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动力电池加速内卷,宁德时代们与车企将何去何从?

投稿|动力电池加速内卷,宁德时代们与车企将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车智驾
据中汽协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 , 1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了19.5% 。另据乘联会发布的报告 , 1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市场渗透率为20.8%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迈过20%的大关并不意外 , 而且这还是在动力电池产能不及需求背景下取得的成果 。据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透漏 , 当前行业电池缺口在30%-50%左右 。
供需矛盾的出现 , 即造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话语权颠倒的畸形业态 , 也进一步促生了动力电池行业的内卷 。电池供应商第一梯队力求利益最大化 , “筛选”车企 , 倒逼车企“自造”电池;电池产业第二梯队自降话语权“讨好”车企 , 引发行业压价大战 。
动力电池在增量市场出现高度内卷 , 足以体现动力电池产业的复杂性 。除此之外 , 电池主流技术的路线之争也将进一步加剧企业之间的斗争 , 动力电池行业的未来究竟将何去何从?
动力电池路线“换位” , 厂商话语权“下行”技术路线谁有谁劣 , 向来是根据市场需求综合考量决定的 , 而非单纯的技术考量 。
今年9月 , 是动力电池领域路线之争的重要节点 。
据统计数据显示 , 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65.9GWh , 其中三元锂电池装车占比61.1% , 下降了4.1% , 而磷酸铁锂电池装车占比达到了38.3% , 累计增长20.6% 。
时间节点来到今年9月 , 磷酸铁锂电池虽然在装机量上仍低于三元电池 , 但在产销量上已经超过了三元电池 , 并在9月之后全面反超 。
单从电池性价比来看 , 车企选择电池的主要因素是成本、安全和性能这三大要素 。
众所周知 , 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高、成本低 , 但材料特性限制了能量密度 , 续航能力是其短板 。
尽管车企后续可以通过结构创新提高续航能力 , 比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就是通过异构化的电池包提升了磷酸铁锂电池的续航能力和安全性 , 但材料上限决定了性能上限 , 在目前 , 技术的改进并不能使其在续航能力上全方面超越三元锂电池 。
而且市场竞争向来是你来我往 , 宁德时代也有CTP技术弥补三元锂电池的短板 , 该技术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 , 也能间接弥补三元锂电池成本偏高的弊端 。
不过三元锂电池安全性较弱的缺点也很难通过后续的设计来弥补 , 而且在动力电池行业内卷的大环境下 , 电池厂商为了提高电池性能向来采取激进的元素占比方案 , 这进一步加剧了三元锂电池的短板效应 。
三元锂中的“三元”主要指的是镍钴锰三种元素 , 镍的主要作用在于提升能量密度 , 但含量过高会降低电池循环寿命 , 也就是充电次数较少 , 但可以通过钴元素弥补这一缺点;锰优点在于改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 但缺点是降低了能量密度 。
在市场长续航的需求下 , 三元锂电池三元材料的占比逐渐从相对稳定的523提升到622 , 甚至到达了811的极端占比 。按照性价比三要素 , 811的激进方案提高了性能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 , 这导致装载三元锂电池的车辆自燃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 比如广汽的Aion S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