经成竹在胸
其实在北斗2020年组网收官之前 , 我国就已经着眼下一代导航技术的探索了 , 不能不说相关专家眼光非常长远 。 我国发射的珞珈一号、鸿雁星座 , 还有一些微纳试验卫星 , 都携带了相关技术设备 , 用于探索低轨导航技术 。


【珞珈一号 , 和相关的导航测试设备】
以珞珈一号为例 , 它的北斗增强信号被地面成功捕获 , 实现了信号载噪比的大幅提升 , 卫星过境期间 , 导航精度可大幅提升 。 而且 , 卫星使用的增强技术 , 是低成本的晶振 , 具有工业生产的实用价值 , 证明低轨增强技术确实可行 。
根据一些微纳试验卫星在轨试验验证结果 , 在算法优化和星座部署后 , 可具备实时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能力 。
多管齐下 , 联合定位
除了借助低轨卫星 , 我国还准备将非卫星导航技术 , 结合起来融合发展 , 比如惯导技术 。
惯性导航 , 是利用计算物体加速度 , 绘制物体位置的传统导航技术 。 简单来说 , 有点像盲人的日常生活 , 不观测外界事物 , 闭着眼睛靠计算自己行走了几步 , 转了几个弯 , 推测自己的位置 。 这种导航优点是不需要参照物 , 潜艇也是靠这个技术在水下航行 。 但这个设备也有缺点 , 就是随着时间增长 , 误差越来越大 , 需要时不时在基准位置重新定位 。
但是这种非卫星导航技术 , 可以与卫星导航融合 , 双方互相作为备份和参照 , 互相修正数据 , 强强联合 , 可以在复杂地区移动时 , 获得持续高精度的定位信息 。 而我们手机上的设备 , 其实就有一定惯导能力 。
当然除了我们提到的这些 , 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术和设备 , 也都可以助力北斗精度的提升 , 也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研究与克服 。 最终一旦多款技术融合 , 相信实时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 只是时间问题 。

靠着这些增强导航技术 , 可以实现北斗的弯道超车 , 不但能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 , 提高国防实力 , 还可以惠及全国 。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 如果北斗导航定位精度 , 可以稳定的精确到分米甚至厘米 , 那时城市交通物流的智能化水平 , 将提升到什么程度?我们就可以依赖定位辅助智能驾驶 , 无人机也可以将快递直接送到用户家的窗台……希望这一天能早些到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