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刷屏的“高中回忆录”文档,为何会让当代大学生破防?( 二 )


从高校学生中出现的“大众点评”式外卖避雷 , 到几十万人浏览的“互联网人相亲文档” , 再到现在的高中回忆录 , 共享文档逐渐与人的社会生活建立更稳定的联系 。
在这些情境中 , 文档更像是升级版的古早聊天论坛 , 围绕特定的话题将人“互联” , 背后是个体生活需求、情感需要、社交出口的放置 。
这种情境下 , 共享文档提供的作用和形成的讨论氛围 , 很容易让人想起从前的论坛、贴吧 , 或是现在社交媒体的话题讨论/评论区、垂直的内容社区(虎扑、豆瓣等) 。它们有类似之处 , 内容由用户发起、生成和更新 , 是web2.0环境下“人人能说话”的具体表现 。相较之下 , 共享文档的独特作用 , 则与其实时共享、易于传播、信息密度大、高效精确等特征密切相关 。
从职场到公共事件、日常生活 , 共享文档从垂直的领域走出 , 以用户作为中心 , 链接不同场景 , 整合碎片内容 , 打开了“共享”的属性 , 延展出更多面向的意义与可能 。
从手写到电子 , 从私密到共享通常来说 , 不论是提供救助 , 还是开放表达渠道 , 一个特定的共享文档都有其特定作用期 , 很少能被长期使用更新 。
不过 , 这不意味着文档即刻失去了传播意义 , 换个角度看 , 这些文件(尤其是公共事件中产生巨大作用的文档)也留存下来 , 成为公共叙事中重要的记忆资源 , 也是数字化记忆的一部分 。
在这个层面上 , 流行一时的高中回忆录文档 , 也承载了双重的回忆功能:它的书写基础是特定人群的个人/集体记忆 , 而文档本身也成为了记忆存储器 。
这也提示着我们 , 在走过即留下痕迹的互联网时代 , 记忆的书写与存储变得不一样了 。
从“手写的从前”到“电子的现在”最显性的变化 , 就是伴随媒介技术的变迁 , 书写和存储回忆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 。
人的本能记忆是有限的 , 所以 , 我们总是尝试借助各种媒介来建构回忆 。
口语时代 , 人们不必亲身经历便可通过交流获得信息 , 再把信息存储到个人记忆中;文字的诞生让书写成为外部记忆存储的重要方式;伴随印刷技术的出现 , 纸张记录成为了个人、集体与社会记忆建构的重要方式 。
而互联网时代 , 记忆又一次被彻底改变:每个人都是记忆的书写者 , 且个体书写可能经由大规模传播触发形成具有公共影响力的记忆;内容无需费力便可自动留存 , 于是 , 记忆更多由不同碎片拼凑而成 , 且被我们外置于赛博空间;对于个体、群体和社会而言 , 记忆的功能都发生了变化 。
正如舍恩伯格在《删除:大数据时代的取舍之道》中提到 , 遗忘变成例外 , 而记忆成为常态 。
现在 , 承载学生时代记忆的 , 不一定是已经积灰、甚至丢失的环扣活页本 , 也可以是在实时共享中不断更新的线上文档 。
另外 , “旧”媒介也以新的方式存在和发挥作用 。例如 , 当下在年轻人群体中颇受欢迎的纸质手账(常作为个体记录日常的载体) , 其实已经发展为一种新旧交织的媒介组合 , 看似纸质和手工的技术 , 实则在设计和实操理念中渗透着数字化编码和模块化管理等新媒体语言 。[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