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哭戏是怎么一步步代表「好演技」的?( 三 )


就算自己没有懂,还有讲解剧情的博主拆细节给参考,快餐嘛,趁着热乎吃下去就好了 。
把1分钟的内容挤压进30秒,就意味着被忽略的构思越来越多了,这时候还要能形成用户记忆,那大开大合的冲突戏就必须多出场了 。
在被挤压的时间里,强冲突能快速让观众感受到起伏 。
演技需要观众仔细揣摩推敲细节,但倍速的世界里要看演员怎么注重整体性怎么照顾细节,不可能的 。
有爆发力的哭喊吵闹,就成了能让观众迅速共情get到演技的重要元素 。
与此同时,剪辑工具的技术门槛越降越低,社交平台充斥着各种UGC影视名场面cut 。
断章取义,成了这个时代内容普遍面临的困境 。但另一面是,靠着某一个或者几个场面出圈的人,能够疯狂输出这种碎片式的设定,以此完成自己明星路上的进阶 。
年轻偶像们拿代表作时大都呈现出捉襟见肘的窘迫状,但要说来几个名场面cut展示一下破碎感、战损美,为晋级实力派添砖加瓦,那素材真是一抓一大把 。
03 悲剧比喜剧更「高级」?调动观众的情绪戏很多,为什么哭戏最终成了演技进阶路上必不可少的敲门砖?
粗暴地讲,因为高级 。
快节奏的语境里,生活流的自然演技需要上下文呼应,做成cut观众也没耐心看 。这就抛弃了最检验演技的场域 。
与极端负面情绪相关的戏也考验演技,但摇旗呐喊奔走相告好演技的,大多是新生代明星的粉丝们,而演负面形象的新生代本就少 。
再来,观众私底下其实还喜欢暗戳戳评点吻戏等,但这类戏苏不苏那真是见仁见智,陷在小圈层自嗨一下就算了,大面积当硬实力去输出还真不适合 。
接下来就是最外露的快乐和悲伤了 。
不论是逗笑人,还是自己乐呵,这两种荧幕形象很讨喜,但喜剧的美感,是建立在俯视视角上的 。
喜剧中的人物,会故意塑造得低于观众,好让观众在角色的滑稽、荒诞、自以为是中,得到快乐 。
虽然它是把惨淡消解,但对于逗乐,观众在满足过程中,天生有高于喜剧的优越感 。
喜欢一个优秀的喜剧演员,并且承认该演员的演技很好,这个逻辑是很通的 。
但如果是正在发展中的演员,有喜剧人天分,那么喜感至多是他夯实实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能成全部 。
悲剧的审美逻辑与戏剧恰好相反,悲剧是把美好撕碎,营造英雄,而英雄需要被仰视,因此欣赏视角是崇高的 。
从情绪体验上,与悲伤相对的哭,比与快乐相对的笑要更深刻 。
投稿|哭戏是怎么一步步代表「好演技」的?
文章图片

对大众而言,跟着剧情乐呵并非难事,毕竟笑作为一种情绪,本身更好「传染」,在众人皆笑的场景里,一两个不笑的人为了合群也会笑 。
但要共情剧中哭戏,则需要演员表演有足够的感染力,哭得动人(至少不尴尬),才能被买账 。
流于表面的哭与笑,哭比笑难,这意味着它更珍贵 。
在倍速的世界里看戏,把整体内容割成碎片去做评判,这种语境建成了,哭戏在演技中,变成与高音在歌唱中类似的符号 。
睁眼闭眼低头抬头间,漂亮脸上的泪光点点,成了给演技镶的金边 。
投稿|哭戏是怎么一步步代表「好演技」的?
文章图片

【投稿|哭戏是怎么一步步代表「好演技」的?】但P掉眼泪后,又有几个人脸上的悲伤担得起「破碎」呢?

推荐阅读