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解小耗子偷香芋故事:搞笑背后耸人听闻,林黛玉父母死因异常

细解小耗子偷香芋故事:搞笑背后耸人听闻,林黛玉父母死因异常

文章图片

细解小耗子偷香芋故事:搞笑背后耸人听闻,林黛玉父母死因异常

文章图片

细解小耗子偷香芋故事:搞笑背后耸人听闻,林黛玉父母死因异常

文章图片


小耗子偷香芋是贾宝玉给林黛玉讲的故事 , 核心是补充说明林如海死亡的真相 , 还有两个深层含义 。 本文就讲一下这个荒诞又细思极恐的故事 。
话说在扬州有一座黛山 , 山上有个林子洞 , 洞里住着一群耗子精 。

讲故事就要“时间、地点、人物”开宗明义 。 故事一开始就设定扬州 , 而不是林黛玉的家乡苏州 , 无疑就点明与林如海的巡盐御史任期有关 。
那一年腊月初七日 , 耗子精的“大王”老耗子升座 , 召集群耗议事 。 腊八日这天世人都熬腊八粥 。 林子洞的耗子们不落人后 , 也要熬腊八粥 。 只是如今洞中果品短少 , 须得赶在今天“打劫些来”才好煮粥 。 于是拔出一支令箭 , 先遣一能干小耗前去打听哪里果品最多 。
老耗子就是领头人 , 小耗子就是帮众 。 所谓腊八节、腊八粥就是指财货、利益和富贵 。
“打劫”二字用的最妙 。 结合耗子的设定 , 所谓“硕鼠”是也 。 代表贪官污吏等朝廷痼疾 。
既然开篇所指扬州 , 无疑是说扬州的两淮盐政衙门有贪腐之罪 , 盐政官员们监守自盗 。
妙在派一能干小耗去侦查 , 分明一语双关 。 点破贾琏陪林黛玉回南 , 任务并不单纯 。

当时太上皇退位 , 皇帝登基 。 从历史来看 , 父子二人的关系肯定和睦不了 。
贾家为代表的四王八公老臣 , 对登基不久的皇帝不忠不顺 , 双方利益纷争严重 。
皇帝也不待见四王八公这伙老臣 , 致使他们丧失了大量利益 。 贾家就像林子洞的耗子一般 , 日渐“没米下锅” , 急需要广进财源 。
能干小耗去侦查 , 实际是指向贾家等四王八公这伙人 , 急于寻找财路 , 与两淮盐政的贪官们没有区别 , 甚至是日后沆瀣一气 , 像“饥鼠”一般攫取盐税银子 。
林如海一死 , 巡盐御史空缺 , 自然是他们的机会 , 后面安排自己人做巡盐御史 , 就混入了内部 。 后文贾琏对多姑娘 , 就如“饥鼠”一般 , 与这段故事呼应 。
能干小耗下山一趟回报:“各处察访打听已毕 , 惟有山下庙里果米最多 。 ”老耗子便问它:“米有多少种?果子又有多少类?”小耗道:“米豆成仓 , 不可胜记 。 果品有五种:一红枣 , 二栗子 , 三落花生 , 四菱角 , 五香芋 。 ”

何为“庙”?不是山下和尚众多的庙宇 , 而是指庙堂 。 谁的钱多?自然是王朝国库税银最多 。
盐政这些贪官 , 就是偷盗盐税的老鼠 。 四王八公这些老耗子们想要发财 , 却不只是贪图盐政这些税银 。 而是全国各地的利益都想染指 。
所谓“红枣、栗子、花生、菱角、香芋”代指当时官员们以权谋私 , 腐败不轨的五种敛财手段 , 也是贾家的五种罪行 。
“红枣” , 打一巴掌给个红枣 , 代表勒索 。
“栗子”开口就是穰 , 代表以权谋私 , 一松口利益就泄露了 。
“花生” , 一枝结一窝 , 代表官员结党营私 。
“菱角”像官帽 , 卖官鬻爵 。
“香芋” , 就是香玉 。 美人、金钱代表收受贿赂 。
这些都是贾家等不轨之官员来钱的道 , 也是侵占、腐蚀国家利益的老鼠行为 。
老耗子听完汇报大喜过望 , 马上调兵遣将分派下去 。 谁去偷米 , 谁去偷豆 , 不一会就各领其责 , 分散而去 。
【细解小耗子偷香芋故事:搞笑背后耸人听闻,林黛玉父母死因异常】两淮盐政的官员贪污税银 , 必然分工明确 , 谁干什么都要有讲究 , 才能规避巡盐御史的稽查 。

贾家等老臣们以权谋私 , 也不能事必躬亲 , 而是要广招人手 , 比如贾雨村、冷子兴这些人 , 都是他们分派出去的线 , 为他们源源不断的输送利益 。
最终只剩下香芋一种还没派人 , 老耗子就询问谁去偷香芋?只见一个极小极弱的小耗应道:“我愿去偷香芋 。 ”
这里就是贾宝玉在幽默取笑林黛玉了 , 小耗子示敌以弱 , 才能够不惹人注意 。 众耗子都觉得它不行 , 谁知它却更有办法 。
示敌以弱对《红楼梦》尤其重要 , 皇帝就是采用这个方法 , 最终干掉了贾家 。

(第十九回)小耗道:“我虽年小身弱 , 却是法术无边 , 口齿伶俐 , 机谋深远 。 此去管比他们偷的还巧呢 。 ”众耗忙问:“如何比他们巧呢?”小耗道:“我不学他们直偷 。 我只摇身一变 , 也变成个香芋 , 滚在香芋堆里 , 使人看不出 , 听不见 , 却暗暗的用分身法搬运 , 渐渐的就搬运尽了 。 岂不比直偷硬取的巧些?”
小耗子“不直偷”之法才是惊心骇目 。 所谓打入内部 , “老鼠搬家” , 神不知鬼不觉的侵占据为己有 , 是危害最大的贪腐 。
林如海任职两淮盐课 , 就面临着巨额盐税被神不知鬼不觉“盗取”的问题 。

巡盐御史就是稽查、监管盐税问题 。 盐引只是后来额外增加的工作职责 。 林如海实际与“耗子们”是天敌 。 这为他的悲剧埋下伏笔 。
大伙一听小耗子的说法果然妙 , 就问它要如何变来?小耗子便摇身一变 , 竟变了一个最标致美貌的一位小姐 。 耗子们一看哪里是香芋 , 便都喊说“变错了 , 不是果子” 。 小耗现形笑道:“我说你们没见世面 , 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 , 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 ”
故事就要妙趣横生 , 林黛玉明知道贾宝玉讲故事诓她 , 偏还被故事吸引 。 最终揭开答案 , 才发现还是被诓了 。
不提林黛玉的反应 , 只说最后这一节“香芋变香玉”也有深意 。
首先“小耗子偷香芋”故事主要有三层意思 。
一 , 揭露两淮盐政的贪腐 , 林如海面对一群偷盗盐税的“硕鼠” , 他的死 , 甚至贾敏 , 三岁儿子的死 , 不排除都与之有关 。
尤其耗子将目标对准林黛玉 , 更表明林如海将女儿送去京城贾家实为避难 ,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 隐晦点出林如海贾敏和儿子一家三口之死的因果 。

二 , 铺垫贾家等四王八公老臣对朝廷的祸害 , 他们巧立名目的各种贪权敛财 , 像老鼠一样吞噬、消耗着王朝大量财富 , 成了必须清除的弊病 。 为日后贾家抄家伏线 。
三 , 所谓“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 , 是为“有眼不识真香玉(化用有眼不识荆山玉) 。
贾家只认为金钱富贵是好的 , 孜孜以求 。 却不知道林黛玉代表的“诗书传家”才是真的宝贝 。
金玉良姻与宝黛姻缘最大的区别 , 就是富贵传家和诗书传家的差距 。
王夫人等贾家人不识林黛玉的好 , 选择薛宝钗 , 是“买椟还珠”不识货 。 宝黛姻缘的正确 , 曹雪芹在此开宗明义 。
综上 , 贾宝玉这个故事细思极恐 。 既交代了林如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被人害死 , 连累一家人被灭门的惨案 。 又揭开贾家被皇帝忌讳而抄家的严重问题 , 更点明宝黛姻缘和林黛玉才是贾家的最好选择 。
故事讲得妙趣横生 , 细思却余味悠长!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