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 ip原理 co-ip如何做好,co ip技术

IP 和 CoIP有什么区别?
简单来说,IP就是用抗体免疫沉淀你想要的蛋白质,然后进行检测 。比如细胞内蛋白A的量不同,或者有不同的翻译后修饰 。这可以通过IP用蛋白A的抗体prorein A珠,把A从细胞上拉下来,然后用特异性抗体(如磷酸化和泛素化抗体)检测A的变化来实现,co-ip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因为它检测的是与A相互作用的蛋白,也就是说,A被A的抗体拉下来后,用与A相互作用的蛋白B的抗体检测,证明A与B的相互作用.扩展资料:免疫沉淀实验步骤:(1)收获细胞,加入适量IP裂解缓冲液(含蛋白酶抑制剂),冰上或4裂解30 min,12,000g离心30min,取上清液; (2)取少量裂解液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在剩余的裂解液中加入1g相应抗体和10-50l蛋白A/g-珠,缓慢摇匀,4孵育过夜;(3)在免疫沉淀反应后,在4下以3,000 g的速度离心5分钟,并将蛋白A/G珠离心至试管底部;小心吸取上清液,用1ml裂解缓冲液洗涤蛋白A/G珠3-4次;最后加入15l 2SDS上样缓冲液,沸水中煮沸10分钟;(4)SDS-PAGE、蛋白质印迹或质谱法 。参考:免疫共沉淀百度百科词条
请教CO-IP的经验
TritonX-100和NP40都可以,差别不大 。只是不知道你说的没有好结果 。一般需要预清理和4度吸积 。洗的时候注意离子强度的选择 。因为我们正处于探索条件的阶段,所以我们使用T+p53作为阳性对照 。将T+p53质粒转移到细胞中,48小时后收获,加入不同NaCl浓度的裂解缓冲液进行裂解 。遇到的困难:1 。提取的蛋白质浓度太低 。2.总蛋白直接SDS—PAGE电泳后发现条带边界呈锯齿状,减少上样缓冲液和非减少上样缓冲液的蛋白条带数无差异,上样后溴芬电泳特别难看 。3.使用提取的蛋白CO-IP,参考罗氏公司的操作手册,因为我们用的protei A-琼脂糖是罗氏的;洗完后做WB,发现目标带如果有也很弱,实验很不稳定 。重复实验的结果是不同的 。后来60mm平板换成100mm平板培养细胞,细胞量增加 。
pull-down 和co-IP的区别是什么
下拉和co-IP的区别如下:区别一:Co-IP作用:Co-IP,证明两种蛋白质在细胞内相互作用,但这种作用在形成复合物后,既可以是直接作用,也可以是间接作用 。区别二:下拉效应:下拉 。蛋白质经过胞外纯化后,证明两种蛋白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且一定是直接的相互作用 。差异3: Co-IP,体内效应:Co-IP,体内 。可以证明两种蛋白质至少会在体内形成复合物,但不能确定是否直接相互作用,只好求助于下拉 。两者缺一不可 。区别四:Co-IP和下拉的结合:下拉一般只使用一种带有GSTtag的重组蛋白与目的蛋白孵育,最后用GST结合的珠子下拉相互作用复合物 。Co-IP一般是将某种蛋白质的抗体与细胞裂解液中相应的蛋白质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被蛋白质A/G下拉,最终在下拉的复合物中检测出目的蛋白质的实验 。扩展资料:Co-IP和GSTPull-down本质上都是亲和层析 。假设我们要研究M蛋白能否与N蛋白相互作用 。Co-IP技术的原理是利用一个偶联了A/G蛋白的小磁珠,可以与抗体的恒定区结合 。在Co-IP的结果图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IP: M的字样,IP: M代表系统中加入了M蛋白的抗体 。然后一个一个的拉,A/G蛋白-M蛋白的抗体-M蛋白就会结合在小磁珠上 。如果M蛋白与N蛋白相互作用,N蛋白也会在小磁珠上被检测到 。但如果M蛋白和N蛋白之间没有相互作用,N蛋白就不会出现在小磁珠中,最终检测不到N蛋白 。至于GST下拉,如果要研究M蛋白能否与N蛋白相互作用,这种方法需要构建M蛋白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蛋白,然后将其加载到谷胱甘肽亲和层析柱上,使M蛋白与层析柱结合 。然后将N蛋白通过柱子 。如果层析柱最终结合了N蛋白,说明M蛋白可以和N蛋白相互作用 。

co ip原理 co-ip如何做好,co ip技术

文章插图
求教CO-IP蛋白裂解液配方
本品为传统细胞组织快速裂解液 。用本产品裂解获得的蛋白质样品可用于常规Western、IP等 。主要成分是50mM Tris (pH7.4)、150mM NaCl、1% NP-40和0.1% SDS 。使用通过裂解该产品获得的蛋白质样品,可以通过BCA蛋白质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蛋白质浓度 。
请问有哪位仁兄可以解释一下CO-IP里input是什么意思,该怎么做呀
输入用于比较,看你的蛋白是否表达 。
co ip原理 co-ip如何做好,co ip技术

文章插图
可以用IP试剂盒来做co-IP吗
【co ip原理 co-ip如何做好,co ip技术】用枪头吸磁珠时,最好在枪头前端减去一部分,吹均匀后再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