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了3年,药香、枣香啥也没有,这样的老白茶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存了3年,药香、枣香啥也没有,这样的老白茶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文章图片

存了3年,药香、枣香啥也没有,这样的老白茶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文章图片

存了3年,药香、枣香啥也没有,这样的老白茶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文章图片

存了3年,药香、枣香啥也没有,这样的老白茶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文章图片

存了3年,药香、枣香啥也没有,这样的老白茶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文章图片

存了3年,药香、枣香啥也没有,这样的老白茶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文章图片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期待了很久 , 竟然猝不及防 , 说来了就来了 。
回想起上个月 , 还是完全不同的光景 。
路上几乎没有行人 , 街景萧条 , 亮着灯的店铺所剩无几 。
某天我整整睡了十二小时 , 达到成年后睡眠时长的巅峰 。
起来去镜子面前一看 , 竟然也没有传说中的容光焕发 。
果然 , 宅容易让人憔悴 。
大概是因为身体不累 , 心却是累的吧 。

这几年来 , 有很多作家都停更了 。
原本旅游才是他们绝好的灵感来源 , 出门体验 , 观察 , 脑子就能活跃起来 。
一边旅行 , 一边赶稿 , 风尘仆仆 。
虽然一路上都要忙着赶稿 , 对着异乡的灯火码字 , 但依然乐在其中 。
而因为众所周知的特殊原因 , 被迫宅家 。
翅膀折了 , 只有心在飞翔 。
村姑陈比较幸运 , 足不出户 , 下笔万言 。
翻翻留言 , 看看某音 , 就能收集到一大批素材 。
也感谢各位看官 , 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素材 , 让村姑陈可以向更多的茶友们 , 介绍茶知识 。

《2》
这两天 , 就有茶友带着问题来问村姑陈 。
为什么自己存了三四年的老白茶 , 没有闻到药香和枣香呢?
这个问题 , 很容易找到答案 。
正常情况下 , 老白茶的香气层次很丰富 , 有药香 , 有枣香 , 还有稻谷香、花香、陈香、粽叶香等等 。
但前提是 , 这款白茶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 。
所以 , 茶香薄弱的原因 , 无非是茶叶本身品质不好 , 或者后期仓储不当 。

比如 , 有的白茶刚买回来时 , 茶香就十分寡淡 。
彼时 , 它们还处于新茶时期 。
要知道 , 在茶圈中 , 一直都流传着“新白茶存一存会更香更好喝”的说法 。
故而 , 不明真相的茶友 , 即便买到了品质不好的新白茶 , 也不会起疑心 。
还天真地以为 , 只要储存一段时间后 , 就会达成“越陈越香”的目的 。
殊不知 , 内质匮乏的白茶 , 就算存放再久 , 也不会变成好白茶 。
大家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呵护它们 , 也是徒劳 。
正所谓 , 打铁必须自身硬 。
在新茶时期就拥有优异表现的白茶 , 才具有长期收藏的价值 。

再比如 , 有的白茶含水量超标 , 越存香气越淡 。
众所周知 , 白茶的工艺简朴 , 主要是萎凋和干燥 。
而这两个步骤 , 都是为了把茶叶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去 , 从而达到国标中所规定的“含水量不高于8.5%” 。
只有足够干燥 , 白茶才能在漫长的陈化期内 , 顺利转化出馥郁的香气 。
反之 , 水分含量太高的白茶 , 经不起长时间储存 。
不仅芳香物质会被水汽消耗一空 , 甚至还会生出各种杂味和异味 , 像是酸味、巧克力味、烟味、霉味等 , 都是白茶受潮变质的表现 。

再再比如 , 有的白茶因为主人太马虎 , 损失了养分 。
白茶的储存条件 , 应该满足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 。
如果茶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 没有及时密封 , 那么空气中无处不在的水汽 , 就会开始发动攻击 , 让茶叶跑气、受潮 。
轻则香气寡淡 , 重则怪味一堆 。
总而言之 , 都是以消耗白茶的养分作为代价 。

《3》
想要老白茶陈化出浓郁的香气 , 不能马虎 。
从选茶、买茶到存茶 , 包括日常的定期开箱检查 , 都要注意 。
另外 , 白茶的香气表现 , 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
在陈化的过程中 , 茶叶内会不断生成新的物质 , 从而散发出独特的香气 。
在不同的阶段 , 感受白茶不同的香气和滋味 , 便是品茶最大的乐趣 。
药香 , 是老白茶的标志性香型 。
在新茶时期 , 有一些白茶就已经展现出了药香的魅力 。

当然 , 因为新白茶年份尚浅 , 更多的是以草药香的形式呈现 。
尤其是寿眉散茶和寿眉饼茶 , 都有草药香 。
那是一种类似鸳鸯藤、夏枯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一般的草药香 , 清新、清郁、新鲜 。
相信两广地区和福建地区的朋友 , 都对此非常熟悉 。
一到夏天 , 为了解暑解热 , 家家户户都会煮凉茶喝 。
这股草药香 , 虽说不是春白茶香气里 , 最吸引人、最张扬的气息 。
然而 , 也收获了许多人的青睐 。

草药香不是单独行动的 , 它和毫香、花香竹叶香结伴出现 , 盖香上有 , 落水香里亦有 。
相比之下 , 白牡丹新茶身上的草药香 , 比寿眉淡一些 , 更出众的还是毫香 。
至于白毫银针新茶 , 草药香只会在尾调里 , 影影绰绰地浮现出来 。
等到两三年以后 , 新白茶的草药香 , 会转变成浓醇馥郁、热烈悠扬的药香 。
那是独属于老白茶的药香 , 也是大家所喜欢的那种香气 。
不管是白毫银针、白牡丹还是寿眉 , 都会转化出药香 。
像是根茎类中药 , 如紫苏、防风、辛夷、熟地一类的中药材 , 散发出来的纯粹的气息 。
而新白茶身上清雅的花香 , 变得幽深内敛 , 表示自己甘愿进入幕后 , 成为陪衬 。

【存了3年,药香、枣香啥也没有,这样的老白茶到底哪里出了问题?】《4》
同时 , 还有一些茶友很好奇 。
为什么自己的老白茶 , 只有药香 , 没有枣香呢?
实际上 , 这个问题同样很好回答 。
药香 , 是白茶中普遍存在的 。
因为白茶是植物 , 而药香也是草本植物会散发出来的香气 , 二者有相关之处 , 再正常不过 。
但是 , 枣香比较特殊 。
本质上来说 , 它属于果香 。
老茶客应该知道 , 若是想让茶叶生成果香 , 排除基因里自带的品种香 , 只有一种途径——加重发酵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 , 理应不应该产生果香 。
但是 , 在白茶界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存在 , 白茶饼 。
白茶压饼后 , 发酵程度会高于散白茶 。
白茶饼是以散茶作为原料 , 在此基础上进行蒸软、包揉、压制定型、烘干等步骤 。
过程中 , 茶叶内部有一些细胞壁破裂 , 细胞液流出 , 同时附着在叶表 。
这就代表 , 这些物质拥有了直接和氧气接触的机会 , 参与陈化 , 故而它显得转化得比散茶快速 。
根据经验 , 优质的老寿眉饼更容易陈化出枣香 。
因为粗壮的茶梗和厚实的叶片中 , 蕴含着丰富的可溶性糖和果胶物质 , 能成为枣香形成的天然基础 。
相较之下 , 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压饼之后 , 还是以药香为主 。
叶片太小 , 茶梗太细 , 不具备枣香生成的条件 。

《5》
白茶的标签属性 , 极有特色 。
新茶时期 , 清新、鲜爽、纯净 , 汤水灵动 , 香气雅致 。
老茶时期 , 成熟、稳重、内敛 , 汤水醇厚 , 香气馥郁 。
当然 , 新白茶所具有的那些香气 , 老白茶同样具有 。
只要储存方式正确 , 香气就会顺利转化 , 从草药香变成药香 , 从野草香变成稻谷香 , 从花香缤纷到婉约内敛……
说到底 , 白茶也不过是天地间一片小小树叶 。
简朴的工艺 , 赋予了它独特的香气 。
压饼时巧妙的破壁 , 更是让茶叶有幸获得了生成枣香的机会 。
一切的一切 , 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 。
新白茶也好 , 老白茶也罢 , 都是白茶界的至宝 。
懂它的人 , 自然能欣赏其中的特别之处 。
原创不易 ,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 , 请帮忙点个赞 。
关注【小陈茶事】 , 了解更多白茶 , 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 , 专栏写手 , 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 , 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 , 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