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动力电池加速内卷,宁德时代们与车企将何去何从?( 三 )


把电池组作为车身结构融入在整车内 , 只要解决了安全问题 , 就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对电池容量、车内布局、整车重量、整车造型等方面进行弹性调整 。
根据特斯拉一惯的定价逻辑 , 差异化也就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高端化与高溢价 , 变相的弥补了三元锂续航“进阶”探索失败后 , 高端市场的需求缺口 。这一套组合拳对大多数车企都适用 。
电池厂商的内忧与外患就市场份额和技术路线而言 , 尽管车企自造电池对电池厂商的冲击并不大 , 但并不意味着电池厂商可以高枕无忧 , 对车企不设防 。无论当前其市值有多高 , 市场份额有多大 , 其本质上仍是零件供应商 。在产业链上 , 属于利润下游 , 话语权的低端 , 车企才是电池最终的赋能者 。
在电池与新能源汽车车供需平衡到来之前 , 电池厂商保住一定的话语权才能避免“客大欺主”局面的倒转 , 被车企大幅度压价 。
但在行内内卷严重的大背景下 , 电池供应商要想向车企争夺话语权并不容易 。据公开数据显示 , 作为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头羊 , 宁德时代利润率已经从2016年的44.84% , 下滑到了今年上半年26.56% 。据业内人士表示 , 下滑趋势仍将继续 , 目前来看 , 下降到20%也很有可能 。
为了提高利润率 , 宁德时代“上下”两步走 。向上从源头解决问题 , 降低上游原材料的价格 , 其策略即包括利用规模优势压价原材料提供商 , 也包含收购原材料产商集中调整上游资源 。
向下则提高自身的技术比重 , 从零件供应商转变为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 。为此宁德时代开启了买买买的投资路线 , 其投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软件、芯片 。但这一路线与车企的职能有高度重合 , 车企未必愿意为其买单 。
为了储备未来 , 宁德时代发起了新一轮450亿元(由582亿元下调)的融资 。据天眼查APP显示 , 宁德时代在去年7月才融得196.18亿人民币 , 足以可见其对未来的焦虑 。
【投稿|动力电池加速内卷,宁德时代们与车企将何去何从?】投稿|动力电池加速内卷,宁德时代们与车企将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除了已知的危机外 , 电池回收或许也将成为车企和电池供应商的新压力 , 尤其是后者 。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是行业绕不开的话题 , 2021年我国将迎来第一批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 截止到2025年 , 中国动力锂电池退役量将超过73万吨 , 其中有70%可以梯次利用 。
然而废旧电池属于典型的非标品 , 不同型号不同厂商的电池大都不一致 , 对旧电池剩余电量评估的完整体系尚未建立 , 目前也并没有找到退役电池大规模二次循环利用的场景 , 回收成本过高导致大量电池直接报废处理 , 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
作为动力电池的制造商和流出方 , 电池厂商和车企都有义务对废旧电池回收体系的标准建立提供帮助 , 生产和加工方也更容易对退役电池的剩余状态进行系统预估 。
宁德时代为此已经在湖北省投资建立了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 , 项目总金额不超过320亿元人民币 。但这一投资标准相对于其庞大的出货量和1.49万亿的市值而言 , 或许并不足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