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步入中场,遵义产区酒企如何构建下半场竞争力?

酱酒步入中场,遵义产区酒企如何构建下半场竞争力?

文章图片

酱酒步入中场,遵义产区酒企如何构建下半场竞争力?

文章图片


遵义产区在推动酱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上 , 又迈出了新的发展步伐 。
近日 , 遵义酱酒产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遵义市酒业协会新址揭
【酱酒步入中场,遵义产区酒企如何构建下半场竞争力?】牌仪式在遵义市汇川区举行 。 作为推进遵义市酱酒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 本次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富川、遵义市政府副市长李旭等相关领导 , 遵义市工业和能源局、遵义市商务局等部门负责人 , 汇川区、习水县、赤水市等政府领导悉数现场出席 。

在酱酒调整期 , 如何帮助企业坚守品质、做优品牌 , 并高度保持“新征程下的酱酒自信” , 即产区自信、品类自信和政策自信 , 也是遵义市酒业协会面临的全新任务 。
遵义市政府副市长李旭在讲话中指出 , 在贵州白酒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 , 需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的企业 , 遵义酱酒产区的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多方支持 , 政府部门将与协会、企业一起 , 共同完善相关产业政策的搭建 , 为产区提速、提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
遵义市酒业协会会长吕云怀认为 , 白酒是开放式自然发酵 , 每个地方微生物生态不同 , 酿出的酒也不一样 。 一瓶好酒 , 一定是坚持长期不间断酿造 , 形成独有的酿酒微生态的结果——这是遵义产区“走在前面”“领先一步”的根本 。
政府、行业协会以及有关酒企 , 三方需要形成合力 , 从率先建立健全中国白酒优质产区建设标准;引导产区形成合力 , 打造贵州“首位产业”;加强产区文化的挖掘与输出 , 深入挖掘遵义产区丰富多彩的产区文化等上面下足功夫 。

会议对遵义产区酱酒高质量发展提出三条建议:
1.遵义市拥有两大香型的国家名酒茅台和董酒 , 建议遵义产区扬长避短 , 白酒发展酱香为主、多香并举 , 继续做强做大白酒产业;
2.在酱酒领域 , 考虑保证和稳定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 以大曲酱香为主 , 满足商务人群和高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
3.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坚持酱酒发展不动摇 。
面对新的时代发展机遇 , 遵义产区要立足产业优势、政策支持优势、品牌优势、文化优势、产区优势、资源禀赋优势 , 加快构建特色最鲜明、链条最完整、业态最丰富、优势最突出的酱香白酒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
品质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 目前酒业“向优势产能、向优势产区、向优势品牌”的趋势愈加明显 , 只有好的品质、好的品牌、渠道做得好、模式好的企业才具有竞争力 。

随着消费者对酱酒认知的不断提高 , 从喝酒到喝好酒 , 再到健康饮酒的生活习惯调整 , 科学赋能品质、品质赋能品牌将成为产区升级的重要途径 。
今年以来 , 酱酒面临周期性调整 , 企业该如何看待酱酒未来的发展趋势?
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会长、钓鱼台酒业总经理丁远怀认为 , 虽然今年酱酒行业迎来周期性调整 , 但长期来看 , 酱酒的潜力依然巨大 。
丁远怀指出 , 2021年贵州白酒完成营业收入1570亿元、利润总额890亿元、税金606亿元 ,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税金是由遵义产区贡献的 。 今年 , 仁怀产区除茅台以外的酱酒企业上税总金额达到100亿元将是大概率事件 。 “两个数据说明 , 酱酒未来的潜力巨大 。 ”
“目前贵州形成了以仁怀、习水、金沙产区的多极化格局 。 产区之间要协同发展 , 酱酒企业要形成‘只有茅台好 , 酱酒行业才会好’的共识 , 各表其美、美美与共 。 ”

丁远怀表示 , 酱酒企业要在做好品质的基础上做好品牌 。 “只有在酿造端做好品质和过程把控 , 有好的过程才有好的结果 , 只有做好了品质和过程 , 时间才能为酱酒加分 。 ”丁远怀谈到 。
近年来 , 随着习水产区由热到强 , 地位日益提升 , 由此也形成了品牌梯队 , 产区内的企业和品牌数量虽少 , 但规模大 , 且拥有强大的资本背书和悠久的品牌历史加持 。 在酱酒高质量发展的新周期下 , 酱酒产业依然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势能 。
下一步 , 贵州安酒将始终将坚守与创新相结合 , 不断求新求变 , 共同担起酱酒产业发展之责 , 努力在新时代绽放出创新发展的新荣光 , 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